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小学休育课”的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2019-09-02陈丽君马小浪
陈丽君 马小浪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中小学在落实“强化体育课”政策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在强化体育课方面做得比较好,少数学校依旧存在没有落实强化体育课情况。困境具体表现为:体育师资不足严重影响着体育课开课率;体育设施不足限制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针对困境,建议提高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合理安排课程。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困境;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9.03.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学校体育问题属于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后要坚决啃下的一块“硬骨头”。通过对目前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情况的了解,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试图提出可行的建议以促进落实强化体育课的要求,进而保障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同中小学体育教育重新归位做出相应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别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城市和乡村选取六所学校。随机抽取六所学校的600名学生和10名体育老师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万方数据库以“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尤其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文献为重点,找出30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
1.2.2访谈调查法
就目前江苏省中小学体育课现状对部分体育教师和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初步了解中小学体育课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访谈,为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编制调查问卷,经过调整和修改,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选取6所中小学600名在校学生,其中学生问卷每所学校发放100份,从中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分别选取一个班级进行发放。
2中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
2.1中小学体育课开课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83.6%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能够开齐开足体育课。有体育教师表示,虽然学校的体育课课时按规定开足了,但是因体育教师师资不够,很多体育课都是南其他科任老师代上、课堂教学多流于形式。这似乎就解释了为什么开齐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会高一些。在体育课不能开齐开足的原因中,除了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外,体育场地条件有限、雨雪等天气影响、校领导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被其他学科占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2.2中小学体育课课堂质量情况
体育课质量主要反映在课堂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心理负荷、课堂内容安排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如今体育课的普遍情况是缺少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温柔”体育课盛行,“放羊式”体育课充斥,学生们很少能够体验得到出汗和气喘。为了解中小学体育课课堂质量本次调查主要从体育课常态方面进行调研。
对于“体育课是否为自由活动”的问题旨在询问体育教师的态度和观点。如表3所示,63.3%的受访者认为自由活动并不是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课课堂常态,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有学校在体育课授课效果方面存在作秀现象。
如表4所示,在体育课的强度方面,79%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出汗、气喘的情况;21%的受访者认为这样的情况偶尔出现。自由活动、无强度的体育课既反映了体育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态度不端正,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环境对体育课的束缚。家长的投诉、社会的指责、校方的不保护,体育教师似乎成了高危职业。这也使得体育教师不敢选择有风险、有对抗、有难度的体育项目,所以对抗性的体育活动,跳马、单双杠等体操技能逐渐淡出体育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不仅仅培养运动兴趣、习得运动技能,也不仅仅是提高体质、健全人格,更应使学生明白身体锻炼是人类生存之根基。
2.3中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2.3.1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情况
本次调查的6所中小学,有3所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能达到国家要求。另3所中小学中有两所学校会采用外聘方式,弥补教师数量不足。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阶段,校方更愿意招聘语文、数学、外语教师,而非体育教师。在个别学校前三门教师兼上体育课。对于中小学女体育老师,有部分学校会为其安排“主科”课程,兼上或不上体育课。
2.3.2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政策文件的敏感度情况
在体育教师方面,除教师数量不足外,教师对政策文件敏感度也不高。如表5所示,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要求,60%的教师表示知道“强化”的要求,但并不清楚出处。
2.3.3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认知能力情况
体育教师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也影响着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执行。比如,对于“跳山羊”“单双杠”离开校同,是体育教育的进步还是退步问题,如表7所示,只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是退步。30%的体育教师觉得不好说,还有10%的体育教师认为是体育教育的进步。类似于“跳山羊”“单双杠”这样的体操项目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平衡、协调、灵敏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如果这些素质的项目退出体育课堂,而又没有相应的项目替代,对体育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大退步。
2.3.4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态度情况陈丽君,马小浪:“强化中小学体育课”的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如表8所示,如何看待体育課提前结课,90%的体育教师认为不妥,但仍有10%的体育教师对此并不感觉有何不妥。这是相对危险的结果。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被挤占、提前结课的事情表示无所谓,说明了教师本身也认为体育课教学可有可无,这不禁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产生怀疑。
2.3.5中小学体育设施情况
体育教育与其他科目不同,其他科目主要通过在教室授课使得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体育教学则更多需要室外运动场地,因为体育教学的内容需要经过大量的身体练习而完成。在调查中发现70%的中小学体育设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不足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本身场地有限、资金不足;二是体育场地用于其它教学活动。
3 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面临的困境
3.1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不足,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调查表明,有40%的受访者明显感觉到其所在的学校的校长很重视学校体育工作,50%的受访者则表示校长的重视程度一般,10%的受访者觉得校长根本不重视学校体育T作。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相对其他科目较低,兼职教师较多,科研能力低下等方面。总体来说软件和硬件都很难满足体育课堂教学工作。
3.2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如视力不良率和肥胖率连年攀升、心理疾病呈低龄化趋势。因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只重视考试的学科,人们的教育行为不自主地体现将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书本知识,而有意识地减少或远离体育运动。但素质教育是我们一直提倡并推行的教育方针,所以体育课被挤占、学生体质的真实情况被掩盖,反而是以一种“潜规则”的形式存在。
3.3校园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在实地访谈和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中小学的运动场地部分为水泥地,场地的安全性不足。在体育器材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指数不高。在课外锻炼过程中教师监护力度不够,课外锻炼效果较差。
3.4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主义盛行
有部分体育老师都对学生体育活动形式主义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形式主义”过度。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学校的成绩、班级的荣誉、校领导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更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方式,如果形式主义在中小学盛行,长此以往损害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及我国教育的未来。
3.5课外体育趣味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
有体育教师表示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家长和学生积极性不足;出操率有待提高;学生跑操不够积极。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仍处于分散阶段,应在课间活动中开展更为丰富的运动项目,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游戏性质的活动带动中小学的跑动能力。与此同时,要改变体育评价方法。
4强化中小学体育课的对策
4.1重视校长的作用
对于有魄力的校长,上级领导应对其给予更多的支持,为其提供能作为、敢作为的条件。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的校长,应该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认识到自己是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4.2加大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
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资金的支持力度。为体育老师提供应有的工作待遇;为体育设施升级和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3合理安排课程,开足体育课
在体育课方面,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同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开足开好体育课。
4.4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校园安全建设
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导致了工作量增大,另一方面增大的工作量与其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并不成正比。再者,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也常引发工作推脱等问题。在校同安全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应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
坚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走出强化体育课的困境,实现强化体育课的目标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2007-05-07
[2] 毛振明.加强课内锻炼提高健身实效[J].体育教学,2014(05):4-8.
[3] 刘海元.对贯彻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有关精神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6):1-7.
[4]毛振明.沐浴全会春风强化学校体育[J].体育教学,2014(01):6-8.
[5] 王宇,周兵.江苏省农村初级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與分析[J].体育学刊,2016(5):55-57.
[6] 马志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中若干实出问题的探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