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效果观察
2019-08-30周沫
周 沫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 154002
冠心病为常发于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有较大相关性,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故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更好地抑制病情进展。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患者,通常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该术式具有较高安全性,且效果明显[2]。为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54例。观察组男36例,女18例;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5.29±3.74)岁;病程1.5~9年,平均病程(4.62±1.0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9例,中学22例,大学及以上3例。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5.21±3.78)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68±1.05)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例,中学21例,大学及以上2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3)有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史;(4)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
1.2.2 排除标准: (1)恶性肿瘤患者;(2)肥厚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患者;(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者;(4)引发心衰、心脏扩张等其他疾病者;(5)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无法配合完成临床治疗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做胸片、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对照组仅给予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34)、阿托伐他汀(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05)等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曲美他嗪:20mg/次,3次/d;阿托伐他汀:10mg/d,1次/d,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管阻力、促进心肌代谢、稳定斑块等。观察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以100U/kg剂量经鞘管追加肝素后,送入6F指引导管,直至冠状动脉开口,待冠脉导丝经过狭窄后,使用球囊(1.5~2.5mm)进行扩张处理,退出球囊后,选择适当的冠脉支架置入,确保支架与病变血管直径比例为1∶1或1∶1.1,待病变部位被支架完全覆盖后,对于支架置入2枚以上者需重叠2~3mm,同时在重叠部位进行高压扩张,将造影导管退出后拔除鞘管,并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处理。具体治疗方法参照文献[3]。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使用VIVID7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对所有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2)于治疗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表(GQOL-74)[4]对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进行评定对比,各项评分均在0~100分范围内,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实验方法:于地面上画一长30.5cm直线,在患者充分休息后要求其在其间进行往返走动,行走速度根据患者体能决定,检测人员每2min报时1次,6min后实验结束。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2.3 两组6min步行距离对比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6min步行距离对比
3 讨论
冠心病是以胸闷或压榨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内科常见疾病,其可迁延至手臂、颈、后背等部位,极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虽可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者,很难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此外,因该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机体抵抗力较低,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常需面临较大的手术风险,不利于术后恢复。伴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为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与药物治疗相比,其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5]。
LVEF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可对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改善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故在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6]。本文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均升高,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表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选择途径较多,经股动脉穿刺为经典途径,但在穿刺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使其大小便受到一定限制,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甚至需进行手术修补,给患者生活质量形成了极大影响[7]。本文手术操作主要选择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具有操作便捷、术后出血少等优势,且患者术后活动不受限制,利于降低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同时可避免对迷走反射的影响,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此外,在临床治疗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并在术中注意扩张支架,对于扩张不理想者可使用高压球囊进行再扩张,从而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8]。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在改善冠心病患者LVEF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及加大6min步行距离的同时,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