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中支持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9-12-08范玉涵卞晓洁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750004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0008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皮疹

范玉涵,卞晓洁 ,余 娜,陈 晶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750004;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 000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尽管近年来药物控制疾病的方法有所改进,但仍有患者高频率的复发[2]。通过营养治疗,可能影响结肠微生物群落而间接起到作用[3]。因此,医疗界有人建议营养疗法,旨在减少肠道炎症。本文就一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营养支持的病案进行分析,以体现临床药师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脓血便2月余,全身皮疹1周”入院。

现病史:2018年3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为紫红色粘液便,每日10余次,伴发热39℃,结肠镜提示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地塞米松钠注射液灌肠等治疗,两月后症状无缓解。于2018年5月转院,给予柳氮磺吡啶片联合甲泼尼龙片口服、地塞米松钠注射液灌肠治疗,1月后,症状加重,日大便数近20次,为脓血便,每次50~100mL。2018年6月又转至某三甲医院,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柳氮磺吡啶+曲胺奈德注射液+锡类散+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灌肠,美罗培南抗感染,白蛋白、氨基酸、铁剂等支持治疗,计15天。患者粪便检查有阿米巴包囊,阿米巴粪抗体(+),加用甲硝唑治疗。期间患者排便呈伪膜状,怀疑伪膜性肠炎,加用盐酸万古霉素治疗3天,患者症状无缓解,每日仍有腹泻10余次,为黄色稀便,间断发热(37℃~38℃),治疗33天后,患者背部出现皮疹,逐渐向胸腹、头面及四肢扩散,并逐渐扩大融合,出现水泡,伴嘴唇干燥破溃,考虑重度药疹,停用可疑过敏药物,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抗过敏,皮疹未消退。2018年7月28日再转本院治疗。如此几个月,患者饮食量减少一半,体重下降4 kg。

体格检查,体温(T):36.8 ℃,脉搏(P):70 次/min,呼吸(R):18 次/min,血压(BP):110/75mmHg。体质指数(BMI):16.7kg·m-2,体重 40kg。头面、四肢、胸腹及背部大面积皮疹伴水泡,嘴唇干燥破溃。心肺无异常,上腹部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8次/min。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17×109/L,红细胞4.25×109/L,血红蛋白 131 g·L-1。便常规:红细胞未见;便培养:阴性;血生化:血钾、血钠正常,总蛋白49.3 g·L-1,白蛋白 24.2 g·L-1。结肠镜检查:黏膜粗糙呈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溃疡。钡剂灌肠造影:结肠缩短,结肠袋消失。

入院诊断: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②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③营养不良;④低蛋白血症。

治疗经过:停用所有治疗药物,置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混悬液(SP)1 500mL/天,鼻饲,治疗一月后,皮疹无继续扩大,水泡数量无增多;但腹泻仍然无缓解,每日10余次,为黄色稀便,每次50~100mL。总蛋白 51.1 g·L-1,白蛋白 26 g·L-1。临床药师建议肠内营养制剂调整为:能量密度为1 kcal·mL-1的肠内营养混悬液(TPF)1 500mL/天,临床采纳,治疗 15天后,腹泻有所缓解,每日6次,为黄色稀便,每次50~100mL。总蛋白 56.3 g·L-1,白蛋白 30.4 g·L-1,体重40.5 kg,患者头面、四肢、胸腹及背部皮疹稍有褪去,水泡溃烂创面呈愈合趋势。治疗26天后,腹泻减少至4次,黄色稀便。总蛋白 64g·L-1,白蛋白 36.3g·L-1。体重增加2 kg,全身皮疹逐渐消退,皮肤伤口愈合,于第30天出院,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半年后患者腹泻基本停止,复查肠道病变较前稍有好转。总蛋白 68 g·L-1,白蛋白 42 g·L-1,体重至 44 kg。

2 分析与讨论

2.1 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

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明确。有文献报道[1],18%~62%的UC患者有体重下降,26%~50%的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UC患者表现为肠道慢性炎症,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受损,肠上皮紧密连接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营养和毒素的吸收失调[4],因此在病程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疾病相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该患者治疗2个月之久,腹泻无改善,体重下降4 kg。生化提示总蛋白49.3 g·L-1,白蛋白 24.2 g·L-1。入院诊断为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考虑患者治疗过程中仅抑制炎症,忽视了对肠道功能完整性的保护,且UC患者营养不良的机制还可能是药物和营养剂相互作用所致[3]。该患者院外接受治疗时,所用药物品种繁多,不排除药物与营养剂相互作用所致营养不良。

2.2 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SP)腹泻无好转的原因分析

营养支持治疗能够诱导和维持UC缓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为UC患者首选营养支持途径[5]。肠内营养混悬液(SP)为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渗透压为470mOsm·L-1,蛋白组成为水解乳清蛋白,属低聚肽[6]。低聚肽可经小肠黏膜肽酶水解后进入血液,促进肠道功能恢复[7]。该患者先予以SP 1 500mL/天管饲,其消化吸收途径符合生理状态;但治疗一个月后,腹泻无明显好转,考虑高渗引起腹泻的可能性较大。

2.3 患者营养治疗方案调整分析及治疗结果

Gibson TM等[8]研究表明,摄入一定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的增强,且可以作为增强炎性肠病患者提高免疫力的一种可能的方法。目前认为,膳食纤维预防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为:①膳食纤维在肠道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醋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等)可促进结肠对水、钠的吸收,减少粪便含水量,从而防止腹泻的发生[9];②膳食纤维的肠道酵解产物丁酸盐,是结肠细胞最主要的能量底物,可促进结肠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肠上皮细胞中的促炎反应[10]。该患者入院主要症状为重度药疹和腹泻次数频繁,应用SP一个月后,药疹逐步退去,但腹泻未见明显好转。药师建议改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其含有膳食纤维7.5g,其中47%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表明,该水溶性膳食纤维在预防腹泻方面的作用优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9]。

ω-6 PUFA是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但其代谢产物为促炎性介质,长期服用能够增加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而ω-3 PUFA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能够下调机体炎性反应和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创伤后线粒体和细胞损害,维护器官功能[11]。有研究表明,适当调高膳食之中ω-3/ω-6 PUFA的比例,可能降低UC的疾病活动度,延长UC缓解时间[12]。患者前期所用SP中无ω-3 PUFA成分。而药师建议采用的TPF中含PUFA 6.15 g,其中ω-6∶ω-3 为 5∶1,应更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根据药品说明书,能量密度为1kcal·mL-1的TPF的渗透压为250mOsm·L-1,接近正常体液浓度,可减少因高渗引起的腹泻。患者体重40 kg,按照25~30kcal·kg-1·d-1的目标能量,患者需要1000~1200kcal的能量,所以能量密度选择1 kcal·mL-1适宜。

3 小 结

对本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支持治疗的分析,临床药师小结如下:①对于合并营养不良的重度UC患者,应给予充足的EN支持治疗;②长期EN支持治疗可能有助于患者疾病缓解;③适当调高膳食中ω-3/ω-6 PUFA的比例,可能降低UC的疾病活动度,延长UC缓解时间;④膳食纤维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虽存在诸多争议,但就本例而言,膳食纤维还是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的。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皮疹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