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摸索和反思

2019-08-30聂晴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书面语篇审题

聂晴

2018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做到清楚,连贯的传递信息,表达意思;并有效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新课标也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做出来具体要求,落实在书面表达上,就是学生围绕某一具体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

1 高考命题特点和趋势

全国一卷在2014-2018年的书面表达中考察了咨询信(询问英语学习课程的有关情况),约稿信(约美国朋友彼得给校报“外国文化”栏目写稿),求助信(请外教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告知信(告诉英国朋友下次上课的计划),回复信(去中国朋友家做客的习俗);全国二卷在近五年中考察了描述文(报社征文:畅想十年后的我),邀请信(邀请外教露西一同去敬老院陪老年人过重阳节),约稿信(约请英国朋友提供摄影作品),邀请信(邀请外教参加中国剪纸艺术展),通知(观看英文短片);在全国三卷的书面表达中考察了道歉信(你因故不能赴约而给留学生朋友写道歉信),邀请信(邀请留学生朋友加入乒乓球队)和回复信(你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提纲式为主。

通过对近五年真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不难看出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 文体多为书信类应用文;2. 话题、选材新颖、时尚,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兴趣; 3. 情境化、交际化、真实化。

由此看出,高考命题呈现出如下趋势:1. 淡化语言知识,突出语言能力; 2. 加大语篇层面的考查; 3. 语言的真实性:联系生活,如应用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思想性和教育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品格、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命题。

2 写作基本流程和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按照相应的流程和步骤来完成表达的任务。

(1)审题。审题要審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文体和格式要求,习作要点,关键词或者中心句,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最后,通过写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投诉信有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不满和要求的补偿或者改进,申请信有没有写明申请缘由,个人优势,表明自己希望被接纳的意愿。

(2)草稿。在这一步要谋篇布局,一般将文章分为3-4各段落,每个段落写什么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用不少于一句话来写,将审题时列出的关键词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3)进行检查修改和誊写。在这一步要检查写作要点是否齐全;是否有中心句;关键词是否有体现;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是否连贯,逻辑是否清楚;语法正确与否;文体和格式是否正确;是否达到预期写作目标,再进行誊写。

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使熟练使用写作流程,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1)不会审题:看到写作任务,不顾文体要求,第一段都是套公式的自我介绍加上Im writing to do sth.的句型来写出写作目标,生搬硬套,或者在审题时提炼不出重点或者分不清主次重点

(2)用词不准确: 1,不分词性,没有句法,用单词的中文意思进行罗列来写句子,不管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搭配或者词不达意;2,要点没写全或者是过度发挥,添加太多内容(有关或无关内容),导致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或者毫无重点,影响篇章的整体表达。

(3)对语篇把握不到位,达不到预期写作目标。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法基础,能分清楚句子结构,甚至会用到比较复杂的句法结构找得到重点,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毫无美感,不连贯,不能达到预期的写作目标。

3 对书面表达教学的几点反思。

3.1 学生写不出来的原因:语言输入和积累不够,练习落实不够充分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如果没有通过阅读等方式得到相应的语言输入,没有内化语言知识,包括结构和词法,想法再多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准确流畅的按照要求用目标语言准确流畅的表达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局限在课本阅读中,要补充阅读材料。另外要让学生多动笔,通过写句子,同伴互改等形式加强语言掌握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2 要激励起学生表达自己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学生都是有学习能力的个体,很多时候学不好,并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不想学,认为其不重要和难进步;或者习得性惰性,习惯被动喂饱习惯被教而不是主动使用权威的工具书去自主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总结自身知识漏洞和不足,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复习。

3.3 要让语法教学为语篇服务,创立真实的语境,使表达更得体

语法教学应该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教学。在语言运用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语法参与传递余篇的基本意义,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语用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在语境中呈现信的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所学的语言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并通过课内外的信息化环境下的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书面语篇审题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Keys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书面表达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