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
2019-09-03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孙窑幼儿园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孙窑幼儿园 钱 晶
设计意图: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个智力略有缺陷的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愿意带她一起玩游戏,但后来孩子们渐渐发现她不能正常沟通,便不愿意再和她玩……考虑到幼儿时期是情感培养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我设计了本节社会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和故事中懂得“关爱他人”。
[活动目标]1.理解绘本内容,感知没有耳朵的兔子从“孤独”到“温暖”的心理变化。2.通过观察没有耳朵的兔子的表情、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3.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懂得要给予残疾人爱与温暖。[活动准备]1.白板课件《没有耳朵的兔子》、欢快的音乐、伤感的音乐。2.十只眼罩、十只小方巾、水彩笔、画纸。教学详案 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过程]一、讲述绘本第一部分内容1.《小白兔白又白》歌曲导入,引入小兔子。师:猜一猜,今天来的小客人会是谁呢?师:你们见过兔子吗?兔子都是什么样子的?2.观看没有耳朵的兔子图片,引入主人公——没有耳朵的兔子。师:还有一只兔子藏在这里,我们请它出来吧。师:咦,这只兔子好像和其他兔子不一样?小结: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3.讲述故事,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孤独。师:你们喜欢这只兔子吗?师:虽然它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但是任何兔子会做的事情,他都会做。师:这只兔子只能一个人玩,你们想想它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二、为没有耳朵的兔子设计一双耳朵师:因为没有耳朵,所有的小动物都不愿意跟它玩,它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它吗?幼:我们可以为小白兔画一对耳朵!师:那你们想为没有耳朵的小兔子设计一双什么样的耳朵呢?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为没有耳朵的兔子添画耳朵。师:我们将这些可爱的耳朵放在礼物盒里送给小兔子吧!三、通过观看图片和游戏,了解什么是残疾人1.观看图片,了解什么是残疾人。师:没有耳朵的小兔子有没有长出耳朵来呢?播放略带伤感的音乐。幼:小兔子并没有长出耳朵来呀!师:不要失望,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变得圆满,这个以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歌曲《小白兔白又白》引出主人公——小兔子,再通过谈话交流,激发幼儿的兴趣。出示不同耳朵的兔子和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图片,用白板魔术笔功能放大每一只兔子的耳朵。通过对比,加深幼儿对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印象,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没有耳朵的兔子内心的孤独。通过为小兔子添画耳朵,将添画的耳朵用拖动工具拖到白板工具礼物盒子里,作为礼物赠送给没有耳朵的小兔子,培养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世界上还有好多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也像小兔子一样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出示残疾人的照片。小结;这个叔叔是一个盲人,他失去了看书、看电视的眼睛;这个阿姨失去了写字、画画的手;这个姐姐失去了走路的一双腿……他们因部分身体的缺失而残疾。2.通过蒙眼画画、单手叠手绢游戏,感受残疾人的世界。⑴玩蒙眼画画、单手叠手绢的游戏。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残疾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师:小兔子在你们每个人的椅子底下放了一个礼物,现在请你们将这些礼物拿出来吧,看一看是什么?小兔子还给你们每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师:请拿到眼罩的小朋友到这张放着水彩笔和纸的桌子边上来,请你们带上眼罩,为这只小兔子画上眼睛、嘴巴和耳朵。师:请拿到手绢的小朋友们到这张桌子上来,你们的任务是单手叠手绢,记住只能使用一只手叠手绢。⑵聊一聊自己的感受。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四、讲述绘本第二部分内容1.讲述没有耳朵的小兔子与有耳朵的小鸡故事。师:虽然我们没有能帮助没有耳朵的兔子长出耳朵,盲人叔叔也不会长出新的眼睛,失去手臂的阿姨也不会长出新的手臂,但是孩子们你们不要难过,因为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2.与好朋友抱一抱,体验拥抱的感受。师:小鸡是怎么做的?拥抱是什么感受?和旁边的小朋友抱一抱。五、活动延伸师:从那天起,没有耳朵的兔子觉得,有没有耳朵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幼:它有了最好的朋友!师:对,最好的朋友带给了它温暖。如果你们遇到了残疾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应该知道怎么帮助他们了?师:孩子们,你们真有爱心!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关爱和帮助,残疾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一定不会感到孤独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不会感到孤单了!通过伤感音乐的渲染以及没有耳朵的小兔子还是没有长出耳朵的情节设定,烘托悲伤的情绪,让幼儿体验到失望的情绪,为下一环节做铺垫。通过游戏蒙眼画画、单手叠手绢,让幼儿切身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使幼儿知道要以寻常心正确对待残疾人。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缓解孩子们的情绪,通过和好朋友拥抱的环节,让孩子们感受到拥抱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提出总结性问题,让孩子们懂得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一把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拥抱,也能带给别人温暖和爱。
反思:
1.借音乐烘托情感。活动中,我用两首风格不同的音乐贯穿整堂活动。讲述绘本前半部分故事时,我选择了轻松的轻音乐,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更好地聆听故事,同时也为第三个环节的内容做好铺垫。第三个环节时我选择了略带伤感的音乐,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和想要关爱别人的情感。
2.在游戏中体悟情感。在本次活动中,我加入了两个游戏“单手叠手绢”和“蒙眼画画”,旨在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从而在孩子们的心中洒下“关爱”的种子,并能将这份“关爱”转化为行动,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也好。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我播放了有不同形状耳朵的兔子和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没有耳朵的兔子与别的兔子不一样在哪里,通过图片幼儿也可以直观的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情。在“为没有耳朵的兔子添画耳朵”的环节中,让孩子们体验了“希望”再感受“失望”,从而激发出幼儿的“关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