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护理措施探讨
2019-08-30陈招治
陈招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361022
前言:
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多样,肺心病是其中之一,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部首先出现病理性变化,累及心脏后继续恶化,发展至终末期,可导致呼吸功能受累,即慢性呼吸衰竭症状。分析认为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并发症也较多,且心态和自我护理能力不够理想,给予护理干预可实现上述问题的应对[1]。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8 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1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8 例,年龄51-78 岁,平均(63.7±4.6)岁。肺心病病程3-7年,平均(5.6±0.8)年。观察组:男32 例,女27 例,年龄52-77 岁,平均(63.5±4.7)岁。肺心病病程3-8年,平均(5.7±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肺源性心脏病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心脏恶性疾病的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恶性肿瘤的患者;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跟踪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常规体征指标,做重点信息的记录,给予机械通气,以基础性措施推动患者康复。观察组运用上述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并发症干预三个方面:①心理干预。患者入院治疗的过程中,可见情绪波动,老年患者的焦虑、担忧情绪尤为明显,结合患者情绪变化特点给予干预。如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不高,认为疾病难以治疗,也不愿配合通气等工作。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告知患者“肺心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均可得到控制”、“您的体征指标已经恢复稳定”等。也建议患者家属积极对患者进行鼓励,以提升心理干预效果。②认知干预。面向患者和家属全面开展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和家属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等基础内容,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护理能力。如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读取各类仪器的数值,包括血压、心率等等。告知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进行配合,契合呼吸机频率,以免产生气道不适感等等。对于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病情波动和变化,也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自我分析,机体出现明显不适感,应积极与护理人员交流,寻求帮助。③并发症干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多需要接受雾化吸入药物、机械通气治疗,需要在此期间做好并发症的分析和预防。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口腔和呼吸道的清理,利用生理盐水涑口,利用负压设备吸出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液。放置呼吸机的过程中,确保参数合理,一般氧流量可维持在4-6L/min 之间,呼吸频率在20-22 次/min 左右。呼吸机连接应保持稳定,同时避免过紧导致患者面部出现血运障碍、压疮。病房内每d 通过至少45min,周期进行灭菌消毒,降低感染的发生可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护理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焦虑评分。患者依从性以10 分制问卷获取,得分超过6 分为依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以100分制问卷获取,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意识越理想。焦虑评分以SDS 量表获取,满分45 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心态越理想[3]。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依从性较高,见表1:
表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性
2.2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焦虑评分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较短,焦虑评分较低,见表2:
表2: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焦虑评分(±s)
表2: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焦虑评分(±s)
组别 例数(n)自我护理能力机械通气时间(d)焦虑评分观察组 59(76.6±5.1)(3.2±0.7)(20.8±3.3)对照组 59(65.3±5.8)(4.5±0.8)(32.8±4.1)t - 40.869 12.074 28.446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该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呼吸衰竭问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肺心病根治困难,目前各地多以护理方式尝试缓解患者病情。此前学者分析指出,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达到10%-20%左右,护理依从性则不超过80%[4]。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8%,患者护理依从性则能够达到90%以上[5]。此外,护理干预也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的心理态势、减少机械通气时间[6]。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8%、护理依从性为94.92%、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76.6±5.1)、机械通气时间为(3.2±0.7)d,焦虑评分为(20.8±3.3),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措施上看,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并发症干预三个方面举措。心理干预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控制,使其护理依从性和心理态势得到同步改善。认知干预可为患者建立疾病认知框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也能积极发挥家属作用,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发症干预以患者基本病情、机械通气和用药护理等工作的需求为基础,一方面可应对并发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使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从结果上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时间较短,心理态势也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应强调多元发挥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作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依从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优化心理态势,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后续工作中,可结合患者群体特点和个体需求,对护理干预模式予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