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周口市农民增收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8-30唐停停朱坤林
唐停停 朱坤林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高举乡村振兴旗帜,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南省周口市“三农”工作新局面。基于此,对周口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制约周口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周口市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 农民收入;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河南省周口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46
中央对于乡村发展与环境建设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有先天发展农业的优越性。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近些年来,周口市农民收入依然存在着增长较为緩慢、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1 周口市农民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周口市农民人均GDP达到5.02万元,比2017年增加7.6%;而全国人均GDP高达6.46万元,同比增长11%左右。因此,即便周口市农民收入在不断提升,且增速较快;但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从增速来看,仍远低于全国一级东部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目前,周口市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1.1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是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单位进行的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经营性收入,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收入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生产过程使用的种子、化肥、农药价格上涨,使得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只有世界上9%的耕地,却使用了世界上35%的肥料,肥料的过量使用,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地再利用率,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农业的发展多取决于自然气候的变化,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一般靠天收。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密切影响,因此农业受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微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较大。3)农业基础设施的损坏。周口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却残缺不全。周口市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之后一段时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灌溉设施配套不全,灌溉技术落后,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了自身防灾抗灾的能力。
1.2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周口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周口市农民增收因素之一。1)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周口市的经济长期是农业主导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周口市二三产业有所加快,但仍然十分滞后。2)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①多数龙头企业的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造成很大影响。②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未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体制。目前,一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采用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形式,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与农民建立了比较稳定经济关系,但仍有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仍是十分松散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现象,特别是在市场供求发生波动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出现摩擦和矛盾增多,降低了龙头企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2]。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
周口市劳动力数量大,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劳动力自身制约。①周
口市是个人口大市,2017年年末总人口为1 155.98万人,常住人口876.22万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5.0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一直突出。②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根据周口市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可知,周口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35.55万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为133.09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389.36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69.37万人,具有学前教育和未上学人口为78.75万人,其中所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占到73%,而且大量初中生辍学加入到农业劳动力的队伍中,造成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的恶性循环。③技术培训低。目前周口市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的人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剩余70%多没接受过正规职业技术培训。2)劳动力市场的制约。供转移的外部制度环境尚不成熟,目前,周口市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市场流动制度和配置规则仍处于雏形发育期,导致出现了许多制度性侵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事件,各种隐性歧视政策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周口市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20字总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有效破解农民增收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而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并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是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3]。
2.1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应合理运用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1)通过测土配方措施合理施肥,科技部门的测土配方能帮助农户有针对性地施肥。同时应当加强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科技部门应及时准确进行病虫害测报,有助于农户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同时进行合理的施药。同时农户应当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且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当期的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措施,把自然灾害降低到最低。2)加大政府补贴。政府应考虑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对社会稳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一系列因素来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同时应注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①应重构补贴目标,将单一增产目标变为加强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等多重目标,不宜采取简单的价格管制措施[4]。②应当完善补贴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进程中,越来越多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将更多地落在现有的粮食主产区肩上,应加大对周口市这样农业大市、经济穷市的补贴,并改进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5]。
2.2 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释放农业生产力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1)促进周口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①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促进产业间融合。②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以按照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从生产到销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③农村可以依靠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业和乡村旅游业,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2)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明确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资源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地域界限、部门界限、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合同乃至产权联结,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目前,企业正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企业间的兼并、购买相互渗透等,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3 持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率。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结合地方农村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切实保障农村孩子受教育权益。其次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农民进行公开、免费、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管理水平,基本的文化素質和外出务工能力,拓宽农民的就业选择和途径。
2)促进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①应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鼓励引导富余劳动力到当地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林牧渔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工。②应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到内地省市就业,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到内地务工经商。③应支持农民到小城镇和二三线城市创业就业。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工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鼓励和发展民族加工,从家庭特色加工到特色村镇,通过小群体逐步聚集成为大产业,同时推动农民从事农村服务业,加强协调跨省市间转移就业,对已在内地实现稳定就业的周口市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强制召回,以防劳动力回流造成不良的社会导向。
3 结语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进而实现农民富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因此,应从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提升农业生产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入手,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安排:乡村振兴战略[J].北方经济,2018(8):8-11.
[2] 吕源.收入结构视角下海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6.
[3] 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J].中国人大,2018(16):21-22.
[4] 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22-24.
[5] 李创,吴国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思路探究[J].西南金融,2018(6):28-3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