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青少年宫一起成长
2019-08-30姚文倩
姚文倩
20多年来,不时有人问我:“这么多年,你就没换过工作?”看着他们诧异的眼神,我总是微笑着说:“这么美的工作,我怎舍得放弃!”是啊!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能常常面对这些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人儿;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能够每天琴棋书画韵味无穷,吹拉弹唱不绝于耳。
余姚市青少年宫是1984年10月建造的,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龙山北麓,属于县市中较早建立的青少年宫。青少年宫的主体是一幢四层大楼,建筑面积为2168平方米,室外有个大平地。那时挂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少年宫,一块是青年俱乐部。工作人员陆续从教育、文化、企业抽调,我是第一个分配进来的大学生。
青少年宫的功能是什么?设备怎么配置?怎样运作?当时的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完善设施、美化环境都得自己动手。我干过油漆匠,把多功能活动厅扶栏漆了个遍;干过进货郎,去义乌把游园活动的奖品批发回来;干过设计师,每年的春节游艺活动的器材都要包干制作;还有服务员,青年朋友交谊舞会的茶水要提供好。
那个年代,青少年宫开展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青年活动。鲜有手机、网络的年代,青年之间的集体活动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凝聚力。青少年宫是全市青年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少儿春秋游、春节游乐的必来之地。每个夜晚,华灯初上,青少年宫四楼的多功能厅乐声悠扬,人头攒动,青年交谊舞会成了这个县城最热闹的地方。
1990年代末,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家长们开始关注兴趣爱好、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各式兴趣培训班也应运而生。青少年宫进入从小众化的社团活动走向大量开設兴趣活动的阶段。1997年,我被任命为培训部长,专门负责艺术培训部的工作。开拓是艰难的,老师们的主要工作是分头跑学校。合作、设点、请老师,从城区到乡镇,东奔西走,一点点地把兴趣培训班做大。
有一次,我去省城采购教材,正赶上春运。绿皮火车里是人满为患,车厢门口被带着大件行李的回乡民工占据,提着书的我怎么也挤不上。眼看火车即将出发,急得我不禁哭出声来。幸亏来送站的人把我从车窗塞进车厢,我才顺利到家。
2002年,我被任命为青少年宫副主任,除了负责艺教部工作外,还负责活动部。经过青少年宫人的不懈努力,舞蹈社团、器乐社团、美术社团、文学社团、科技社团等相继成立,并且经常走进学校、乡村、军营、企事业举办活动。2004年,我们的舞蹈艺术团第一次走出国门,小百灵艺术团孩子的笑脸绽放在更多更大的舞台。
2009年,我被任命为青少年宫主任。当年11月,青少年宫网站开通,开启了网络化报名时代;2010年与浙江省“数字少年宫”系统对接;2013年以后活动次数不断增长,培训人数大幅增长。“红舞鞋”公益夏令营、新小公民欢乐节、“流动少年宫”、青少年迎春文艺晚会、童歌赛、书画赛……一个个品牌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名青少年踊跃参加。
2017年,青少年宫的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了万人。这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继续坚持公益性、教育性、普惠性、实践性,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实现梦想的平台。
(作者为浙江省余姚市青少年宫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