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2019-08-30李志

考试周刊 2019年65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高中历史教学构建策略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下,无论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是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何进一步突破教学瓶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以年级规划、学科组集体备课为依托,秉承为学而教、因教乐学教学理念,构建情景导入、问题引领、范例演示、变式测试、问题小结、及时复习、学生自主研修立体化的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说法很多。一般而言,叶澜教授的观点得到很多人士的认可: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的质量。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想法。

一、 年级协调规划,构建历史有效教学的动力系统

年级在保障教学秩序,充分利用每个节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协调规划学科用时,通过年级管委会、学科主任会、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凝神聚智,凝神聚力。

第一,将学校课型改革及课时划分意见落实到学科,综合考量教学时间与考试时间,正课时间与自习时间,要求学科组将“一周教学早知道”提前发给年级,作为教学检查的依据。

第二,利用每周年级教学例会,听取学科组教学工作汇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在学校教学例会上做专题汇报。

第三,加强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建设高水平学习小组,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有指导、有组织的状态下进行,防止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出现,为课型改革奠定基础。

第四,多元评价,激发激情。加大中转优效率的考核与教师教学质量的考评力度,让在教学新常态下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有面子、有里子。定期评选优秀学科组、优秀班级、优秀学习小组,开展优秀错题集、自主研修笔记展览、优秀学习小组观摩活动等。

二、 学科组落实细节,追求效率,构建有效教学的智能系统

(一) 抓实集体备课,提高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

学科组对历史专题或教学单元进行高考地位分析,细分考查角度与呈现方式;梳理专题知识,形成专题内的知识结构和专题内外的知识联系线索;对考点进行逐一分析,形成对考点完整的表述和整体的描述。课堂教学研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课内的考点彻底细化,并梳理、整合与本节课(单元)相关的知识,形成知识链。倡导即时研究。每个课时都要有专人负责初备并经过集体备课充分研究。指导课突出点拨指导方案和学习过程设计研究、练习讲评课突出通性通法研究、自主研修课突出重点内容和整理思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周教学早知道”。教学资料研究。用好学案。将学案作为教学基本资料和备课蓝本,在每个环节精雕细作,在考点分析、能力培养、方法点拨、难点释疑等方面做充分准备。

(二) 树立靶向思维,以学生的学习的问题为出发点开展教学

研究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记忆的问题还是理解的问题,是审题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是知识不成系统的问题还是缺少大跨度调动知识能力缺乏的问题。突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研究,重视练习讲评课的集体备课,重点解决通性通法的问题。学科组还要安排专人在每次阅卷时,记录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有计划地将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滚动进入后面的练习,持续强化。

三、 教师牢固树立教学过程的规范,建立教学生态系统

(一) 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身临其境”地体味历史知识产生的过程。精心安排“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我们可以截取一个小视屏、一段音乐、几张很抽象的图片等等。这样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 问题引领、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反馈矫正”。学生要做到:对照学案进行自主学习,重点完成学案中的基础自探题,并找出疑难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的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答案由小组成员互相补充并达成共识;最后各小组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做好记录(或写在黑板上),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做到:一是在学习新课前,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现场指导,对个别疑难问题适时点拨;三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质疑。若有,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若无,教师设疑,点拨补充。

(三) 学生展示,生生质疑,教师点拨升华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他们可以充分地展示、张扬自己,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倾听,同时注意点评、归纳、提升。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力四射”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和个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四) 即时复习,夯实教学效果

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运用就能得到及时巩固,一直坚持这样做,基础就会更扎实,就能飞得更高。很多学生都反映学过的历史很快就忘了,历史是文科,需要多读多背。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前的几分钟把前面的内容做一个快速的浏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放假等时间段把之前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复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现在高中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使历史这个科目不成为学生前进的绊脚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了。在以后的歷史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探索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最后让我们历史组的各位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作者简介:李志,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泗洪中学。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高中历史教学构建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