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赛规则对于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美职篮小球打法为例

2019-09-02黎灏冬威廉姆斯高中美国康涅狄格州12年级

灌篮 2019年13期
关键词:职篮常规赛三分球

黎灏冬 威廉姆斯高中美国康涅狄格州12年级

一、研究背景

1946年6月6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NBA或美职篮)[1]在纽约成立。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美职篮现已成为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联盟之一,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最顶级的球员。美职篮现由二十九支美国球队以及一支加拿大球队所组成,分为东部分区和西部分区,每个分区各有15支球队。其中,东部分区进一步被划分为大西洋赛区、东南赛区、中部赛区三个赛区,西部分区被划分为西北赛区、太平洋赛区、西南赛区,每个赛区由五支球队组成。

美职篮比赛分为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三大部分。季前赛为各球队的热身赛。常规赛是每年的10月末至次年的4月中旬30支球队之间进行的轮回赛,每支球队需要参加82场比赛,30支球队一共进行1230场比赛。常规赛结束后,东、西部联盟各自常规赛战绩排前八位的球队进入季后赛争夺总冠军。

在过去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职篮的比赛规则[2,3]一直不断调整,来适应篮球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调整比赛规则原因的可以大致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出于技术目的,为了限制部分球员的发挥,从而平衡球员的表现。例如,为了限制乔治·麦肯和威尔特·张伯伦等内线球员,美职篮在比赛规则中设立三秒区,且多次扩大三秒区;再比如,为了约束沙奎尔·奥尼尔在内线的统治力,美职篮增加了三秒禁区违例的规则。

另一方面是出于商业目的,为了增加比赛观赏性,从而吸引观众。例如,为了加快比赛节奏和提高比分,美职篮增加了24秒进攻时间,以及设立三分线这些规则;再比如,美职篮2006年8月2日修改规则,在常规赛季中同一联盟里成绩最好的两个队将不会在季后赛过早遭遇。

然而,比赛规则的调整客观上也会影响篮球技术的发展。本文将以小球打法为例,探索和分析比赛规则对于篮球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分析“美职篮历史上规则的改变是否影响了球队对三分的重视程度并最终导致了小球时代的崛起”这一问题。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第二章描述了研究内容,第三章从两个角度对问题展开研究,第四章是文章的结论。

二、研究内容

在美职篮近几个赛季的比赛中,小球打法[4]逐渐成为最为流行的趋势之一。小球打法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年代中期,它的主要特点如下:球和人始终处于快速运转当中(尽量不停球)寻找最短的时间选择把握性最大的方式进攻队员分散站位,利用传球、挡拆配合、无球跑位来制造出投篮出手的机会。坚持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观改变就是球场上攻防速度的加快,快攻多,得分增多因此带来的场面好看。在小球打法中,传统的中锋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后卫以及空间型的内线的崛起。所有球队都开始提高自己的三分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

对小球打法风靡美职篮这一现象的原因,人们说法不一。著名篮球媒体Bleacher Report的记者Josh Martin在文章[5]中列出了多个原因:球员方面,许多优秀三分射手,例如,史蒂芬·库里的横空出世,直接导致了小球时代的开始;技术方面,由于打法效率太低,传统内线球员难以在当今的比赛中造成太大的影响,导致球队纷纷重心转移到后场球员;规则方面,美职篮为了提高观赏性以及收视率,改变规则以增加出手,减少内线肉搏。截至目前,对于该现象的原因,体育界人士尚未达成一致结论。

针对小球打法在美职篮流行这一现象,本文从比赛规则变化的角度入手,通过数据分析,探索小球打法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而研究美职篮历史上比赛规则对于篮球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讲,本文从以下两个方向着手分析:

1)规则调整对于三分球技术发展的影响;

2)规则调整对于最有价值球员(Most Valuble Player,简称MVP)位置的影响。

三分球是指篮球比赛中,在三分线以外投篮且命中的进球。具体要求为起跳时脚要在三分线以外,不可踩三分线,落地时是可以在三分线以内的。三分球机制于1979/1980赛季引入美职篮比赛。关于美职篮比赛中三分球命中率等数据的官方统计最早见于1985/1986赛季。

本文选取了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共计34个赛季常规赛的比赛数据。数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30支球队历届三分球的场均出手数和场均命中数;和

●历届最有价值球员的场上位置。

每个赛季中,常规赛有30支球队参加,共举行1230场比赛,而季后赛由16支球队参加,举行不多于105场比赛。相对于季后赛,常规赛的比赛场次多,参加球队多,数据更具代表性。因此,文中仅考虑了常规赛的数据。文章数据全部采集自美职篮比赛公开数据[1,6]。

三、研究结果

本文从规则调整对于三分球技术发展和对于最有价值球员位置的影响两个方向着手分析,探索小球打法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而研究美职篮历史上比赛规则对于篮球技术发展的影响。

文中采用Python[7]语言编程,使用panadas[8]和matplotlib[9]等开源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可视化。为了方便数据可视化,本文对于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将34个赛季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第1个赛季表示1985/1986赛季,顺序类推,以第34个赛季表示2018/2019赛季。

(一)规则调整对于三分球技术发展的影响

为了分析规则调整对于三分球技术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考虑了30支球队历届三分球的场均出手数和场均命中数。图1至图6分别是大西洋赛区、东南赛区、中部赛区、西北赛区、太平洋赛区和西南赛区各球队1985/1986赛季以来历届美职篮比赛常规赛的三分球数据。在各图中,横坐标均为赛季序号,纵坐标分别为各球队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以及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图呈现一个共同的趋势。整体而言,随时间增长,各球队三分球的出手数和命中数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以图1中大西洋赛区数据中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为例,三分球的场均出手数由第1个赛季5次,上升到第34个赛季将35次,而其命中数也由最初的1.5次左右,上升到最终的12.5次。与第1个赛季数据相比,第34个赛季的三分球出手数提升了7倍,而命中数则提升了8.3倍。每一个球队的数据都显示出类似的趋势。这说明,三分球机制的引入使得该技术逐渐成长为技术成分和篮球比赛的重要得分点。

除此之外,图中还可以注意到三个较为关键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1994/1995赛季(图中的第10赛季)。在该赛季,美职篮调整规定了三分线规则:

“三分线到篮圈距离统一为22英尺(之前为只在底角是22英尺,其他地方均为23英尺9英寸),并且防守方若在对方出手三分球时犯规,将被判3次罚球。”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职篮的每个分区甚至是每个球队的三分出手数以及三分命中数都在第10个赛季有了一个十分显著的提升。因为这个规则的改变,球队不得不将球队进攻重心从以前的内线或者是中投转向三分线外。由于大部分三分射手都是后场球员(得分后卫和控球后卫)或者是小前锋,这一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小个球员的崛起。

第二个节点是在1997/1998赛季(图中的第13赛季)。在该赛季,美职篮重新调整了三分线规则:

“三分线距离篮筐的距离恢复到23英尺9英寸,但在角部区域这一距离仍为22英尺。”

虽然这一规则将三分球的规则恢复成1994/1995赛季之前的样子,各支球队的三分出手数以及命中数也有了显著的下降,大部分球队的数据也都回到了1994/1995赛季的水平,但是还是远远高出之前几个赛季的水平,并在之后二十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缩短三分线到篮筐这三年为三分球的趋势铺平了道路,这一规则让很多球队开始重视自己的后场球员,给他们更多的出场机会,甚至是成为球队核心。这也是为什么在该次规则调整后三分球的投篮数和命中数没有骤降。

第三个节点在2004/2005赛季(图中第20赛季)。在该赛季,美职篮取消了Hand-Check规则。Hand-Check是一种防守技术,即用手接触对方的身体来跟踪对手的位置。在这一规则存在的时候,外线球员很难突破到内线或者是在外线有空间出手投篮,因为防守球员对他们的防守强度非常的高。在这一规则取消后,外线球员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和选择。在一个回合内,他们可以有更多空间投射三分,以及相较以前更加容易以突破上篮或者是突破分球。这一规则直接导致了外线球员的彻底崛起,也彻底改变了美职篮的趋势。

L市电视台的孟导演,前半生起起伏伏,从资优生到问题儿童阶段他都有经历过,靠着把握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抓住灵光一闪的机遇,孟导成功在L市的影视界赢得名声。如今,年近不惑过渡的孟导已然是小有成就的精英人士了。

图1:大西洋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图2:东南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图3:中部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二)规则调整对于最有价值球员位置的影响

美职篮最有价值球员奖(MVP)是自1955/1956赛季以来每年对美职篮常规赛中全场表现最佳的球员所颁发的一个奖项。MVP是对球员的最高的个人表现褒奖。截止至2018/2019赛季,美职篮一共产生生了64届MVP。

在1955/1956赛季至1978/1979赛季的24届MVP中,有22位MVP在场上的位置是中锋,其余2位是控球后卫。中锋的比例高达91.67%。由此可以看出,中锋在赛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导的位置。

在1979/1980赛季,三分球机制被引入美职篮比赛。在接下来的6届(即1979/1980赛季至1984/1985赛季)MVP中,有3位MVP的场上位置是中锋,其余3位是小前锋。中锋的比例降至50%。也就是说,三分球的引入已经开始撼动中锋球员在赛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见图7)

1985/1986赛季以来,34届MVP场上位置的分布如图7所示,其中3位是中锋,7位是大前锋,7位是小前锋,8位是得分后卫,9位是控球后卫。后场球员的比例提升至50%,而中锋的比例则不足10%。中锋在赛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被彻底打破,而得益于三分球技术的发展,后卫逐渐成长为比赛的得分主力和场上的明星。

特别是,在1986/1987赛季至1991/1992赛季(图中第2至7赛季),后场球员包揽了连续6届MVP奖项,分别由埃尔文·约翰逊(控球后卫)和迈克尔·乔丹(得分后卫)各获得3届。藉此背景,美职篮诞生了包括埃尔文·约翰逊、迈克尔·乔丹、阿伦·艾弗森、史蒂夫·纳什、科比·布莱恩特、斯蒂芬·库里、拉塞尔·威斯布鲁克等在内的一批巨星级后场球员。其中美职篮的传奇人物,得分后卫迈克尔·乔丹更是一人独得5届MVP奖项。

在2004/2005赛季(图中第20赛季),美职篮取消了Hand- Check规则。史蒂夫纳什连续夺得2004/2005赛季和2005/2006赛季两届MVP奖项。再次之后,MVP得主中再也没出现中锋球员。

图4:西北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图5:太平洋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三)小结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美职篮规则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篮球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联盟的风格和打法。如记者John Martin所说,小球打法盛行的原因有很多。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美职篮加入三分线以及对三分线的改进大大增加了球队和教练对小个球员的重视,从而开启了小球打法时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获得最有价值球员这一奖项的球员的位置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因为在小球打法时代中,最耀眼的球员自然是技术更为娴熟细腻的后场球员。

图6:西南赛区1985/1986赛季至2018/2019赛季三分球场均出手数(上)与三分球场均命中数(下).

图7:1985/1986赛季以来,历届最有价值球员场上位置分布图.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篮球比赛中小球打法为例,研究比赛规则对于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美职篮成立以来常规赛的公开历史数据,文章从规则调整对于三分球技术发展和对于最有价值球员位置的影响两个方向着手分析,探索小球打法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而研究美职篮历史上比赛规则对于篮球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美职篮历史上规则的改变影响了球队对三分的重视程度并最终导致了小球时代的崛起。更进一步,可以推断比赛规则的调整客观上也会影响运动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职篮常规赛三分球
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参赛队伍攻防能力TOPSIS分析
浅谈三分球对比赛胜负关系的影响
体育竞技游戏是否可以为职业体育联盟缔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斯特恩 不打篮球的篮球人
执念三分
300+,BOUBLE!
榜单
大数据时代“美职篮”文化对中学生动商的影响*
NBA奥斯卡
三分大炮 进攻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