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出水五铢初探
2019-09-03赵雄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杨大用重庆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赵雄伟 赵 卓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杨大用 (重庆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一 前言
2003年4月,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在嘉陵江金子河段水下打捞古钱币约5000多公斤。经初步分类,这批古钱币包含了从汉至南宋不同时期的计50余种年号和非年号货币,时间跨度达1400余年。这是重庆地区乃至全国建国以来发现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古钱币,为研究古代不同时期的商品经济和书法艺术,特别是嘉陵江、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货币的发展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本文从该批钱币中挑选五铢钱十枚,进行X射线荧光和金相显微分析,以期对其合金技术和加工工艺有所了解。五铢钱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铸造历史长达七百余年,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通过对该批五铢钱的合金技术与加工工艺研究,可探讨该批钱币的埋藏原因等问题。
二 实验部分
2.1 样品介绍
本文选取残缺的五铢钱样品共十枚,这些钱币正面有“五铢”,制式为圆形方孔。部分样品照片如图1所示。
2.2 仪器及实验条件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XRF-18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样品的元素组成。实验条件为:侧窗铑〔Rh〕靶、4kW大功率、铍窗厚度为75μm的X光管;管压-管流为40kV-95mA;真空光路;Estimated FP软件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完成定性扫描分析后自动地用基本参数法程序〔Standard FP〕进行定量分析。
图1 合川出水五铢钱(左上:hc1,右上:hc3,左下:hc4,右下hc9)
将五铢钱币样品进行取样、镶样、磨光、抛光处理,以FeCl3酒精溶液腐蚀样品表面,采用蔡司Vert.A1金相显微镜,利用反射光将不透明样品放大后观察其金相组成,借以获取样品的合金成分、冶炼、浇铸以及加工工艺等信息。
2.3 分析结果
2.3.1 XRF分析
表一 样品XRF分析结果
这些样品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这些五铢钱皆为铜、锡、铅三元青铜合金,锡含量2-12%,铅含量2-17%,铁含量1-3%。这些钱币中,仅一枚钱币(hc6)的锡含量超过10%,其余样品含锡量为2~8%。仅一枚钱币(hc7)的含铅量超过10%。
铁是铜铸币中主要的杂质元素,它一般随原料铜而来,所以它的含量高低,可以反映原料铜的质量,也可以反映原料铜的原矿种类及其冶炼技术。在先秦和秦的铸币中,铁的含量比较低,一般在0.5%以下,高的也不超过0.7-0.8%,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炼铜原料的氧化铜矿为多。而在汉唐时期的铸币中,铁含量明显增高,高者可达1-3%,这或许和当时较多采用硫化铜矿炼铜有关[1]。本文分析的十枚钱币中,铁含量最高3%,与此相符合。
2.3.2 金相分析
图2 样品hc1的金相组织图
图3 样品hc2的金相组织图
图4 样品hc3的金相组织图
图5 样品 hc4的金相组织图
图6 样品hc6的金相组织图
图7 样品 hc7的金相组织图
图8 样品hc9的金相组织图
图9 样品 hc10的金相组织图
对八枚五铢钱进行了金相分析,其金相组织图如图2-图9所示。金相组织观察结果如下:(1)hc1(图2):典型的a树枝状结晶,铸造组织。黑色为铸造疏松或孔洞,灰色的圆形颗粒为铅颗粒。(2)hc2(图3):典型的a树枝状结晶,铸造组织,黑色为铸造疏松或孔洞。(3)hc3(图4):a固溶体等轴晶和孪晶,晶粒大小不等,另有少量残留的a+d共析体。浅灰色的球状或不规则形状为含pb夹杂物,分布于晶粒及晶间内,为退火组织。(4)hc4(图5):a固溶体等轴晶和孪晶,晶粒大小不等,晶粒与晶间有a+d共析体。灰色的为铅,以球状或不规则形状分布于晶粒及晶间内,为退火组织。(5)hc6(图6):外侧为a固溶体等轴晶和孪晶,晶粒大小不等,晶粒内晶间有a+d共析体和浅灰色铅颗粒,为铸造后经加热组织。(6)hc7(图7):典型的a树枝状结晶,铸造组织。(7)hc9(图8):典型的a树枝状结晶,铸造组织。(8)hc10(图9): a固溶体等轴晶和孪晶,晶粒大小不等,有残留的a+d共析体,为铸造后加热组织。
从以上金相分析可知:分析的八枚五铢钱中,四枚为铸造组织,四枚为加热退火组织,且hc6和hc10两枚五铢钱退火不完全。铸造的青铜合金经热加工可明显减缓成分偏析,使金相组织中的d相分解或减少,而a固溶体中锡的分布也趋于均匀化,从而使其组织致密化,明显消除铸造缺陷,改善机械性能。通过退火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产生的内应力,消除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降低硬度而便于机械加工。而青铜钱币与青铜工具、兵器不同,铸造成型后并不需要进行冷热形变等机械加工处理。我们推断这些汉五铢钱币的特殊金相组织,可能不是古代工匠有意识的退火处理,很可能是其他意外因素导致。
三 讨论
关于该批钱币的埋藏原因,有专家认为是与沉船有关。此次金相分析的八枚五铢钱币中,有四枚发现有退火现象,且其中两枚退火不完全。如果该批钱币的埋藏原因确与沉船有关,那么很可能就是船只突遭焚毁导致部分钱币因火烧出现退火现象。这一发现,为揭示该批钱币的埋藏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注释:
[1] 周卫荣:《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周卫荣,戴志强:《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P57-74。
[3] 穆艺,罗武干,张崇檀等:《申明铺遗址出土两汉钱币的成分与金相分析》,《中国钱币》,2011年3期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