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视域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9-09-01郑知福
郑知福
摘 要 站在学生生命的视角,重新定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力求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生命意义的视阀去引领中学生敬畏生命,不断追寻并贡献他们的人生价值,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和生命质量,这是有效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根本。
关键词 中学生;生命意义;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4-0031-01
近年来,在校园中,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休退学,投毒谋杀,室友血刃,宿舍腐尸案等不断上升,这些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的伤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目前,我國各中学基本都设立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淡化才是中学生各类伤害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从生命视角的角度,审视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试图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从根源上扼制中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V.E.Frankl,意义治疗鼻祖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原始的动机,生命意义有助于人们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当事者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从表现形式来看,心理健康更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黄希庭(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低水平的心理障碍。第二等级:心理水平正常。第三等级:高层次的完美人格。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渴望创造社会价值,敢于迎接困难的挑战,有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才能。从这个方面来讲,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多年的研究报告也可看出,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李旭等人(2010)认为生命控制与目的是预测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赵晴(2008)指出:幸福指数和生命意义感密切相关;王丽敏 (2005)指出:生命教育不仅能降低对应激源的感受程度,而且能大大改善抑郁症状的影响。所以,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呈明显正相关。
二、生命意义视域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二十世纪后期,虽然中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工作过多地关注学生消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而忽视了中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工作重心的偏差——轻生命潜能发掘。根据V.E.Frankl的观点,中学生存在性的心理病症诸如自杀行为这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均可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然而,当前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只在涉及危机干预问题时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对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则较缺乏。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防治学生的心理病症,最终建立起和谐的、防治结合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二,教学方式的偏失——轻实践体验。很长一段时间,在教育方法上的心理知识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漠视了实践经验,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起到指导教育作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但由于教师的缺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的方法,但没有改变的行为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动力。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最后的体验。
三、生命意义视域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反思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重新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其始终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教育和课堂内外。从而帮助克服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不断提高生命质量。
第一,让学生在关爱中感受生命关怀。小题大做促成长。积极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手持显微镜。第二,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能有效避免知行脱节、知情剥离的现象发生,更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恰好填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达到知、情、行合一,所以我们应将体验式教学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协同探索的学习机会,注重引导他们参与体验与分享,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班主任,责任重大,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积极努力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旭,卢勤.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