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概述
2019-08-30顾宇辉
顾宇辉
广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兼海港,商贸繁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以其地理、历史和传统因素,长期处于中国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已与海外交往。番禺(今广州地区大部分)是秦末南越国时期南方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三国以后,广东成为佛教、伊斯兰教由海路向中国传播的重要通道;唐朝在广州所设“市舶使”,是中国最早的海上贸易管理机构;宋朝时的广州是国内最重要的贸易中心;16世纪前后,伴随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东方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的货船纷至沓来,广州成为华洋商贸中心。有清一代,广州曾长期是国内唯一的对西洋各国进行贸易的通商口岸。广州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延绵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民众创造了丰富的涉海类[1]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州滨海民众世代传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广州民众情与理、技与术的智慧结晶,也是广州“地方航海特色记忆”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
一、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演变
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由此揭开了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幕。2006年,广州市启动全市首次非遗普查工作。此后10年间,该市设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制定《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启动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的制定,举行2次全市非遺普查工作,认定了数批市级非遗项目和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6年,国家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广州市自2007年先后设立了市、区两级非遗保护中心。2007年2月,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该中心设在广州市文化馆内,受该市文化馆和文广新闻出版局社文处(2015年后改为非遗处)领导。中心主要负责全市非遗保护规划及规范的制定,指导并组织实施全市非遗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展览、宣传、推介及交流传播等工作。同年,广州市11个区相继建立区级非遗保护中心或非遗保护办公室,受各区文化馆和区文广新闻出版局领导,具体负责各区非遗保护工作。
2006年,广州制定市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参加单位涵盖文广新闻出版局、经贸委、财政局、建委、发改委、民族宗教事务局、教育局、旅游局等8个部门。文广新闻出版局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解决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2015年,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领导担任,参与的政府部门亦由8个增加到11个。
2006年,广州市成立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委员的专业类别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俗、曲艺等5个类别,共计43位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该市非遗保护工作规划、普查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评审、保护与管理,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及其他重要事项提供咨询,为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2015年,广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正式成立非遗处,取代以前的社文处,承担广州市非遗保护的领导职能。该处主要工作是拟定非遗保护规划及相关政策意见并组织实施,管理、协调市级非遗保护工作,组织全市非遗普查、保护工作,承办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普及工作,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组织非遗研究和整理工作。
2006—2009年、2013—2015年,广州开展了2次全市范围内的非遗大普查。经摸底排查,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该市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系统和全面记录该市非遗资源的同时,发掘、抢救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
根据国家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该市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县级市)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截至2015年,广东省公布了6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至2015年底,该市省级非遗名录共有68项(含扩展项目),市级非遗名录125项。
二、广州市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概况
2018年10月22—26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学术研究部(藏品保管部)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组赴广东省广州市开展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调查组拜访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该市涉海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座谈。在该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对区域内各涉海非遗项目进行田野调查,拜访各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次调查区域集中于广州市黄埔区、荔湾区、番禺区、海珠区、南沙区等地。调查的项目类别集中于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相关民俗。具体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波罗诞”庙会、龙潭村天后诞、南沙水乡婚俗、南沙妈祖信俗、上漖龙舟制作技艺、广彩、鳌鱼舞、咸水歌等,见表1。同时,我们考察了涉海类遗址、遗迹及相关文博场馆。如南海神庙、粤海关督署遗址、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
经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实地的田野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广州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沉淀,除保持与其他滨海城市类似的特征,如多数的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海洋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外,还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为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部性。以广彩而言,其生产技艺的产生、发展与广州口岸对外商贸密切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广彩面向的主要就是海外市场。广绣也是大量外销的重要产品。透过对广州涉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当下的考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所反映的内外商贸文化交流、人类族群迁移、海洋性的信仰播迁、滨海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内容。而在涉海类非遗项目传承和创新方面,广东的咸水歌做了较好的探索。该市南沙区的咸水歌,与广东其他地方目前主要传唱的经典老曲目相比,在保持传统曲调基础上,创作内容涵盖政府的惠农政策、农家新生活、新风尚、饮食、校园文化等新的文化元素。这些创新有利于涉海类非遗项目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存续环境,自然也利于其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