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对心外科围手术期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9-09-03朱海艳
刘 佳 ,朱海艳 ,杨 岷 **,陆 强 **,李 岳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1药学部,2心脏外科,江苏扬州 225001;3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瓣膜置换术是心脏外科常见的手术。手术中阻断主动脉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过长,心脏处于间断缺血状态,会造成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加重,部分患者手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难以改善,进而影响心功能[1]。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手术创伤又可加重心功能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2]。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具有利尿、利钠、降低血管张力、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研究表明,BNP是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BNP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天然拮抗剂,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强钠的排泄,减少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并增加心血输出量。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可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减轻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并对全身症状有明显的疗效[3]。
新活素主要成分是B型利钠肽,为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物质,发生心力衰竭后人体应激大量产生的一种代偿机制。近年来,新活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表明,其疗效确切,但在心外科手术患者中研究相对较少[4-6]。现以本院心脏外科围手术期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活素在这类患者中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心脏外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 30~85 岁;(2)首次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心功能不全(NYHAⅡ~Ⅳ级)患者;(3)近期无其他外科手术治疗;(4)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5)肝肾功能正常者。
排除标准:(1)不能适应手术的患者;(2)有其他脏器重大疾病者;(3)围手术期死亡的患者;(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自身已经安装辅助循环装置者。
1.2 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0例,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6例。将50例均分两组:新活素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63.8±11.4)岁;合并糖尿病者 1 例(4%),合并高血压者7例(28%),合并房颤者3例(12%)。对照组男性 17 例,女性 8 例;平均(60.3±8.4)岁;合并糖尿病者4例(16%),高血压者8例(32%),合并房颤者2例(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收集其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心血管病史、合并疾病等情况。两组均在心外科手术的基础上进行心功能恢复的规范化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和纠正电解质等)。新活素组在此基础上术前一周加用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5mg/支),首剂负荷剂量 1μg·kg-1,后以维持剂量 0.007 5 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推注3~7天。
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或其家属对方案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入院时进行的全身症状评估纳入统计,所有患者于术后一周采用强生5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值(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NT-proBNP和LVEF值及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尿量等。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治疗前后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测定NT-proBNP,并以NT-proBNP恢复到正常水平(50 岁以下患者<450 pg·mL-1,50~75 岁患者<900 pg·mL-1,大于 75 岁患者<1 800 pg·mL-1)或有显著性下降(下降水平超过基线资料30%)为治疗有效的评判标准;通过超声心动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LVEF值的变化以评判疗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尿量并评判其24 h平均尿量的变化。
1.5 安全性评价
rhBNP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在VMAC试验 (vasodilat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和胡大一等开展的多中心Ⅳ期临床实验中,采用rhBNP治疗均有低血压现象的发生[6,7]。低血压标准为:收缩压(SBP)<90mmHg,舒张压(DBP)<60mmHg。故在采用 rhBNP 治疗时应密切监视血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分析采用单样本方差分析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
治疗前新活素组平均LVEF值和NT-proBNP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24尿量低于对照组(P=0.016)。结果显示,新活素组治疗后平均 LVEF[(52.36±9.74)%vs. (46.48±9.97)%]和24 h 平均尿量[(1 978.45±39.14)mL vs. (1 443.33±332.61)m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平均NT-proBNP[(2604.76±1147.56)pg·mL-1vs.(3416.37±1455.16)pg·mL-1]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新活素组总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 [(20.12±11.05)d vs.(28.72±8.73) d](P=0.02)。对照组治疗后平均 LVEF值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和24 h平均尿量也无显著变化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x±s)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新活素组25例患者用药期间均出现血压下降,其中12%(3/25)出现血压低于90/60mmHg,3例分别降至:76/41、77/60、88/58mmHg;血压下降多发生于用药后0.5~1 h,持续时间可达3~4 h。通过降低泵入速度或暂停给药等措施,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未发生低血压情况,新活素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rhBNP是一种以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进行基因工程重组的内源性激素,相对分子质量为3 464Da,它与心室肌细胞产生的内源性BNP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BNP具有扩血管、利尿、排钠等功能,还可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不增加心肌耗氧,不导致心律失常[8]。多项研究证实,心衰患者给予BNP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并减轻水钠潴留,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9],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疗效。重组人脑利钠肽多中心研究协作组[6]的研究表明,rhBNP可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本研究表明,新活素组用药后24 h平均尿量和LVEF明显提高,平均NT-proBNP也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新活素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P=0.0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一周后,NT-proBNP、LVEF值和24 h平均尿量无显著变化。在安全性方面,新活素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低血压发生率为12%,这与新活素自身药理作用有关。由于rhBNP的作用机制是其主要成分BNP与体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肺毛细血管楔压、右心房压、全身的动脉压迅速降低,进而导致低血压[10]。文献报道,在rhBNP治疗时症状性低血压的持续时间(平均2.2 h)较硝普钠长(0.9 h),基线期动脉收缩压<100mmHg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更高[11]。本研究结果与该报道相似,用药后低血压持续时间长达 3~4 h。Burger AJ等[12]研究表明,rhBNP 治疗导致低血压的发生与剂量有关,且易于处理和控制。本研究表明,rhBNP用于心外科围术期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平均LVEF值和24 h尿量,降低平均NT-proBNP,缩短住院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是血压下降,低血压状态的持续时间长。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通过采取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的措施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是纳入样本少。综上所述,rhBN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低血压发生率高,对于基础血压低的患者应该慎用,以免影响血流动力学而加重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