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社会

2019-09-01费萍华

神州·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文化教育

费萍华

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在中国,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各个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發展,加快小康社会建成的脚步,因此,各个民族要重视起民族团结的教育,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教育学生注重民族团结与和谐,让这些思想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促进民族团结。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文化

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中国的各个民族也在文化传承中明确了这一思想,并对人们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教育,民族团结思想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纽带,少数民族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民族团结的意识,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确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共创和谐社会。

一、学习相关政策,培养平等意识

引导幼儿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首先需要幼儿对民族团结的政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幼儿树立起国家对每一个民族都保持着平等态度的观念,让幼儿知道国家并不存在民族歧视的观点。逐步帮助幼儿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意识,让幼儿不论民族的数量多少,经济状况怎样,宗教信仰如何,文化习俗异同,都能够保持和谐平等的态度,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幼儿园要注意让幼儿学习有关民族团结平等,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培养幼儿民族团结的意识。例如,国家的政策提到“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学习政策,为幼儿解读政策,引导幼儿在潜意识里树立起民族团结平等的观念,使幼儿在生活中对其他民族的人保持平等的态度,不用有色眼光看待其他民族,不在生活中划分民族的高低,不排斥其他民族的人,积极地与其他民族的人们交流,从而促进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发展。

二、结合家庭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是幼儿来到这世上以后接触的第一个教育,担负着为幼儿启蒙的重任,幼儿通过向家庭中的长辈学习,模仿家庭成员的动作而构建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幼儿园应该重视起幼儿的家庭教育,为幼儿的家长阐述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幼儿的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将团结与和谐的思想传播给幼儿,引导幼儿意识到团结和谐的重要性。例如,幼儿园可以将幼儿的家长组织起来开一个家长会,为幼儿的家长阐述家庭对幼儿性格以及认知的影响,讲述团结和谐思想对幼儿成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团结和谐思想,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通过以身作则、讲述道理、在娱乐中加入团结和谐的思想等方式为幼儿传授团结和谐的思想,让幼儿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倾听父母的教诲逐渐形成团结和谐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学

游戏,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的心理不成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在教师进行教学时经常会有幼儿被其它事物所吸引,注意力从教学活动中转移,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中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蕴含知识,能够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得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快乐地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对幼儿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提前做好不同民族的标签,让幼儿通过抽签选择自己要扮演的民族,随后组织幼儿一起玩耍,教师对幼儿介绍幼儿所在的民族的地理位置,让每一个幼儿都了解到自己所在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然后让幼儿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民族的地理位置,让幼儿对各个民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引导幼儿做游戏,进行互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意识,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四、教师注意言行,强化幼儿认知

在幼儿园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日常行为,学习教师的思想,用以建立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若是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教师不注意自身的言行,没有将和谐团结,共同发展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为幼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得幼儿对民族团结教育不够重视,影响教学质量,若是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一举一动之中透露出和谐团结的思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幼儿,对幼儿造成熏陶,使得幼儿重视起民族团结的教育,形成民族团结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例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不打骂或者大声呵斥幼儿,在幼儿进步时及时地对幼儿进行表扬,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和谐发展,在遇到其他民族的人们时,教师要表现得热情好客,对幼儿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儿也对其他民族的人们保持热情的态度,此外,教师还要关心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积极地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思想,引导幼儿形成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发展的思想,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五、设计校园环境,对幼儿进行熏陶

环境能够影响人,是人性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中,若是幼儿能够长期处于宣传民族团结的环境之中,就会不自觉地被环境所影响,逐步形成团结和谐的思想,促进各民族的发展,相反,若是幼儿成长于混乱的环境中,就很难形成和谐团结的思想,只会被负面的环境所影响,最终形成消极的思想。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可以利用好校园环境,对幼儿进行熏陶。例如,幼儿园可以在园内张贴民族团结的标语,让幼儿每天都能够接触到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在教室内张贴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让幼儿能够对其他民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幼儿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在幼儿的课间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故事,让幼儿每天都能够收听到这些广播,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促进幼儿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

六、加强民族学习,加深幼儿了解

陌生感会给幼儿带来隔阂,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若是幼儿一直没有学习过其他民族的文化与习俗,对其他的民族缺乏基本的了解,那么就会不自觉地与其他民族产生隔阂,认为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不可理解,从而影响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若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了系统的对其他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就会消除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尝试着去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行为,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教授幼儿其他民族的文化与风俗。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办民族文化学习课程,聘请专业的教师对幼儿开展民族文化的教学,让幼儿学习各个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地域、文化传承、风俗习惯等,教育幼儿要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用平等的心态看待其他民族,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发展,让幼儿从小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养成尊重民族文化差异与宗教信仰的习惯,从而使得各个民族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

七、总结

幼儿是中国的下一代,是中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思想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若是被不良的思想所影响,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种种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幼儿园要注重幼儿的思想教育,对幼儿进行民族团结思想的教育,培养幼儿民族团结的意识,让幼儿尊重其他民族,理解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文祯《民族团结花满园——记四师六十四团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双语幼儿园》《兵团工运》2014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族团结之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