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的金工实训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

2019-08-30何理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工新工科工科

何理瑞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1],要求各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夯实金工实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创新的开展金工实训,建立精干实用的实训项目体系,打造多元可变的灵活选择机制,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实训评价体系,促使金工实训能够有机的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在金工实训环境中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1 建立精干实用的实训项目体系

“新工科”背景下的金工实训,总结继承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打造金工实训教学的升级版,致力于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着重于软硬技能、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精干实用的实训项目体系,对相应的训练模块进行构建,从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组合搭配,切实强调“实用性”,使金工实训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使参加金工实训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从金工实训出发,充分发挥金工实训的重要作用,在金工实训环境中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3]

2 打造多元可变的灵活选择机制

构建菜单式[4-7]、模块化[8-10]的实训内容体系。菜单式金工实训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打破传统实训模式,以专业所需实践技能为划分依据,将每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相关工艺知识、技能操作知识、创新能力结构内容等列为实训重点,每个模块的设置符合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立目标切实可行的训练宗旨,将“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考核融入课程的考核体系。[11]

2.1 紧扣新工科专业主题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分析专业需求、能力培养要求,紧贴专业实际,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树立特色实训项目,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基础。优化项目组合,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能力结构内容,对实训内容作重大调整和更新,建立合理的多功能、多层次金工实训教学项目体系。

2.2 多元可变模块

金工实训内容模块化是对传统金工实训教学方法的发展,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训操作模块相融合,以便专业需求的选择更直观、便利。建立多元可变模块,从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组合搭配,打破以往所有学科、专业的金工实训都使用同一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状况。以实现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金工实训,使所有的在金工实训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达到真正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3 菜单式选择

菜单式教学模式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改革为时代与政策背景,着力解决“一刀切”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弊端。“菜单式”《金工实训》是以专业需求为总体框架构建。实训项目为一级菜单,实训内容模块为二级菜单。紧扣新工科专业主题,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定制适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实训项目内容体系。

3 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实训评价体系

建立基于学习结果的实训评价体系[12-17]是实训效果的保障和实训项目课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推手。推进实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金工实训教学的前提和目标。只有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实训期间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发现他们在知识和能力获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倒逼课程教学改革。

3.1 评价要素的确立

学校以建设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软硬技能融合培养为重点,秉持“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理念,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人格”紧密融合,增强学生应对市场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基础实、能力硬、素质高”的一线工程师。因此,评价要素主要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评价要素。

(1)知识要素

从“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考虑,通过金工实训,学生应该具备工作和技能发展最基本的知识,其要求与企业需要的知识要求相一致。

(2)能力要素

从教育学角度看,能力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和提升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特征的突出体现。

(3)素质要素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素主要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素养。对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要求,职业能力,提前进行考察评估,通过建立金工实训评估指标体系,准确评估实训过程,根据评估结果,创建学生金工实训能力手册,记录学生在工程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特点等,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合适人才。

3.2 评价要素的权重

根据当前企业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要求,来确立评价要素的权重及支撑点和支撑程度(见表1),坚持“以用为本”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实训目标,经过金工实训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初步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工程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工程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观念,建立质量、安全、效益、环境、服务等系统的工程意识(见表2)。

表1 专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点与支撑程度

表2 金工实训预期实训结果(ILO)

注:L1表示认知;L2表示理解;L3表示应用;L4表示分析;L5表示综合;L6表示判断。

3.3 评价机制

以企业需求为目的,构建企业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见图1),使评价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特性[18],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特别强调评价的公正性、有效性、适用性。建立评价协商机制,通过在持续不断的交流协商下,形成评价结果的最大效度。

图1 评价体系模型

3.4 评价结果的运用

金工实训评价体系是实训效果的保障和实训项目课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推手。推进实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金工实训的前提和目标。只有建立评价体系,以结果为导向,对学生在实训期间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发现他们在知识和能力获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倒逼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岗位“适配性”,为学生就业、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金工实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程,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使学生在提高工程素质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怎样科学合理的开展金工实训,促使金工实训能够有机的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构建实训评价体系,使“新工科”背景下的金工实训,总结继承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在新工科专业内涵和建设重点的框架下,打造金工实训教学的升级版,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金工新工科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金工实习改革及实践研究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疫情背景下的金工网络教学模式探析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金工之划线问题探讨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