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019-08-30杨莉
杨莉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发展的逐渐推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变得必不可少。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如何促进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尤为重要的。本研究将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其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6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较为重要,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1.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表明,高校要想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则必须要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进行明确,在2018年5月,我国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进行了实际考察,其表明要想保证我国教育意义的充分发挥,则必须要从立党立国为根本出发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使学生深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等。而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则主要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需要能够将学生的思想进行了解,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校教师思想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的特征变得更加显著,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以物质来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和理念上的冲突变得更加剧烈,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教师的认知产生了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思维模式共存的局面。
1.2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高校内部成员的丰富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同地域、年龄以及文化水平的教师在思想和接受能力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必须体现出差异性,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学采用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模式,关于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内容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说教和理论知识传授,导致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1.3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具有较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学术研究的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突显。高校思政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如果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盲目的凭借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事件的恶化。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政教学队伍都存在上述问题,教师严重缺乏个人思政理论素养,且无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对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提升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
2.1强化学习力度
高校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需要自己学懂和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自觉鉴定党性原则。把共产党员政治信仰和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有效结合,并不断确认自己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自觉。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2.2对教学方法和制度进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在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差異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创造性,需要教师将阐释工作和教学工作相互结合,教师要能够坚持以学术的角度,通过教学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阐释的同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适应思想创新,高校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创新。首先,在教学方法上,高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把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同时,注重沟通和疏导的重要性,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并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困难。其次,在教学制度上,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学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如贯彻执行教学责任机制和管理机制,对教育内容和流程进行规范。除此之外,还应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把教学摆在重要位置,加大资源投入,将教学和业务教学以及高校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推动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学是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各项不足进行明确,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要求采取有效对策进行完善,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霞.论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6(39):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