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印打样工艺

2019-09-01郑宇刘海燕

商情 2019年32期

郑宇 刘海燕

【摘要】胶印打样操作工艺是印刷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胶印打样操作工艺首先需要技术部的人员设计出文件并将文件传给出CTP的人员,出CP的人员出好CTP之后将进行烤版,烤完版之后由机台的人员进行登记领版,然后再进行装版,装完版之后就需要进行校版,再之后要进行的是跑颜色。在签样人员确定了位置和颜色没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签样了。签样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批量印刷了。

【关键词】胶印打样  装版  校版  跑颜色  签样

一、装版

在印刷过程中,胶印机装版是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装版的次数较多,准确快速地装版能有效提高印刷产品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做到准确快速装版,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需要的时间很长,而且操作者的耐心和坚持最重要,只有长期装版,才能掌握合适的拉版方式和手法。此外,操作者在装版过程中,严格禁止印版出现变形,否则将对印版造成永久性损伤,不可逆转;当车间配置有自动换版装置时,操作者不能过于依赖该装置,必须了解手动换版并熟练操作。

在装版之前技术部的人员需要将文件下发给出版(CTP)的人员,制版后需要看一下版上面图文部分有没有缺失,看一下版上面有没有垃圾或脏东西,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烤版了。烤版的目的是为了让版的耐印力更强,烤版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可以由机台人员进行登记领版了,领完版之后的任务就是装版。之后再将旧的版扔到废版摆放处。最后用水辊清洗剂擦版,擦完再用润版液擦版。

二、校版

校版工作需要的纸张类型是过版纸,一次需要的数量最少20张,最多不能超过30张,其中,过版纸指的是坏纸,合压印刷完成后对墨色起平衡作用。校版纸的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白纸,第二种是校正印版专用的印纸,一次需要的数量最少是2张,最多不能超过3张。校版的前提是校正规线,该操作需要校版纸的数目不低于5张,规线的位置均在印纸上,其中校版不能选择输纸的末张。对印刷件进行模压时,无需设置比例尺,预留充分的空间以设置舌口。此外,为提高印刷效率,在校版过程中应选择多色机中的某个印版,该印版叼口角度较小,而且要同时对墨色和印版进行校正。更换印版时需将原印版调零,系统启动后才可调节多色机的印版。

(一)过版纸

这里说下过版纸的注意事项,过版纸每次都需要去切纸机那边找,每次都需要带一张好纸过去进行对比(因为大多时候自己切,而用的那台切纸机知道尺寸了也切不准,所以要带张好纸),每次切纸都要将四边切掉,这样子每张纸的大小才会一致,过版纸的大小可以稍微小一点,也可以稍微大一点,不过最好是小一点,因为大一点的话压纸片需要压出来点,然后开完过版纸开到好纸的时候因为好纸小了,那么压纸片(压纸片需要压3到5个毫米)就压少了,这样可能会导致双张(开机之后要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检测双张,不然会开不过去)从而开不过去。切完的过版纸拿回机台都需要挑选,把有破损的或者有胶带贴着的过版纸都要挑选出来扔掉。挑好的过版纸一般都需要揉一下,揉要揉反面,揉过之后过版纸就不会撞拉规。放过版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有折掉的,如果折掉了的开过去的话很容易压橡皮,而且一压就是好多组。所以过版纸对打样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好的过版纸就开的顺,不会出现问题,而差的过版纸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毛病。

(二)橡皮布

橡皮布是一种三合一的高效产品,它的中间包含有一层气垫层,不会因为气泡的出现而导致印刷产品出现问题,它的底部设计有防水的效果,不会因为不平坦,使在印刷过程时出现压力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它的表面,经过了特殊的碳处理,不会因为长期使用橡皮布,出现纸痕问题。橡皮布很经济适用环保,很耐油、经磨而且防老化性能不错,结构很紧密,机械强度也很高,但是伸长率不算好。不过在使用橡皮布时,需要注意保持橡皮布的厚薄均匀,否则印刷出来的东西质量不高。因此,橡皮布在印刷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但有转移油墨的作用,还会影响印刷产品的光泽度、套准性等,所以,一定要保证橡皮布的质量。一般橡皮布的压力都是不够的,所以要在橡皮布的下面垫上衬垫来增大压力,衬垫纸有0.1mm、0.15mm、0.2mm、0.3mm、0.5mm厚度的,垫在橡皮布下面的通常需要1.35mm厚度的衬垫纸,所以需要很多张衬垫纸拼合起来垫在橡皮布的下面,并得算好拼合后的厚度。

三、跑颜色

胶印中影响色彩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下:

跑颜色需要的过版纸比校版的更加多,每次跑颜色最少要放一百多张过版纸,多则两三百张。一手跑完之后需看样张上的颜色深浅,如深了,则需要将油墨稀释或者更换一组油墨或者减少压力;如浅了,则需要增大压力或者往机组里加更深的油墨来中和。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样张上有油墨印的模糊的地方则需要观察是什么颜色,再对应找到这个颜色的机组,再拿一张大点的纸来吸收墨辊上的油墨:先将纸的一段贴在墨辊上,然后按下正点将纸转进去,转到一定程度再按下反点将纸转出来,这样就达到了吸收油墨的效果,最后调整墨量,就不会再有印的模糊的地方。

四、签样

在印刷过程中,合理的签样制度可有效提高产品墨色的一致程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比较灵活的签样方式。当印刷部分产品时,产品种类相同,印刷机器的数量是一台,样张的选取的位置是开始印刷500张左右,选取的条件是大页签字,墨色、文字、网店均最优,选取的数量是两张,为保证比对过程的实时性,应将其中一张当做挂样,剩余一张置于看样台。原因如下:现有的印刷厂设备、纸张等有限,而且均达不到理想要求,早晨和晚上光线、操作人员不相同,悬挂样张与操作者的角度和距离都不断变化,导致产品效果不一致,故设置看樣台,可消除上述影响因素,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印刷时签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纸张的类型。印刷后,部分油墨的干燥类型是渗透干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纸张没有良好的平滑度,特点是会吸收大量的油墨,因此会降低产品中墨色的密度。当采用平滑度良好的纸张时,产品中墨色的密度符合要求,干燥后的效果是发虚和发灰,故为提高产品的效果,应该尽量使用墨色密度较大的纸张。签样需要经过技术部的签样人员来到生产车间看过样张并认为一切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签样。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7年校企合作项目“数字化印刷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FG2017137)。

作者简介:刘海燕(1979-),女,汉族,浙江义乌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