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2019-09-01刘慧玲贾丽彬

商情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课程建设

刘慧玲 贾丽彬

【摘要】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新开设的一个专业,课程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开展婚庆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要坚持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立足行业发展,从岗位技能层、专业建设层、课程标准层、学习单元层等四个层面出发,有序推进。同时,还应当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教学能力提升两个方面着手,推动专业课程建设。

【关键词】婚庆专业  课程建设  教师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婚庆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更好满足人们对婚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从2013年起,全国多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说,婚庆服务有漫长的历史,但真正作为一门专业却非常年轻,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其中,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开展专业教学将成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对婚庆服务与管理的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有力措施有序推动课程建设,将是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开展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一是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指导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二是要立足婚庆行业发展,挖掘专业特色,坚持改革创新,以职业能力为线索,以与婚庆行业对接为动力,秉承共建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建设的思路,有序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二、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应当立足行业,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岗位技能层、专业建设层、课程标准层、学习单元层等四个层面进行建设,实现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一)深入调研,准确剖析岗位技能层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深入行业,开展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与拟定访谈提纲,开展毕业生、行业与学校的访谈调查,之后采用头脑风暴、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研讨确定职业能力分析的岗位,重点剖析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标准调研报告与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将专业课程划分为婚礼销售、婚礼策划、婚礼统筹等三个大的任务模块,围绕任务模块架构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

(二)集思广益,科学修订专业建设层内容

在构建岗位技能层的基础上,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邀请行业人士、兄弟院校成员,校企共同开展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就是专业建设层的内容。

在修订专业建设层内容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对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既要围绕婚庆服务特色,注重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培养,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也要激发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摒弃“天价彩礼”等婚丧陋习,在大众中引领文明嫁娶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是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参照职业岗位序列和技术等级,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岗位规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比如针对婚礼策划师职业岗位,就通过设立《婚礼策划与方案撰写》《3DMAX》等课程,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有机对接。

三是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促进学以致用。

四是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对接婚庆行业发展中高端水平,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吸收兄弟院校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

(三)多方联动,充分完善课程标准层内容

在对岗位技能层进行准确剖析和专业标准层科学构建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的修(制)订工作。以职业领域或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为修(制)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积极征求行业专家对课程的总体构思、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案例提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严格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思政”要求,修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所有专业课课程标准。

(1)科学制订三维学习目标。从专业培养的角度,制定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其中,知识是课程的必要载体,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素质的养成是教学过程的长远着眼点。

(2)改革教学方式,结合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鼓励采用项目化、任务化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式。

(3)改革考核方式。与行业单位联合制定学生考核标准和认定要求,开展“双标准”学生考核评价,实现岗位与课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针对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开展有针对性考核。鼓励授课教师开展学生能力鉴定改革,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全过程、多元化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化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如《婚庆策划与方案撰写》课程通过作业、报告、方案设计、婚礼策划书的制作按一定比例赋分,《专业设计》课程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婚礼作品设计,并通过婚礼提案PPT 的形式进行现场提案,依照表现给予评定。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课程建设
对中职物理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