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备用药品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2019-09-03张冠英张姗姗徐秀秀
郭 瑶,张冠英,张姗姗,徐秀秀,程 萍
苏州市苏州科技城医院药学部,苏州 215153
备用药品(Standbydrugs)是病区根据科室特点和患者实际需求,常规储存供临床抢救和夜间患者使用的必备药品。因此备用药品管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1]。依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要求,本院对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药学部按期参与备用药品的督查,对规范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至关重要[2]。医疗机构针对备用药品管理问题开展了诸多有效的工作[3,4];但对管理效果评价[5]与管理体系的报道较少。根据相关规定,本院于2016年10月建立了备用药品管理体系,每月由医务、保卫、护理、药学等部门联合现场检查并将结果予以反馈,促使改进和完善。
备用药品管理体系对备用药品进行分项管理有利于发现问题的产生环节,从而及时分项整改;对备用药品的增加与取消流程采用基于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强了药品动态监控与管理。
1 备用药品管理体系
1.1 备用药品存在的管理问题
本院药学部对2016年第三季度各科室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药品基数、质量、效期管理等不到位。药品实际数量与科室基数不符;发现药品标签模糊、变色、碎片等质量问题;药品未按照效期先后顺序摆放、近效期药品无标识。②急救药品管理不规范。抢救车中急救药品与医院标准配置不一致;无清点、使用、补充等记录。③高危和特殊药品管理不规范。高警示和特殊药品无标识、贮存方法不当;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未按规定管理。④普通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品贮存环境不恰当。遮光、拆零、结余药品处置不当;温湿度记录不全、温湿度不达标无相应处理措施;未对药品进行定位,标签不完善;存在药品混放的情况。
1.2 备用药品管理措施
针对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院成立了备用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采用药品统一管理,普通药品、急救药品、高危和特殊药品分项管理的方式,对科室备用药品问题进行管理。
1.2.1 成立备用药品管理领导小组 备用药品管理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医疗、药学、护理、保卫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负责全院各科室备用药品管理,定期对备用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领导小组根据临床需求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6]等有关规定,制定了《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明确备用药品由专人负责,规范备用药品的领用与补充等。
1.2.2 药品统一管理 各科室按照制度要求确定备用药品目录并对其进行管理。药学部从药品基数正确、质量合格、效期管理三个关键点来评估药品管理的优劣。要求备用药品根据“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进行摆放。对于6个月、3个月近效期药品统一粘贴黄色、红色胶贴,以示提醒。
1.2.3 急救药品管理 备用药品管理领导小组讨论确定急救药品目录,科室依照《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对备用药品进行管理。药学部根据医院评审相关要求,建议将急救药品固定在抢救车上,编号排列,定位存放;将使用与补充的药品登记并每日清点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相关检查。
1.2.4 高危和特殊药品管理 各科室根据临床需求,确定高危、麻精等特殊药品备用品种与基数,依照《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对此类药品进行管理。药学部统一印发高警示、麻醉、精神药品等标识,并在内网上发布此类药品的相关目录;同时将此类药品有无标识和麻精药品的五专管理作为检查的质量控制点。
1.2.5 普通药品与环境管理 《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要求药品分类存放、位置固定、标记醒目、标签清晰,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存放。药学部要求按照口服、外用、注射用、特殊药品等分类存放,并统一制作备用药品标签,注明药名、规格及基数。
1.3 备用药品检查与标准化
根据备用药品检查表,将药品分为标配与非标配药品,分列于左右两栏。标配药品为抢救药品,非标配药品分为普通药品、高危药品、精麻药品。备用药品检查表中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检查结果(分列质量合格、效期管理与基数正确三项),还设有“备注栏”,主要用于登记检查中的具体问题及注意事项。检查报告详细记录检查时间、人员、科室、共性问题及各科室存在的具体问题等,并附有图片资料。备用药品指定专人管理。药学部每月对各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及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备用药品管理小组负责每月的备用药品检查,现场填写检查情况并签字。
药学部发布的各科室备用药品明细表中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贮存条件。备用药品数量的变更采用基于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护士长在OA中输入申请信息,申请发布后存于OA,待科主任、护理部、医务处、药学部给予意见,药房确认后完成变更申请。通过OA后,评估科室备用药品需求的合理性,适时调整备用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医院的药品损耗成本[7]。
2 结 果
本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备用药品检查情况,对检查结果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
2.1 各个季度备用药品检查情况
由表1可知,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一年间每个季度备用药品检查问题例数逐季度下降,2017年2个季度下降尤著。
表1 备用药品检查情况的单样本卡方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1可知,自2016年10月建立备用药品管理体系后,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二季度备用药品检查出的问题例数与2016年第三季度问题例数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二季度问题例数大幅下降(且逐季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2.2 备用药品分项管理检查结果
由图1可知,与2016年第三季度比较,其余3个季度急救药品和普通药品与环境管理得到控制,高危、特殊药品的管理问题得到改善。
图1 备用药品检查问题条形图
3讨 论
通过分析以往备用药品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本院备用药品管理体系确定了由备用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对科室备用药品进行管理,明确了科室备用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采用了药品统一管理,普通药品、急救药品、高危和特殊药品分项管理的方式管理科室备用药品,梳理了包括基数正确、质量合格、效期管理、急救药品定位编号存放、急救药品使用补充清点记录、高危与麻精药品标识、麻精药品的五专管理,遮光、拆零、结余药品处置、温湿度记录与处理措施、药品定位与标签等管理要点,设计了备用药品明细表、检查表、检查报告,规范了备用药品变更的流程,使其管理逐渐标准化。
备用药品管理体系建立后,备用药品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例数和各类药品管理问题均显著下降。对急救药品的专项管理,有利于医务人员在全院其他科室熟练使用急救药品参与抢救,从而保障救治的及时性[8]。高危、特殊药品一旦误拿、误用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对高危与特殊药品的专项管理、尤其是醒目标识可提醒护士取药时避免错误发生[9]。对药品的统一管理及环境的管理,特别是药品基数、效期、质量管理,对保证临床用药的及时、安全、有效至关重要。药品管理体系建立前,护士对药品贮存环境不够关注,如果药品保存不当,即使在有效期之内,药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5]。备用药品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医务、保卫、护理、药学多部门协同合作[7],保障科室备用药品安全、合理使用。
药学部按期参与备用药品的督查,对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等,促进了备用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药学部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加强对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提升了各个科室管理备用药品的意识和能力。规范备用药品变更的流程,使药品实际数量与科室基数不符问题不再出现。多次查对安瓿本身标签字迹模糊问题,作统一加贴保护膜处理。检查中发现的药品未按效期摆放、近效期无标识等问题,通过明确“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左进右出”原则,对6个月、3个月近效期药品统一粘贴黄色、红色胶贴等标准化管理。药学部统一印发高警示、麻醉、精神药品等标识并在内网上发布此类药品的相关目录,解决其无标识及分类存放位置不当的问题。统一制作药品标签也使药品未定位、标签不完善问题逐渐减少。
总之,建立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体系、药师参与备用药品的管理,特别是将备用药品进行分项管理,细化、规范了备用药品的管理,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