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
2019-08-30宾光勇郭雨薇张雪飞
宾光勇 郭雨薇 张雪飞
摘 要: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综合创新发展理论是两个相互依存、相对独立的概念。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对高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大学生思想教育要积极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创新与发展的理论。作为高校的教育领导者,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教育;创新
一、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不仅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而且面临着迎接时代挑战的关键时期。思想教育的针对对象是人,本研究的重点是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更加详细具体和现实,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个体活动、个性和心理进行必要研究。因此,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教育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发展模式和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将“经济增长”与“經济发展”混淆在一起,“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它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同起来。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理论概念。经济增长是指社会消耗总产出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国产总值)的增长,它是由于一个国家不确定的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引起的。经济增长指数是指经济增长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产总值)增长。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投入产出结构和一般经济条件的变化。这意味着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产出增加和投入增加而导致的较高增长率。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经济进步。其次,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点。经济增长只是指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但这种扩张本身并不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秘鲁所说,“伤害或毁灭人类的可能性不在这一增长率的范围之内,因为它不愿意用视觉语言来描述人力资本的增值。然而,我们仍然不愿承认,目前的增长理论和分析,无论其优点如何,实际上都是由忽视或排斥活动家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发展是不同的,它是结构辩证法。它是整个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也是整个社会各组成部分的改进。秘鲁认为,只有在不改变整体要素的关系和能力的情况下,增长才能被称为“发展的增长”。
三、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答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任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发展都不是科学发展。那么,为什么只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称为科学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符合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我们知道,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强调发展是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任何方面的缺少都会影响整体的进步。这改变了我们过去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忽视了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发展不是旧事物的量的膨胀,而是不断地出现新事物,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经济增长靠资源消耗是不能持续的。报告指出,要使我们遵循的文明发展道路,生产,繁荣生活,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加快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使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党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的世界形势继续发展多极化局面,使我们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党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育当局应重视大学生的党部、理念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在大学内思想道德、形势政策教学课程应得到改善。第三,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联系实际。例如,从专业讨论的焦点和问题点来看,可以通过参观革命遗址、鼓励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党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
五、科学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意思是说,坚持以人为本的“本”是基础,也是根本。离开了人,就失去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没有人,社会发展就没有意义。以人为本,根据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以劳动者,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界在内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因此,人是发展的核心,人的价值尊严都将通过科学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因为“发展的成果由国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由所有国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既需要动力,也需要正义。
六、现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
1、加强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的结合
目前大学生群体90后居多,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追求个性,独立意识教强,承受挫折能力极差。现在,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思想和政治教育上,不仅要用大学生心灵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还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改进工作方法是思想工作创新的核心
传统思想和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主要体现在单一教学方式上,这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限制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快,易追新潮流,同时也表现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不稳定性、动摇等。传统的渗透、说教、罚款的方法,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加以改善和革新。
3、打造网络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平台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了思想教育的形式,对思想教育也带来了负面效果。因此,在发挥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避开缺点采取优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第一,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增大校园对网络的管理力,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为校园网络思想和政治教育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二,设定专题思想教育的主题。增设学校的主题网站对话窗口、论坛等栏目,强化与学生的交流,避免像以前那样的宣传,应科学地引导大学生。
整体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根据高等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思想状况,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道路,提高新方法来加强思想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合格者。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对策研究[J]. 何荣卉.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韩静文.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4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