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去“泡”皇帝的图书馆

2019-09-02又冉

百科知识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文渊阁藏书楼紫禁城

又冉

漫长暑期,家长和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优雅清净的读书环境、品类齐全的浩瀚书籍和墨香缭绕的书香吸引着人们在书山书海中徜徉。在偌大的紫禁城中,也曾密布大小不一的“图书馆”,帝王在这里阅读书籍、汲取知识。皇帝的“图书馆”有何特别之处?”馆”里藏的是什么书?清代最早的“图书馆”在哪里?拥有“迷你图书馆”最多的皇帝是谁?这个夏季,我们一起去“泡”皇帝的图书馆吧。

紫禁城中的“小清新”

金瓦金銮殿的紫禁城中,有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它是黑瓦青砖绿檐柱,傲娇地伫立在文华殿主敬殿之后,这里是皇宫中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文渊阁。黑色的琉璃瓦顶,取意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证文渊阁免遭火毁。绿色的檐柱上绘有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阁前还凿有一横向水池,池上有精美石桥,极具江南园林风范。阁东建有御碑亭,亭内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

文渊阁建于1774年,仿浙江宁波天一阁而建。从外面看为两层建筑,进入内部实为三层。这是乾隆皇帝引以为傲的皇家图书馆,馆内藏书规模十分庞大,清代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连同《古今图书集成》就藏在这里。

文渊阁内空间设置合理,为了皇帝阅读方便,书架的数量和摆放都经过谨慎考虑,在一层中间设有皇帝宝座,三层还专设御榻,以备皇帝随时登阁阅读。除了皇帝之外,也特允一些官员进入文渊阁阅览图书,但任何人都不得损毁图书,也不能将图书带出文渊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城西、月湖之滨的绿茵深处,是一座古朴的两层楼阁的木构建筑,距今已有440年的历史。天一阁的存在是中国藏书史上的奇迹,它也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宁波著名的藏书家范钦,为了将他毕生所搜集的书永久性地传递下去,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最终以《易经》中阴阳五行之说来建造藏书楼。范钦把两层楼阁喻为天与地,楼上为一通间取其“天一”,楼下为六开间取其“地六”,他认为“天一”“地六”这样的格局能产生水。大家知道,藏书楼里的珍贵古籍最怕火,故此,用“天一阁”三字命名藏书楼,实为以水克火之意。说来也怪,天一阁果然几百年来未引起过一次火灾。天一阁内藏书有7万余册,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私人藏书楼。

“宫廷四阁”与“江南三阁”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大型丛书。从1772年到1782年,历时10年编纂成书。全书近8万卷,都是由擅长书法的人用工整的字体在精美的开化纸上缮写而成。《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共缮写7部,并建7座楼阁贮存。其中,以紫禁城中的文渊阁最为壮观。

除了文渊阁,陆续建成的藏书楼还有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其中,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被称为“宫廷四阁”,即“北四阁”;在江苏、浙江建成的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则被称为“江南三阁”,即“南三阁”。

在“宫廷四阁”中,除了文渊阁、文溯阁建筑完整保存下来之外,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也保存完好。文津閣为两层建筑,建于山水之间,环境清幽宁静。乾隆皇帝有诗云:“阁外假山堆碧螺,山亭名趣意如何?泉声树影则权置,静对诗书趣更多。”文津阁东部有一座碑亭,亭中竖立文津阁碑。文津阁碑正面以汉、满两种文字镌刻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津阁记》,背面刻有乾隆皇帝所题写的文津阁诗。

七座藏书楼中的《四库全书》今归何处

据相关专家学者调查研究,文渊阁本在《四库全书》在抗日战争前由北京运到上海,后又迁徙重庆,解放前夕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原藏于盛京(即沈阳)故宫文溯阁的《四库全书》现藏于甘肃兰州的甘肃省图书馆;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烧毁;原藏于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原藏于浙江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现藏于浙江图书馆;原藏于江苏扬州文汇阁和镇江文宗阁的两部《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战争中被毁。

清代宫廷最早的“图书馆”皇帝学习离不开书籍,宫廷内藏书丰富,为了便于皇帝阅读,紫禁城内设有很多用于藏书和读书的“图书馆”。清代宫廷中最早的图书馆是昭仁殿,景阳宫后殿学诗堂是宫里第二处图书馆,第三处就是前文提到的最大的图书馆兼阅览室—文渊阁。之后,宫内还陆续增建了一些特色图书馆,如御花园内摛藻堂和养性斋。这些藏书丰富、环境优雅的图书馆,都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其文人特质由此可见一斑。

拥有私人书房最多的皇帝

紫禁城里的私人书房是皇帝批阅奏章、习文写字、修心养性的地方。根据功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批阅奏章的书房和修心养性的书房两类。

用于批阅奏章的书房在宫中仅有两处,一处是康熙皇帝时期位于乾清宫区的懋勤殿;另一处是雍正皇帝设在养心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勤政亲贤殿内高悬雍正皇帝御笔亲书的“勤政亲贤”与“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匾联,以表明他处理政务的诚心。此后,勤政亲贤殿成为清代皇帝用于批阅奏章的书房。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宫内用于修心养性的私人书房数量猛增。这一类书房可以理解为“迷你图书馆”,乾隆皇帝喜欢在这里翻翻书、写写字、练练画,将家国大事与世事纷扰关在门外,享受难得的片刻宁静。

乾隆皇帝诸多的私人书房中,有些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如三希堂;有些从殿名或匾联题字上可以直接判断,如静息轩;还有一些重名的,如长春书屋,在紫禁城和“西苑三海”中就有许多个。

展开故宫建筑示意图,藏于各处的私人书房一览无余:其中,宁寿宫区域的私人书房最为密集,如墨云室、长春书屋、乐寿堂、随安室、寻沿书屋、景福宫、云光楼和倦勤斋等;养心殿区域的私人书房最为著名,如三希堂、明窗、无倦斋和长春书屋等;私人书房的名称仙气十足的有御花园区的绛雪轩、建福宫区的碧琳馆和咸福宫区的画禅室等;体现乾隆皇帝心境的私人书房有毓庆宫的知不足斋、淑芳斋区的静息轩以及重名不重地的随安室和长春书屋等。

时光荏苒,紫禁城里的图书馆和曾在馆内读书的人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整个紫禁城就像是一座年长巨型的“图书馆”,一座座宫殿就像一个个书架,居住在宫殿里的人和发生在宫殿里的事就像一本本厚重的书籍,静待人们前来探索学习。

猜你喜欢

文渊阁藏书楼紫禁城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紫禁城365
紫禁城600年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
明代的文渊阁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故宫的“文胆”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
城南袁氏及其藏书楼
紫禁城中嵌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