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图书馆有效利用率的措施
2019-08-30吴立新
吴立新
图书馆对于高中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图书馆中,学生可以借阅很多方面的书籍,陶冶自己的情操。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书刊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提供辅助教育的基本所在。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的书刊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但由于学校自身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学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有效利用率偏低。如何改善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提升图书馆的有效利用率成为当前学校图书馆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1 当前高中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图书馆在青少年进行课外研究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对提升学生的文化学识、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具有重要的地位。图书馆中藏有多种有意义的书籍、报刊等,学生通过借阅,可以将其中的文化内涵吸收据为己用,促进自身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自己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先进性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为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由此可见,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高中图书馆有效利用率偏低,并没有将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前高中图书馆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学校领导不重视
高中学生的阅读需求量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需求量要大出很多。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效果不能立马体现在课堂上,也不能将效果直接体现在高考分数上。为此,部分高中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图书馆的关注程度不高,体现为对图书馆的管理员素质不过问、不考察;对图书馆的藏书质量、方向不把关、不过问;对图书馆的投资力度不大;新型图书的购置不及时;对图书馆的借阅空间不改造、升级等。
1.2 管理员专业不精
很多高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学校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不丰富或邻近退休的人员作为图书管理员。这样的人员对图书管理的工作周期比较短,一旦到了退休的年龄,图书馆继续选择下一波邻退休人员担任图书管理员。总体而言,这些管理员在整体素质方面及知识更新观念方面明显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无法为高中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难以体现图书馆的高质量应用效果。
1.3 资金投入不充足
长期以来,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指挥棒主导下,高中学校将升学率作为本校追求的目标,即便有部分高中设立了图书馆,多数也是为了迎合上级的检察和验收工作。要建设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含有大量符合学生阅读书籍的图书馆,学校必须下大力气花费资金才能完成。但多数学校在筹建图书馆方面对资金进行了大量的限制,无法保障图书馆的有效运营。
1.4 藏书总体水平低
图书馆藏书多样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传统图书馆必经的成长路。当前的高中生大多比较有思想有主见,他们喜欢多样的阅读刊物,比如文学类、科技类的内容。如果图书馆不及时更新图书信息,学生就会产生“没有新花样”的心理,从而不再主动走近图书馆,自然降低图书馆的有效利用率。
1.5 图书宣传力度小
学生对图书馆的兴趣前提是学校教师进行有关的推荐。如果没有老师进行相关的推荐,学生怎会知道图书馆的书刊?一个图书馆的建立不仅承载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也承载了学生阅读知识面的提升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改变,为了避免学校图书馆闲置,学校和图书馆管理员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应给予学生推荐,让学生对图书馆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对阅读的向往。
2 提升高中图书馆利用率的策略
2.1 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素质
伴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可以说日新月异,速度惊人。为此,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借阅工作。具体而言,高中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图书馆是收集众多图书的地方,是知识集中的地方,作为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为广大读者推荐合适的图书,所以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方法,成为合格的管理员;熟练的业务技能。熟练的业务技能应体现在图书管理员要知道具体图书的排序和检索工作,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中图书馆管理员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新型的网络信息资源库整理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
2.2 提升图书馆阅读舒适度
讀书环境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在干净、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借阅图书。为此,学校应给予图书馆建设、改造支持,努力让图书馆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比如天花板设置成蓝天白云的图案,地板设置成小桥流水的图案等,在桌椅的搭配上挑选那些高度适合的配套产品。一旦学生对图书馆产生了依赖,他们就会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借阅活动,促进他们素质的提升。
2.3 全面开放学生阅读时间
一般高中学校对学生开放图书馆的时间是固定的,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借阅拥堵的现状。为了提升高中生的借阅质量,学校应将学生借阅的时间适当放宽。比如在教学楼设置学生临时阅读点,对学生实施全面开架式阅读,让学生都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还可以改革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时间,比如将图书馆开馆的时间提前,将图书馆闭馆的时间推迟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借阅的积极性,增加图书馆的利用率。
2.4 提炼图书单并单独排架
高中生的阅读需求面比较宽,他们需要人生指导类期刊,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类期刊,需要文学熏陶类书籍等,针对当前高中生普遍喜欢的阅读种类,图书管理员应对学生的的阅读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查,并将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进行分类和提炼,形成书籍单独排架。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更加便捷和有效。比如,为了让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交际能力有所突破,笔者学校曾大量购置了英语阅读书籍、双语期刊、读物等,大大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
2.5 发挥班级管理人员作用
对于高中生而言,有些学生因为面对高考的压力,学习时间紧张等问题,他们在借书之后不是延迟还书,就是忘记还书。这样不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借阅,也影响了自身的信誉问题。为此,为了提升学生还书的积极性,笔者联合各班的班主任,在每一个班级中寻找了两名班级图书管理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笔者督促借书的同学尽快还书。班级图书管理员对班级中借阅书籍的同学进行实名登记并记录借书日期,一旦临近还书日期,班级图书管理员就会积极催促他们还书。对于优秀的班级图书管理员,学校图书馆给予一个月选择两本读物的“特权”,这样的管理形式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有效利用率。
2.6 向学校反馈并购置新书
时代在不断变化,图书馆的图书、期刊也要与时俱进,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应上升为一种主动的行为。图书管理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图书的诉求,对于学生正确合理的诉求,管理员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向学校领导做出申请。在购置新书之后,图书管理员应做好新书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必要的时候建立读者QQ群和微信群,与学生展开阅读方面的互动,实现双方的信息互动和观念互动,优化学校图书应用的效率。
2.7 增加学生阅读的流动性
读书应成为一种自然流动的行为,鉴于传统固守的图书管理形式,图书管理员应在出借书刊方面做出实际的行动。比如,为了让阅读行为活起来,管理员要与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议”,要求学生及时归还书籍,让借书还书的行为流动起来。同时,对于学生借阅的场所也要灵活起来,比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的门口等,图书管理员将书刊拿到这些地点,让学生在课间、放学之后随时借阅到合适的书籍。这样的“流动”借阅形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借书的积极性,加快了图书期刊流动的循环性。另外,图书管理员可以和班级班主任建立班级读书角,给班级提供阅读的分书架,然后班干部负责每月收回書籍并归还图书馆兑换新的一批书刊。通过“流动”借阅形式,书籍的价值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活了。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中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宽,学校图书馆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给予学生阅读方面的指引和帮助,在实施相关做法之前,图书管理员要认真分析图书馆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了解学生对读物的需求,全面加强与学校领导及学生之间的联系,选购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资源,并让借阅活动活起来、流动起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应尽的义务,提升高中学校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