APP下载

夸夸群,是也?非也?

2019-09-03曹保顺

中学语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夸赞谎言赞美

曹保顺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神秘组织突然爆红。 在这里,不管你说点啥, 只要后面加上 “求夸”二字,立马就有一大波赞美之词喷薄而出。 没有仇恨,没有教训,只有鼓励和表扬。 和谐的夸夸群迅速扩展到各大高校,还实现了商业化。 有些人认为,夸夸群流行表明年轻人渴望被认可, 但情绪不能依靠别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时事类的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有争议的时事材料来构思写作。 考生要围绕核心事件,即“夸夸群突然爆红”来审题立意。 为此你可从否定的角度进行议论,也可从支持的角度进行分析。 假如从否定的角度进行议论,可从以下角度来展开:(1) 过度的“夸赞”会让人盲目自信,甚至迷失自我。 因为短时间的愉悦只能带来些许心理慰藉,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应保持冷静和理智,认清自我。(2)我们有被夸赞的心理需要,但别人的夸赞必须是真诚的, 可在“夸夸群”中的夸赞却是无原则的,别人根本就不认识你,却对你说了一大堆夸赞的话, 这是在恶心别人。 (3)许多时候,不 管是“夸 夸群”,还是“怼怼群”,多变成了一种“生意”,只要付了钱,就有人夸赞或者骂你。 时间久了,恐怕会患有心理疾病。 (4)说“夸夸群”是无厘头搞笑也好, 有策略夸张也罢,其实质还是可以用一个“假”字形容。从表面上来看,“夸夸群”里满满都是正能量,但包裹在其中的内核却是虚无。 (5)“夸夸群”对于缓解情感饥渴的效果只是暂时且具有代偿性的,并不能根除焦虑。 我们的社会需要建立更多以专业情感支持为核心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假如从支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从以下角度来展开:(1)夸夸群关注每个人行为的积极面,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 让你可以大胆、坦诚讲述负面经历,发泄现实压力和情绪。 (2)在夸夸群中,借助群体的创造力可以更快速帮我们看到积极的一面,实现积极重构,调整心态, 阻止长时间沉浸在过度自我贬低和过低自我评价的趋势。 (3)自我实现与自我激励,离不开一句朴实的点赞。 夸夸群的横空出世, 不仅让受夸者得到言语上的满足感, 还填补了琐碎生活造成的心灵空缺。(4)给人一句夸赞或一个微笑, 于我们是轻而易举的事, 于他人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力量。那是神奇的礼物,能给人以温情和愉悦,自信和坚强。(5)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夸夸群”的出现,会促使大家更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进而关注、支持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正是“夸夸群”走红背后的重要意义之一。

【佳作展示1】

夸夸群,虚伪的谎言

张宇梦

最近,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神秘组织突然爆红,虽然这种组织可以满足年轻人渴望被认可的心,但在我看来,“夸夸群”对年轻人却是虚伪的谎言。

逆耳忠言有利于塑造完美的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谁一生下来就趋近于完美,那些所谓赞美之词无非是一个个虚伪的谎言罢了。 这些悦耳的谎言,在一定程度上虽使人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 可总是很轻松的得到夸奖,会容易使人滋生出骄傲的种子,那么这个人还会以正常的心态去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或是虚心向他人求教吗? 答案是否定的。 纵观历史,唐玄宗、汉武帝广开言路,善于听取重臣的良言,及时发现了自己身上、 国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而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而有些昏庸的皇帝因听取了奸佞之臣的花言巧语,最终使国家走向了灭亡。 所以,只有抛开虚伪的花言巧语,接受指点,接受忠言,方可成大事。

批评教训有利于塑造坚强的品格。 人生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也不该是一帆风顺的。 倘若一个人长期处在温柔乡的摇篮里,身边没有仇恨,没有教训,只有鼓励和表扬, 那么他何来一颗坚强的心灵?何来面对现实的勇气? 何来抵挡腥风血雨的盔甲? 被蒙在鼓里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敏感怯懦,无法正视自己,无法成才。 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这是一个不断被指出错误、被批评,而自己又不断地在改正错误,在充实、丰富自己的过程。生活中有时是需要恶语、批评与教训的, 这些会浇醒头脑发热的自己,使自己越挫越强,从而敢于正视自己, 磨炼出面对现实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走向人生高峰,见到风雨过后美丽的彩虹。

自身强大有利于获得真正的愉悦。 得到夸奖意味着自己得到了认可,但靠虚伪的谎言而得来的夸奖并不能得到长久的满足感,更何况这种夸奖还是用金钱买来的。 不同于此的是,靠自己得来的夸奖是可以得到真正的愉悦感与满足感的。 靠自己,对于有着无限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而言并不难, 年轻,就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模样。 要赢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想要被夸赞、被肯定,那就靠自己去实现,到达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没有实力而得来的夸奖,都是虚伪的谎言。 当你站到了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而不是被别人捧出来的位置时,你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感、 满足感与成就感。

总之,若是没有以现实为依据而得来的夸奖, 那都是虚伪的谎言!

【点 评】

围绕着“夸夸群,虚伪的谎言”这个观点, 作者一开始就概述材料,接着提出文章论点,照应题目。文章主体部分, 作者从逆耳忠言、批评教训和自身强大三个方面对这一中心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最后作者用简洁语言总括全文内容,强化文章的观点。 文章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严密。

【佳作展示2】

莫让“夸夸群”误

谢子莹

在近日突然爆红的“夸夸群”中,没有逆语,没有批评,只有喷涌而出的赞美,许多人都在这里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可这泡沫般的美好终究也只是南柯一梦,适得其反。

归于真实, 反对奉承。 “夸夸群” 为许多人构建出一片虚拟世界,可谓是鸟语花香,尽显人间“真情”。 可现实终究还是残酷的,巨大的落差感使他们坠入谷底,索性又回到虚拟世界,在一片荒芜中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寻找自欺欺人的理由,以逃避现实。 再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夸夸群中的话十有九假,又怎么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呢? 只会徒增我们心中的迷茫罢了。 商业化的夸夸群又何尝不是利益二字。 所言之词,也不过是逢场作戏人别有用心罢了。 被包装的谎言不是善意,更不是现实,那无法使我们认清自己的错误, 更无法加以改正。故曰:夸夸群误人。

青睐实力,不慕虚荣。 许多人在失意落魄时走进夸夸群,以“求夸”二字换得无数赞美,可也不过是满足了空壳里的虚荣心罢了。 心中渴望被认可, 有所期盼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学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用真才实学赢得赞美,用汗水铺洒我们的成功路。 换言之,要明辨内外、荣辱之境。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我们更应注重的是我们自身的品德与修养,而不是外界于我们的评价, 更不是夸夸群中的虚情假意。 抱有对学识的虔诚与热爱,去升华我们的头脑与灵魂,以换得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以获得赞美为目的。 故曰:夸夸群误事。

静坐听雨,拒绝浮躁。 社会像轮子一般更替,永不停息。 无形的压力使许多人急于求成,无法按耐住躁动的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夸夸群诞生了,这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畸形产物? 在夸夸群编织的谎言中,你可以一步登天,一夜暴富。 速成的美好着实令人心动,可这份美好的褪去也像它来时那般迅速,无声无息地从世人的眼底溜去。 然而这份美好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是难以割舍的,以至于昼思夜想,学术、研究什么的,一概忘掉,甚至找不到成功本应的方向。 纵然世界旋转不停,我们也应在一片嘈杂中为自己的心寻找一份宁静。 故曰:夸夸群误心。

倘若我们不在现实中沉下心来,又怎么能用真才实学打造出成功呢? 故曰:莫让夸夸群误。

【点 评】

本文角度独特,构思巧妙。 题目“莫让‘夸夸群’误”既照应了作文材料,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文章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和夸夸群的认识,从“误人”“误事”“误心”三个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夸夸群的否定,显示出作者的独特构思。 文章思路清晰婉转,表述抑扬自如,语言摇曳生姿,传情达意自然流畅,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作文。

【佳作展示3】

切勿蒙蔽自己

刘德琳

夸夸群这股无名风刮遍了中国江南野北, 让许多人都沉溺其中。 但是我们切勿用如潮的夸赞蒙蔽自己,还是要看清现实。

时光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谁来补偿? 夸夸群的成员们或许是秉持着“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的理念夸赞着别人,取悦着自己。 他们甚至已经闲逸到连发两个句号都会被回复 “这两个圈圈圆出了人生”。难道这里面的人都已经过了该奋斗的年华, 该休养生息了吗?恰恰相反,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以为自己还有好几十年的人生路,就可以放纵无度。时间是一个瑰丽的存在,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再生,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而只有抓紧时间的人才会体会到它的珍贵, 虚度光阴的人只能感觉到无所谓。 我叹! 叹其不知时光可贵,可惜,可惜!

有则改之, 一次错误一阶梯,岂容忽视? 在夸夸群里,似乎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夸,没有原则和底线,使得人心膨胀,过分自我满足。歌词里曾有: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 类似地,所有犯过的错误,跌过的跤, 都是我们日后拾级而上、登顶人生的垫脚石。 说起来人生路漫漫,其实这就是一个不断充盈、提升自我的过程。 发现错误与不足而后改之,才能使路越来越开阔,不至于堵死在胡同道里。 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艘巨轮,要想顺利到达彼岸,就要清醒认识到出现的漏洞,不可马虎过去,更不可以坐视不理,否则堕入海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叹! 叹其不睬自身不足,可悲,可悲!

心沉气稳, 一种现实一人生,有何不可? 刚刚又或是盼望步入社会的青年们总有种渴望被认同的急切心理,这也正是夸夸群诞生的原因之一。 但是,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诚然,如今这个多元的社会认同一切优秀的存在,而渴望被认同的人往往自身还不足够优秀, 而又不愿去面对这个现实,只能在夸夸群这种组织里寻求快感。 可青年人是最要有勇气面对现实,突破自我的,而决不应该停滞在夸夸群的泥沼里无法自拔甚至越陷越深。 我们人生的价值应该存在于现实,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支撑起来,而不是在潮水般的夸赞里苟活。我叹!叹其不识现实面目,可怜,可怜!

人啊, 总是喜欢自己蒙蔽自己,麻醉自己。 唯愿人们可以珍惜时间弥不足,擦亮眼睛辨现实。

【点 评】

题目“切勿蒙蔽自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夸夸群的否定。 文章从整体上看结构严谨而有序,段与段之间曲折转换, 细密而有逻辑性,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作者没有依赖例证来堆砌文章, 而是以思辨性的分析论证去带动材料,推出观点,分析和论述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佳作展示4】

夸夸群无伤大雅

游项森

近来,各大高校开始流行夸夸群, 社会各界对它也是褒贬不一。在我看来,夸夸群倒也无伤大雅。

在这样一个微信群里,只要发出“求夸”,大批量赞美你的话就会鱼贯而出,这便是时下流行的夸夸群。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赞美缺乏真诚, 夸奖之辞也往往陈词滥调,难免言不由衷,更有甚者,在官场中阿谀奉承, 进行权色交易,庸俗至极。 夸夸群里的资深夸者则不然,一句“哇,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相聚在这里,一定是场思想交流的盛宴”旨在夸群友优秀,却已不再是烂大街的“有才”或者“聪明”,不禁令人泯然一笑。 与庸俗的阿谀奉承相比,这些夸者说出的话不再是普通的语言,而是一种艺术,比之庸俗,则更显高明。 这种艺术让人享受其中, 让我们的内心得到肯定。

“世上本无家, 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周国平先生也让我们认识到年轻人渴望被肯定,因此夸夸群应运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来自家庭、老师、领导的压力越来越多,很多人双肩上扛的不再是自信和希望,而是焦虑和重担。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接受别人的鼓励,可来自各界的压力让很多人早已体无完肤,他们保持着戒备心,甚至吝啬着对别人一句朴实的夸奖。 到了虚拟世界,无关金钱、名利,人们平等地交流,彼此之间相互称赞, 创造了心灵的桃花源。在桃花源里不仅仅得到了赞美,更释放了长久以来的压力。诚然,夸夸群让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

正因如此,在夸夸群里接受夸奖, 也不失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但不应沉迷。 表面上,都市青年、高校大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这里烟消云散,但受夸者心里要有自己的定位,仍然要有向上的勇气,挑战一切的信心。 我们的主心骨不应该用别人的夸奖来填补我们空虚的心,在夸夸群里既要站得正,又要跳得出。 实际上,夸夸群增强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让我们的努力获得更多回报,身心更加愉悦,这值得肯定。 但我们还是应该正视自己,而不是躲在虚拟网络的桃花源里,顾盼自雄。

夸夸群不能代表现代人精神的脆弱,它只能反映年轻人需要被肯定的社会情绪,所以夸一夸也无伤大雅。

【点 评】

本文从提出观点到收束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采用层递结构, 分别从夸夸群是什么、为什么夸夸群无伤大雅、如何对待夸夸群三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逻辑性强。 本文论证析薪破竹,逐层析因,鞭辟入里,语言凝练顺畅。

【佳作展示5】

你好,夸夸群!

蓝柱平

在新时代里,你携同各种花样的鼓励和表扬款款而来,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网上对你的评论褒贬不一,但,今天不妨让我来夸夸你吧。

你的出现诠释新型消费的魅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你作为其中的产物之一——体验式消费,目前深受人们的青睐。 体验式消费已然成为了大众经济生活中一道亮眼的风景。放眼当下, 你的小伙伴们 “喷喷群”“代吃代喝” 等各式各样花钱买服务的体验式消费发展如火如荼。惜世事不尽人意。既然有人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过一句批评,那么应该有人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过一句表扬。你的出现让他们能够通过消费体验自己前所未有的感受,收获满心的愉悦感,且在他们人生中增添色彩。 以你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在消费舞台中发光发亮,熠熠生辉。

你的到来带来面对现实的勇气。 曾有人与我分享过这样一句话:“‘我很好’不是我越来越现实,而是我越来越能接受现实。 ”“求夸”反映年轻人渴望认可,需要认可的现象; 折射年轻人不够自信,有些自卑的心理。 你一句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话语,或鼓励,或表扬,都可以给予他们莫大的自信和正视自己的勇气。 为何不能把肯定给予这些足够努力但自以为不够努力或足够优秀但自以为不够优秀的人呢? 他们有的是才华,有的是热爱, 他们唯独没有那一份勇气。 你帮助这些“当局者迷”的人们“识得庐山真面目”,促使他们能够正视自我,认知自我。 年轻人确实需要面对现实,但他们也同样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

你的存在描绘砥砺奋进的蓝图。 环境影响个人发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觉其臭”等无一不在说明着这一点。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新人要出头必须在得到大家的认可之前, 自己认可自己。 而你则为他们营造一种被鼓励被认可的环境氛围,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心理暗示。 对于年轻人来说,你如同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火箭升空时的助推器。 你对年轻人年少有为大加赞赏从而点燃他们努力进取的热情,触动他们积极向上的开关, 驱动他们奋勇拼搏的引擎。一幅砥砺奋进的宏伟图景就此展开。 你促使年轻人书写自己的未来,定义自己的精彩,荣获自己的辉煌。

你如一抹亮丽的彩虹绚烂了生活。 你给年轻人勇气和力量,你教年轻人努力和奋斗。 美好如你,怎可缺少夸奖?

【点 评】

这篇文章视角独特,文章巧妙地以第二人称代词“你”为角度来展开分析议论,仿佛在和人格化的夸夸群娓娓而谈,既写出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整篇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 有气势而不堆砌,有文采而不晦涩,文气通畅,富有气势,字里行间融汇着作者的激情。

【佳作展示6】

赞美,要适度

石梦雅

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夸奖、被褒赞,这也是近日“夸夸群”流行的原因之一。 然而,面对夸夸群中某些言谈虚夸不实、 极力捧吹的现象,我只想说:赞美,要适度。

“适”,为适当、适合之“适”;“度”,为程度、限度之“度”,这二字便交织迸发出新的火花——“适度”。 何为适度? 就拿夸夸群来说,只要求夸,即使对方是身世背景甚至性别都一概不知的陌生人,都会被一大波华而不实、溜须拍马的赞美之词“刷屏”。 有些为了收益而复制粘贴、虚心假意、极力吹捧却又不真实的话,则是超出了“度”。 此外,有的人成天把自己沉浸在这些鼓励和表扬之中, 变得飘飘然,唯我独尊,对他人不屑一顾,这也是不适度的表现。 真正的适度,是要学会适可而止,用心、真心地去夸赞别人,虚心、批评地接受赞美,学会明辨是非,这,才叫适度。

适度的好处,便在于它能提高人的自控能力,能够让人真心对待他人,结交真正的朋友,收获真正的友谊;也能够让人学会判断对错,什么样的赞美该接受,什么样的不该接受,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谦虚、谨慎。邹忌曾被自己的妻子、客人、妾室称赞他比徐公——也就是齐国的美男子更漂亮,但是见到徐公后自惭形秽。 他能够适度地接受赞美,于是才成就了后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一千古美谈。同样,夸夸群中的人们也要学会适度的赞美。这样,赞美他人的人才不会为了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极力吹捧、 不顾一切、 口无遮拦,被赞美的人也不会被赞美冲昏了头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要做到适度地赞美和适度地接受赞美,其实也很容易。 赞美的人可以像伯牙与钟子期那样,赞美也要赞美到点上,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优点,用心地去聆听,然后就能发出“峨峨兮若泰山”这种直击灵魂般的赞叹,引起心灵的共鸣。 被赞美的人也要擦亮双眼,分辨哪些人的赞美是用心的、有用的、真实的,然后虚心接受,给心灵以慰藉;也要分辨哪些人的赞美之辞是华而不实的、不走心的,可以把这些都当成透明的空气直接忽略掉。 能够捧着一颗真心去欣赏他人,捧着一颗诚心去赞美他人;能够以一双慧眼明辨是非,以谦虚的态度接受赞美,这,便是学会了适度地赞美和适度地接受赞美。 你,学会了吗?

赞美,犹如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好,便可直步青云,开辟新世界;应用得不好,便会坠入深渊。 在这夸夸群的潮流中,你,准备好握住它了吗?

【点 评】

这是一篇对夸夸群进行辩证分析的议论文章。 文章观点鲜明突出,围绕着中心论点“赞美,要适度”,作者在论证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既有正面论证,也有反面论证;既有引用论证,也有理论分析,这样就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另外作者用语用词简洁明确,文笔流畅, 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文脉畅通, 写作意图明确。

猜你喜欢

夸赞谎言赞美
春天
远离否定式赞美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聪明的男人,不吝啬夸赞妻子
限量夸赞
赞美胡子(共4则)
真实的谎言
谎言
多一句赞美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