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城市管理经验助力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

2019-08-30刘思麟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田园绿化日本

刘思麟

近年来,在绥化市委“都城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带领下,绥化市整体的田园养生之地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说明,分析日本成功的城市管理经验,并对日本城市管理经验助力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的策略进行研究。

1 引言

以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为科学性指引,以绥化市委“都城地”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引领,近年来绥化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 现阶段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绥化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并采取“医养结合、体医结合”等方式,将建设养生之地与中医治疗结合在一起。然而,现阶段绥化在建设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

2.1 “绿化”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回归自然、传递自然,并非完全忽视对田园养生之地的人为绿化工作。在气候温暖适宜的时节,绥化市内外充满自然形成的绿色景观,例如安大东湖湿地、望奎县西洼荒湿地、绿梦湖等地。然而,在进行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进程中,绥化过于依赖于所在区域天然形成的绿色景观,而忽视了对养生之地的“绿化”工作,造成绥化市的养生之地在开放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春末和夏季,大批被自然景观吸引而来的各地消费者,在绥化田园养生之地亲近自然、体会人文风情、度过休闲宁静的时光,然而秋末以及整个冬天,田园养生之地的自然风景开始凋零,制约了田园养生之地的开放以及经营。

2.2 “文化传承”工作开展不够彻底

现阶段,绥化在开展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宣传工作开展质量较低。现阶段,绥化在建设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主要围繞绿色农业、现代化养生为核心不断展开,尤其是对宝山湖区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传承工作开展的不够彻底,使得很多养生之地缺少浓重的带有绥化地方特色的文化底蕴。

2.3 “以人为本”式细节建设有待完善

现阶段,绥化在开展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新建建筑以及完善室外景观,然而在田园养生之地的细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细节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无障碍设施的投入存在严重的空白,很多田园养生之地在初始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前来享受养生服务的群体的特殊性,无论从室外环境的建设还是室内设施的布局,都缺乏对无障碍设施的充分考虑。同时,绥化在建设和开发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对其内部或者周边的相关医疗、金融、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受前期资金的限制以及后期经营状况不良的影响,也难以吸引相关的陪同设施入驻养生之地。

2.4 本地人对该建设工作参与度较低

现阶段,绥化很多已经完工或者处于在建阶段的田园养生之地项目,基本未面向绥化本地群众展开意见调查,也未从本地群众集体中吸收其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单纯由政府主导、由相关设计以及建筑单位进行建设的田园养生之地,虽然在景观设计上具有专业的美感,然而却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以及当地群众的集体支持。

3 日本城市管理经验

日本在进行城市管理过程中总结了很多优秀的经验,本文主要列举部分与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有关的经验。

3.1 将“绿化”融入到城市管理的各个角落

日本在进行城市管理过程中,将绿化充分融入到管理的各个角落之中。例如针对本地气候特色以及区域文化特色,将樱树、松柏、日本枫、精修的花草等点缀到街角、公园、公共绿地等各个空间之中。同时,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日本并非片面的强调绿化植被的种类或者绿化面积,而是将城市建筑以及绿化设计协调在一起,共同体现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城市风景。

3.2 突出“文化传承”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传承在日本的城市管理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对部分街区进行重新规划的过程中,会对原有的具有浓重文化底蕴的老旧建筑进行修缮,根据原有的需要保留以及修函的老旧建筑的风格、高度,对新建建筑的高度、布局进行设计,进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同一区域协调统一的风景。

3.3 城市管理的细节工作处处充满“以人为本”

日本在不断进行城市管理的进程中,对很多城市管理的细节工作都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调整。例如,将交通信号灯、监控与道路指示牌合并成一项;将变电箱等市政箱从人行道挪开,移入绿化带之内,为行人开拓更多的通行空间;针对人行道、公园以及银行、商场等公共场所,设计并安置合理而齐全的无障碍设施;在为公园以及街道设计并安置足够的座椅,为行人提供休憩等。

3.4 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

日本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的同时,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在普通的国民群众中宣传、强调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引导普通的国民群众将城市管理工作维系到个人责任之中。因此,在日本高质量的城市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对城市进行充分合理绿化、突出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和经验的支撑,同时也是活动于城市内的每一位普通国民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的鼎力支持。

4 日本城市管理经验助力绥化田园养生之地建设的策略

针对绥化现阶段在建设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城市管理经验,绥化在后续建设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可以关于以下几点策略。

4.1 将“绿化”与“绿色”进行融合

单纯依靠绥化当地的绿色植物,难以实现所建设的田园养生之地一年四季皆美景的目标。因此,在对田园养生之地内部以及周边进行构建时,不仅应该注重对本地现有植物的综合搭配,点缀在田园养生之地的室内以及室外,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气温寒冷、当地植物凋零时节,如何通过不同种类的松树对田园养生之地的室外环境进行美化和点缀,以当地的“绿色”植物支撑起大部分“绿化”工作,以“绿化”弥补当地“绿色”不常在的空白季节。

4.2 集合群众的智慧共同完善“文化传承”

绥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到我国古代夏商时期、从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林枫的故乡至奥运冠军王镇的故乡,绥化不仅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绥化还拥有以海伦剪纸、兰西挂钱、望奎皮影等为代表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绥化当地的普通群众对绥化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因此,在建设绥化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应该走下基层、走进普通群众之中,聆听他们有关该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将“文化传承”充分融入到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工作之中。

4.3 深化“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无论是针对残障人士,还是针对老年人、儿童,在建设田园养生之地的过程中,绥化应该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提高对无障碍设备的投资力度以及对相关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断提高进入绥化田园养生之地的绥化当地人以及外地游客的舒适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位于黑龙江省重要交通枢纽位置的绥化市,不仅有着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的美丽称号,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客货运中转中心之一。建设田园养生之地,不仅是推动绥化是旅游业的发展、助力黑龙江省整体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绥化市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有必要持续深化与“绿化”、“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等内容有关的工作,进一步推动绥化田园养生之地的建设工作。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

猜你喜欢

田园绿化日本
探寻日本
我爱绿化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沙湖立交绿化
日本神社
小猴栽树
田园风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