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畲族“粑槽舞”发展现状调查
2019-08-30张峰王定瑜刘振坤谢治梅杨勇孙海波
张峰 王定瑜 刘振坤 谢治梅 杨勇 孙海波
摘 要:为了解贵州省畲族“粑槽舞”的发展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贵州省麻江县畲族“粑槽舞”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粑槽舞”是贵州畲族独有的民族舞蹈,源于民族丧葬祭祀舞蹈,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贵州畲族自强不息,团结向上,热爱生活的民族精神。“粑槽舞”丰富了畲族群众民族文化生活,促进畲族群众身心健康、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是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畲族“粑槽舞”的生存发展难以维系。
关键词:畲族 粑槽舞 现状
中图分類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c)-0182-03
贵州畲族,自称为“嘎孟”,被汉族称为“东家人”,于199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被认定为畲族。全省现有人口近5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凯里市、麻江县和黔南州的都匀市、福泉市,其中黔东南州麻江县的畲族人口最多,约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左右,占全省有认定人数的78.1%。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贵州畲族“粑槽舞”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粑槽舞”是贵州畲族独有的舞蹈,源于民族丧葬祭祀舞蹈。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畲族同胞团结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但是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畲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如何开展好“粑槽舞”对于丰富畲族群众民族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畲族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1 “粑槽舞”的起源与发展
“粑槽舞”起源于400多年前,因朝廷担心骁勇善战,爱民戴民的贵州畲族领袖“代赖”(音译)造反,便设计将他诱杀,消息传到畬族村寨,引起畲族民众的愤恨,在代赖的葬礼上,畲族民族将粑槽反扣于地,用长木棍冲击粑槽底部(意为:冲击朝廷),发出铿锵有力的节奏,以此来纪念英雄,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从此“冲粑槽”活动,便在畲族中延续下来,比如:畲族村寨中有老人(在当地畲族村寨中,凡年龄达36岁以上的人去世都可算是老人)去世,举行丧葬祭祀,或者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比如“四月八”,畲族同胞都会自发的进行“冲粑槽”。“冲粑槽”是贵州畲族的精神图腾,体现了畲族同胞不忘历史,自强不息,团结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在文革期间因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遭禁止,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开展。近年来,“冲粑槽”经过艺术加工,演化为特有的畲族“粑槽舞”,并于2006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多用于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和畲族丧葬祭祀活动中。
2 “粑槽舞”的表演形式
“粑槽舞”是以木鼓或者铜鼓作为伴奏乐器,在木鼓的引领和指挥下进行,铜鼓只做协奏,木鼓与铜鼓各有一套固定的鼓点。人员分工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年长者),“冲粑槽”多为4人(多为男性青壮年),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击打木鼓有固定节拍,击鼓面时, 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槽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右侧跳舞者的舂杵。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结束时,要按其节次绕粑槽转圈,同时以木棍相击。在“冲粑槽”的舞者四周, 有数名男子围着粑槽, 跳起整齐有力的舞步, 紧握双拳由上至下甩打, 意为去世的“老人”驱邪驱鬼, 表现畲族先祖艰辛的迁徙过程, 象征畲族同胞的勤劳。
3 贵州畲族“粑槽舞”的发展现状
3.1 原生态“粑槽舞”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贵州畲族人民都以种田为生,人员集中,经济也相对落后,村寨中有“老人”去世,都会进行“冲粑槽”表演,如果不“冲粑槽”,畲族同胞就不认同他家是畲族人,会排斥他。“冲粑槽”有其生存空间,发展较好。200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员流动加快,村寨中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就业、求学,同时受现代多元文化和国家丧葬政策的影响,畲族祭祀活动的规模在不断缩小,目前仅有麻江县岩莺、营山、陆堡三个村寨还在举行畲族传统丧葬活动——“冲粑槽”表演,而参加的人员大多是中老年人,加上“冲粑槽”一般跳完一次要需一个半小时,对于参与者的体力要求也很高,年长者一般无法参与,轻人无暇参与丧葬活动,所以现在畲族村寨中会完整跳“粑槽舞”的人极少。有的畲族丧葬活动,以做法事、道场来代替。
畲族村寨的传统是平时不能随意在村寨中“冲粑槽”,因为认为不吉利,只有在民族传统节日或者传统丧葬活动中才能够冲粑槽,丧葬活动结束后,主人要将鼓妥善保存起来,直至有丧葬活动时才能使用。
此外,“冲粑槽”的技巧主要靠“口传心授”,但是贵州畲族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在传授的过程中,因为缺失文字记录,导致传授的质量不高,甚至于有的技艺已经失传,比如:铜鼓的鼓点,现在只保存了“老人”去世时所敲击的鼓点,而春节敲击的鼓点已经失传;有的畲族村寨中只有4~5人还会敲击木鼓和铜鼓,而且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愿意学习的青年人也极少,即使学习,也是以娱乐为主。他们愿意参与更富有娱乐性、观赏性的现代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电子竞技、斗牛等项目。
3.2 现今“粑槽舞”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出台各种措施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其中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传承、发展的途径之一。麻江县隆昌中心学校开展了畲族“粑槽舞”进校园的活动,该校地处贵州畲族聚居地,畲族学生占多数,该校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粑槽舞”进行了创编,邀请“粑槽舞”民间传承人定期对该校高年级学生进行“粑槽舞”教学,纳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成立了“粑槽舞”表演队,参加了各类竞赛及表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校先后获得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粑槽舞-传承学校”“麻江县畲族文化传承学校”的称号。在校学生通过学习“粑槽舞”,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传播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承保护作用。
4 贵州畲族“粑槽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原生态“粑槽舞”发展难以维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更频繁,各种现代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新的文化或娱乐方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畲族村落文化也受到冲击,现在畲族村寨部分丧葬活动,以做道场、法事来代替,与传统习俗相违背。同时现今畲族节日庆祝内容、形式跟当地汉族、苗族、侗族并没有太多区别,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例如:畬族传统节日“四月八”,相传这一天是“牛王”和“米王”的节日,这天牛要被大家供奉起来,一大早,家家户户扫牛栏,洗牛身,以好草喂养牛,在牛角上佩戴红布,以显喜庆。同时还会将制作的牛酒喂给耕牛喝,以犒劳它一年的辛劳。但是一些畲族村寨却在这一天进行斗牛活动,与节日的初衷相违背。
畲族年轻人也热衷于过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出现了“情人节”送玫瑰花、巧克力;“圣诞节”平安夜送苹果等新潮的行为。年轻人认为过这些节日才是时尚,而忽略了畲族自身的传统文化传承。
近年来贵州省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畲族中青年都前往省内外各地务工、就业、接受教育,有的在外购房居住,彻底告别了农耕生活,融入了都市。据不完全统计,在陆堡村等几个畲族村寨,仅2012年至今,有近130户畲族群众离开村寨到麻江县城、凯里市甚至于省外定居。留守村寨中的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以麻江县陆堡村为例,村寨外出就业的青壮年占70%以上,余下不足30%的青壮年,也大多会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加剧了村寨的老龄化、空心化,增加了“粑槽舞”传承的难度。
4.2 校园传承充满挑战
现阶段“粑槽舞”的校园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通过学习跳“粑槽舞”,了解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传承了下来。但是“粑槽舞”没有在畲族地区以外其他学校得到广泛开展起来,一旦学生离开了这样的传承环境,同时面对升学压力,他们绝大多数就不会再主动参与“粑槽舞”活动中,从而形成校园传承的断层。
4.3 政府非遗保护体系不够完善
以黔东南州麻江县为例,因为地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民族地区,政府财力有限,为避免“广泛撒网”,涵盖所有延伸门类式的保护,因此非遗的保护面不宽,资金投入不多。主要是集中资源和力量去保护那些濒危且更有传承价值、更容易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更大经济价值的非遗项目。
现被认证的“粑槽舞”传承人有10多位,他们的年龄跨度由40~80多岁,没有40岁以下的,是因为经济回报不高,长时间没有年轻人入围,传承出现了明显的年龄断层。因为从事非遗传承人经济回报不高,所以没有年轻人愿意主动学习,“粑槽舞”随时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虽然麻江县开设了的非遗传习所,但是受到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粑槽舞”传习并没有长期的开展起来。
5 现阶段贵州畲族“粑槽舞”发展措施
5.1 非遗政策保障
以麻江县为例,该县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发展工作。积极推动畲族“粑槽舞”被列为首批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并评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按国家相关政策,对传承人进行管理与考核,给予考核合格的传承人一定的奖励。
5.2 加强对外交流
在保留原生态舞蹈元素的基础上,将“粑槽舞”进行创新改编,使其紧跟时代脚步,更具艺术性、观赏性、感染力,更能被群众所接受,并在全县各畲族乡镇、学校进行推广。组建“粑槽舞”表演队代表麻江县参与对外的文艺表演及展示,比如: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庆典表演、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的多彩贵州非遗展示篇——麻江周末聚等一系列活动,扩大了畲族“粑槽舞”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更好的宣传与展示效果。
5.3 融入到民族传统节日中
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每年都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各种节日,在节日中会举行各种民族表演活动,把“粑槽舞”纳入到表演中去。比如2018年11月28日在麻江县马鞍山生态体育公园举行的“东家人”认定为畲族22周年暨首届畲族文化节活动,其中主要比赛项目就是“粑槽舞”比赛,并设有奖励,以激励广大畲族群众参与其中。通过以上活动丰富了畲族群众文化生活,又展示了畲族群众的风采,提振了畲族群众的民族信心,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王亚琼.贵州畲族“粑槽舞”传统体育文化透视——以麻江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5):88-90.
[2] 王星虎.贵州畲族粑槽舞研究[J]艺术探索.2014.(3):57-59.
[3] 王星虎.贵州畲族的渊源、迁徙与分布关系考[J]三峡论坛:理论版.2016,(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