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与学”融合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2019-08-30李丽丽

求知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切入点互动式教学教与学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生活是大多数大学生开始独立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螺旋上升的最后一步,至关重要。

关键词:改革创新;互动式教学;切入点

一、国内思政课的现状

由于思政课内容模式及传统“填鸭式”的说教教学缺乏一些实践性的东西,还有受一些西方环境和周围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思政课偏见比较高,觉得该门课枯燥无趣,纯文字理论,内容太大又空泛,与现实生活相偏离,而且又由于教师上课的内容都是纯理论,满堂都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个课的信息,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激情不够,学习氛围欠佳,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差,觉得这门课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学不学都不是很重要。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抬头率低,睡觉、玩手机、做其他事情等,师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很难,使思政课并没有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其德育功能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更有甚者,学生觉得这门课是负担,上不上都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期末考试题也都是死记硬背的一些纯理论知识,也不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就业,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政课旷课率比较严重的现象。思政课的现状往往让人唏嘘。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与学融合的有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师生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使知识能更好地进入学生的脑中。因此要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或路径,合理征求学生意见想法。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研究怎样使思政课的教与学进行有效性的融合,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例如徐精鵬(2016)在《基于“互动式教学”理论的高校思政课课堂讨论有效性探究》中提到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就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教学。在某些教学方式上,孙志爽(2015)借鉴国外经验在《PBL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思政课中所要表达的东西能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因此“互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善学、爱学、会学,通过学生自己感悟感想去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力和自主能力意识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

(1)互动前提是教师引导。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是要以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引导和导向,提出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及这节课的相关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来丰富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他们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打好基础。

(2)互动基础是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门课地讲授开始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如心理、性格特点,提前布置讲授内容,并且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制定学习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并查阅资料文献来研究发现的问题难点,也为这一门课的互动讨论提前做好准备。

(3)主题是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因为小组的互助教学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来学习、感知和探讨,教师仅在学生活动起引导作用,每一个小组需要安排一位小组长主持讨论,把遇到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总,最后通过大家一起思考讨论归纳,在交流中解决。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要给出标准答案,只起到统筹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小组活动。

(4)组和组直接交流是关键。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解决,即使是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在进行小组内交流之后,也可以进行组和组直接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可以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组和组之间进行激烈的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时引导,最后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改革创新——互动式教学

对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八组辩证关系,有四组可以体现在“互动式教学”上。

(1)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2)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3)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4)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这四种辩证关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以前的灌输式教学,开始提倡为灌输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并行,结合时事注重实践。

四、互动式教学的切入点

具体到教学的情况下,在互动式教学的切入点上可以理解为三个部分。

(1)以时事为切入点。单纯地传授知识,局限于课本甚至不能符合当前时事,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要清楚并深入了解当前国内时事,将有关大学生以及初涉社会方面的信息与思想形态整理总结,在课堂上提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观点。例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几个案例,“8·27昆山持刀砍人案”“赵宇见义勇为案”,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针对网络上的言论充分讨论,并换位思考,或者设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做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其对中国近年来的法治建设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看法和感受。并且,学生可以在这些实际案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学生周围事例为切入点。高校教育面对的不是低幼年龄层的学生,而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主体性的诉求日益增加,但是在一些目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上,高校思政教师就应该紧握主导权。例如,“校园贷”是目前价值观被金钱驱赶出来的产物。并且,这个用金钱诱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东西,对还在学校中的学生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乃至其家庭的伤害都是非常恐怖的。这些事情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之后,在课堂上提出并且引导,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学生能够重新树立价值观,并且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从而能够回馈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希冀。

(3)以国家政策方向为切入点。高校生活作为青年学生迈入社会的一道关键的门,也是他们成年的门槛,对未来的不安和迷茫是这个时期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在国家提出“互联网经济”之后,“网红经济”开始冒头,但是“网红经济”作为近年来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也是接触最多的一种工作方式,已经开始慢慢低龄化和低俗化。如何使青年学生找到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利用主导与引导兼行的方式来调节自身的角色位置。

五、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特点等方式和学生之间互动,理应打破传统的教学安排,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拘泥于教学进度安排,更要探索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与学”的有效融合。总之,“互动式教学”是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的一种课堂方式,如何互动是这门思政课教学模式整个实施的要点。由于受环境和周围学生的影响,学生对思政课从一开始就有偏见,觉得该门课枯燥乏味,纯文字理论,学不学都不是很重要,选择学生所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才可能有彼此之间的互動。因此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要对国家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多加关注,从中选取适合与学生展开讨论的题目或者可以用于近期个别案例的事件,带入课堂,使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从而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审视和辨别,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晓音,蒋晓云.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6):152-153.

[2]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作者简介:李丽丽(1988—),女,河南平顶山人,助教,辅导员兼职思政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切入点互动式教学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