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2019-08-30纪新美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新形势内部控制

纪新美

摘要: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高效的内部控制将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控制薄弱,信息沟通不畅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建议

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市场宏观调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近些年来不少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地扩张并购,这些都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我国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便是其中之一。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公允可靠,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受到社会各方尤其是监管部门的重视,因此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提升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管理效率。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但是在内控执行过程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执行结果差强人意。目前我国企业内控构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內部控制环境反映了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企业所有者对控制以及控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的各种行为、政策和程序,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但是目前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内控建设,将内部控制的工作交由财务部门执行,但是忽略了全员参与内控建设的重要性,使得内控形同虚设,执行困难。此外,管理层和员工的权责划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严重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二)风险控制薄弱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步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风险控制也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只注重发展速度和追求短期效益,管理层以及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而且这类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使得企业对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虽然一些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健全,设置有专门的风险管控团队,但是他们的风险控制经验不足,也会降低内控效果。

(三)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和沟通是内部控制五要素联动起来的纽带,只有信息沟通无阻碍,才能使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增强内控执行效果。目前多数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并未完善,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时仍存在沟通不及时、不准确、不充分的现象,影响管理层决策。

(四)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能够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执行,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监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审计,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外部审计人员会对企业内控制度进行监督,但是外部人员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对内控监督力度有限;另一种为内部审计监督,不过许多中小企业并未设置审计部门,也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对资金以及账务的管理和监督是交由财务部门完成的,监督效果并不好。

二、对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经营层和所有者的权力和责任,使得他们职权相互制约、互相牵制,防止任何一方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此外,企业应该对每个部门人员的职责划分清楚,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处罚,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相互扯皮的情况;(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能对员工产生深远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为内控的实施奠定群众基础,便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并提高执行效率;(3)提高管理层的内控意识。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管理层具有强烈的内控意识,将有助于其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内控风险机制建设

风险控制是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企业最欠缺的部分,所以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将重点转向风险识别和控制。首先,企业应该引进高素质人才,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意识;其次,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控团队,识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风险降至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搭建企业信息沟通平台

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不仅会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还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便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企业应该不断完善信息传递机制,让各个部门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在各管理层级、业务环节传递,同时还要保持与领导层、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提高信息沟通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

(四)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高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内控执行效率和效果,针对目前企业内控监督的缺失,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门是内控监督的主要部门,要想实现其监督职能,就必须保持独立性,所以企业应该给审计部门足够的职权,让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2)构建专门的审计数据信息库。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都需要内部控制,而审计人员有限,为了减少其工作量和提高审计的效率,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门的审计信息库,将数据汇总至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库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3)改进内部审计方式。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审计是事后审计,为了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效率,保证资金周转效率和安全,审计人员应该将工作转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切实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监督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三、结束语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不断改善内控环境,加强内控风险机制建设,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琳. 新形势下财务内控体系优化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 2018, No.190(16):253.

[2] 戴润坤. 新形势下企业集团内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会计师, 2018(4):50-51.

[3] 姜丽娟. 新时期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J].中国商论, 2017(24):79-80.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新形势内部控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