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至民国时期广西江口圩商业的兴盛及其原因

2019-08-30陈泉江

广西地方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商号江口西江

陈泉江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明清以来,广西的大多数圩镇都是商业性圩镇。近代广西四大圩镇的商业贸易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走在了广西前列,包括“一戎(今梧州龙圩)二乌(今平南大安)三江口(今桂平江口)”,以及宾阳的芦圩。其中的江口圩“一名永和圩,在县北六十里,宣一里,南居浔江北岸,营嘴地为大湟江口,又名大湟江口圩”[1],属于一个沿江发展起来的商业性圩镇。“明朝在今江口圩小江对面(今三布村)设瑶圩,供瑶人做买卖。清乾隆年间将圩场迁至小江对岸浔江河畔今址,瑶圩遂废”[2]。江口圩迁至今地后,其商业便开启了一个不断发展兴盛的历程。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江口圩的商业地位和影响力才开始下降。

目前学术界对近代广西四大圩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戎圩、大乌圩和芦圩,对江口圩的研究较少。钟文典主编的《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是研究近代广西各大圩镇的集大成者,但其缺乏对近代广西四大圩镇系统的专门论述[3]。宾长初曾发表一系列相关论文,分别论述清代至民国时期大乌圩、戎圩的商业发展状况,以及近代广西圩镇商业的变迁与特点[4]。目前仅有一篇论文专门论及江口圩,韦福、江日清在《从江口镇的兴盛看西江航运的历史作用——兼论西江航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现实意义》一文中论述了江口圩的兴盛与西江航运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阐述了西江航运对江口圩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5],但是该文没有深入分析江口圩商业的兴盛过程及其原因。本文试就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口圩商业的发展过程及原因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清至民国时期江口圩商业从发展到兴盛的过程

清至民国时期,江口圩的商业虽偶有衰落的时候,但总体上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繁荣的过程,其商业发展的情况体现如下。

(一)商业人口增加与圩场的拓展

清初旧江口圩尚未迁移之前,来往大湟江口贸易的商人不多,且多为当地瑶民,汉人较少,广东人更是鲜有,因此被称为“瑶圩”。乾隆年间,已有粤商到江口圩经商,但是为数不多。自旧江口迁址之后,当地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商业人口,且以粤商为主。特别是乾隆五十六年为了方便粤商到江口圩经商贸易,已在江口圩的粤商筹资修建粤东会馆,吸引了更多的粤商到此经商和开设店铺,使得江口圩的商业人口迅速增长。到了清末,江口圩就有“大小铺户100多家,商业人口3000多人”[6]。民国时期,江口圩的商业人口进一步增加。民国22年(1933),江口圩的居民发展到1000户、6000多人,各地来趁圩者也有6000多人[7]。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后,大批广东商民西迁,在江口圩落户的商业人口更是众多。

“瑶圩”阶段的旧江口圩,趁圩的瑶民数量和贸易规模有限,加上旧圩场位于大湟江西岸,水运不如东岸便利,商业腹地也没有东岸广阔,所以旧圩场的面积较小。随着迁移到此居住和从事贸易的粤商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求,乾隆年间人们便将圩场迁移到水运更便利、腹地更广阔的大湟江东岸,为圩市面积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此后,江口圩逐渐由大湟江口码头一带向内陆延伸扩大。

(二)商铺数量增加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固定商铺的数量和门类是直接反映当地商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通过对乾隆五十六年(1791)江口圩建立粤东会馆时本地捐资商号的统计,透视清中期江口圩固定商铺的兴盛情况。

由表1可知,在捐款的17个江口圩本地商号中,涉及典当业、土特平码行、百货行等各种行业,包括明德当、忠和当、信义店、合兴店、恒茂店、梁益聚、肃悦聚等,可见乾隆时期江口圩的商业分工已经比较细化,而且这些商号都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据江口圩粤东会馆内竖立的乾隆五十六年《创建粤东会馆碑记》所载,可知捐款在50两以上的商号的经济实力都比较强,具体参见表2的统计。

表1 乾隆年间捐资修建江口圩粤东会馆的本地商号

表2 乾隆年间修建江口圩粤东会馆本地商号捐款情况

表2和表1反映了如下信息:第一,所有商号捐款的数额都比较大,最少的也有50两,最多者近200两,捐款总数达1351两,可知乾隆年间粤商在江口圩开办的商号已初具规模,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二,捐款的江口商号共有17个,其中捐款50—100两的商号最多,有13个,占所有商号数的76.5%,捐款数占捐款总额的60.4%;捐款100—150两的商铺较少,只有3个,占所有商号数的17.6%,捐款数占捐款总额的25%;捐款在180两以上的商铺最少,只有一个,占所有商户数的5.9%,捐款数占捐款总额的14.6%。由此可见,乾隆年间江口圩的商号数量有限,且以中小商号为主,但也逐渐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号。

乾隆以后,江口圩商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到道光十九年(1839)迁建旧江口圩义烈宫时,从江口圩固定商铺的捐款情况看,江口圩的固定商号已经达到193家,详细见下表。

表3 道光年间迁建旧江口圩义烈宫江口商号捐款统计

对比表3和表1,可以明显看出江口圩商业的发展过程:第一,从道光年间捐款的商号数量上看,达到193个,远远多于乾隆年间创建粤东会馆时捐款的本地商号数,后者是前者的11倍,反映出道光年间江口商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从捐款的商号名称上看,涉及各种行业,可以看出此时江口圩的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在捐款的各种商号中,花生行最多,达31个,占捐款商号总数的16%,可见花生行是江口圩的重要行业。第三,从捐款额较多的商号看,捐款最多的是远和号、盈聚号、泗记号、以文当、明德当和大益当等,这些商号主要属于船运业、平码行和典当业。可见船运业、平码行和典当业是清后期江口圩的主要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此外,大多数商号的捐款数额都在5两以下,且相差不大,而捐款的商号总数却达193个,由此可以看出,清后期江口圩增加了大量的中小型商号,商业的往来仍以中小型商号为主。

清末以来,江口圩的商户数量越来越多,所覆盖的行业也越来越广,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在民国《桂平县志》所载江口圩的一百多家商号中,“内有当铺二,大酒馆二,小者不计,山货铺五,苏杭铺十二,杂货、药材之属咸以十数”[8],所涉行业包括典当业、餐饮业、山货行、苏杭行、杂货行、药材行等。另外,加工业的碾米厂、榨油铺也随着各地货物的聚集逐渐产生,行业的种类更加丰富。进入民国时期,江口圩的商户数继续保持增长。“抗战期间,广州沦陷后,大批粤商迁到江口,开设的大商号、平码行有数十间之多。”[9]

(三)商品贸易量增长和商业辐射范围的扩大

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也是反映近代中国农村圩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清初,到旧江口圩趁圩者多为当地瑶民,汉人特别是广东人还较少,加上运输工具以小木船为主,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当时的商品贸易量不会太多。随着乾隆年间人们把圩场迁往大湟江东岸,继而又修建粤东会馆,方便了大量广东人到此贸易,使得江口圩的商品贸易量不断增加。“清道光年间,江口商业发达,每年由大湟江口开往广东南海、番禺等地的货船有400艘,货运量达5000吨以上。”[10]在所有贩运到广东的货物中,以谷米和花生油最为大宗,江口圩每年输往广东地区的花生油数量巨大,“鹤山船每年有十几二十艘到这里运油,每船至少装油二三十万斤,多的达五六十万斤”[11]。清光绪年间以后,轮船运输业在西江逐渐兴起,电船和汽船越来越普遍,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运输能力,于是江口圩商品贸易量的增长更加迅速。

虽然江口圩的商品贸易量不断增多,但是在江口圩形成的早期,贸易的商品结构还比较单一,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农贸以圆肉、龙眼、淮山、谷米、竹木及制品为大宗”[12]。附近瑶山的居民多以薏苡和米酿酒到江口圩出售,淮山和龙眼大多来自金田,竹木及其制品则是江口圩本地盛产。这些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很少经过加工处理。到了清中期以后,江口圩的商品琳琅满目,种类丰富多样,商品结构突破了单一的格局。当时江口圩逐渐出现杂货行,主要销售由广东运来的苏杭绸缎、盐、布匹、槟榔、海味、甘草;还有洋杂店,主要销售洋纱、洋油和火柴;也有烟丝行,专卖烟叶、烟丝。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行业和店铺出售各式各样的商品。这些来自广东地区的商品遍布江口圩,许多商品属于手工业品,无论在技术含量上,还是在单位价值量上,都较清初江口圩的初级农产品要高。

清初江口圩的商业主要辐射周边地区或圩镇。附近瑶山的大宗土货都运往此地交易。另外,周围圩镇如石咀、新圩、南渌和平南思旺圩等地的民众也都通过水路把商品运往江口圩贸易。到了清中期,江口圩的商业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们可通过乾隆五十六年(1791)江口圩《创建粤东会馆碑记》窥见其贸易的辐射范围,参见表4。

表4 乾隆年间江口圩创建粤东会馆外地商号捐款统计

由表4可知,第一,从捐款的外地商号看,这些商号既有来自广西的多个大圩镇,如戎圩、大乌圩、横州等,也有来自广东佛山地区。与清朝初期商业辐射范围仅局限于附近地区和圩镇相比,乾隆时期江口圩的商业辐射范围延伸了许多。第二,在所有外地商号中,商号数和捐款数较多的横州、戎圩和大乌圩都是属于西江中下游的大圩镇,这说明江口圩与西江中下游大圩镇的商业联系比较密切。

到了清后期道光年间,江口圩的商业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道光十九年(1839)迁建旧圩义烈宫时外地商号的捐款情况看出。

表5 道光年间迁建旧圩义烈宫外地商号捐款统计

据表5可知,第一,从捐款的外地商号来看,相比乾隆时期,道光年间增加了许多来自周边城市或圩镇的商号,比如梧州、柳州、桂平、贵县、平南等城市,以及桂平石咀、南渌、白沙、象州运江等圩镇,还有来自广东南海县、江西等地的商号,可见江口圩的商业贸易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第二,捐款的外地商号、船户数量达63个,而乾隆年间创建粤东会馆时的捐款商号为17个,后者是前者的近4倍。由此可以看出,清后期江口圩的商业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阔。

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口圩的商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虽然明代在旧江口圩的位置已经形成瑶圩,但是直到清初,到旧江口圩趁圩者仍以瑶民为主,广东商人较少,圩镇面积也不大,商品主要来自附近地区或圩镇。清初,旧江口圩仍然只是一个小型的农村集市,商业影响范围有限。到了乾隆年间,随着人们在大湟江东岸修建新的江口圩,并创建粤东会馆,方便了粤商往来此地经商,自此江口圩商业不断兴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西江沿岸的中心圩镇。清后期江口圩异常繁荣,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一,有“一戎二乌三江口”之称。光绪中叶后,有电船来往于西江各埠之间,附近各县的土货都集中于江口圩,广东来的洋货也在此起卸,百货辏集,商贾云集,“故昔日县城繁盛景象尽为此圩所夺”[13]。可见此时江口圩的商业地位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县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军还没有侵占广西大部分地区之前,江口圩的商业迎来了短暂而特殊的发展时段,成为桂东南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人称“小梧州”“小香港”。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口圩商业兴盛的原因

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口圩之所以能够由一个小型的沿江圩镇,逐渐发展成为桂东南地区的一个集散中心,其商业繁盛的景象甚至一度超过桂平县城,成为近代广西四大圩镇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地理因素

1.水运条件优越

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众多,传统时代的牛车、马车难以在此长途运输。但广西河流众多,而且主要属于西江水系,西江下游联通珠江,最后注入南海。“近代广西商品的流动形成了以水运大动脉为主,以中小河流为辅的水上运输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沿江得水运之利的县城和中心圩镇迅速发展”[14]。江口圩就是这么一个因为沿江得水利之便而兴起和发展的沿江中心圩镇。江口圩位于大湟江与浔江交汇处,大湟江旧称大黄江,“大黄江在县东北五十里,江自弩滩塘分入黔江水入江……至大黄江口圩,会于大江(浔江)”[15]。浔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西江干流中游河段的名称。浔江的水深且径流量大,据《广西年鉴》第三回载,1926—1931年浔江年平均水位27.36米,浔江年平均流量7271.12立方米/秒[16]。不仅如此,浔江的流程长且流域面积广阔,其从县城三角咀黔江、郁江汇合口起,经寻旺、南木、石咀、思宜、江口、木圭6个乡镇,至木圭乡上冲进入平南县界,全长199千米,县内长度42.65千米,流域面积490平方千米。而且浔江的江面开阔,最宽处就在江口圩,“县内河段平均河宽573米,最宽处1000米(江口镇万江口)”。此外,浔江四季通航,是广西通航价值最大的一段河道[17]。加上桂平县内最大的支流大湟江汇入,使得位于江口圩的浔江河段整体呈现出径流量大、江阔水深、流域面积广的特点,水运条件相当优越,利于船舶航运和停泊。相较桂平县城而言,桂平县城虽然位于黔江、郁江和浔江三江的交汇处,但是其水运条件的优势还是没有江口圩明显。正因如此,“光绪以后,因通电船,江口湾好停泊,江面宽,水深,停的船多,桂平比不上江口,船靠不近岸”[18]。

2.区位优势明显

江口圩处于浔江河段,而浔江又位于西江的中游,所以从江口圩沿浔江上溯可达桂平县城、贵港、横县、南宁、武宣、柳州、百色等地,沿浔江下行可达平南的大乌圩、苍梧的戎圩、梧州、肇庆、南海、佛山、广州、港澳等地,直至南海。江口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将其打造为西江流域的重要航运枢纽和桂东南地区的重要货物集散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粤商将都安、来宾等桂西地区的谷米、山货、药材等商品运到江口圩,再由江口圩转运到广东甚至港澳地区。另一方面,粤商把从广州、佛山、梧州等地运来的商品在江口起卸,然后再转运到广西各地。

3.物产丰富

江口圩所处的浔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加之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所以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当地的耕地和水田面积广阔,盛产优质稻谷、淮山、半夏、黄麻、桑蚕、香芋、篙竹等。特别是竹子,江口圩生产的竹器远近闻名。“江口镇是县内有名的竹乡,是出口竹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茂密的竹林遍布各村和沿河两岸,连绵数十里。”[19]此外,周围的圩镇盛产谷米、花生油、竹子、布匹、家禽家畜等土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也都聚集于江口圩,运往广东。这就为江口圩的商品贸易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二)人文社会因素

1.粤商的主导

“广东人在桂省之经济势力根深蒂固,且时呈喧宾夺主之现象。尝闻人谓桂省为粤人之殖民市场,实非过言。”[20]可见近代粤商对广西的经济影响之大。江口圩作为地处西江中游,维系西江上游与西江下游乃至珠江流域广大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自然也是深受粤商影响的重要地区之一。

江口圩从形成、发展到繁盛,一直跟粤商有着巨大的联系。大湟江口在乾隆时期形成圩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东人到此定居和经商,然后逐渐排挤当地的瑶民,最后再将圩场迁往现今江口圩的位置。随着来往江口圩贸易的粤商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粤商到此住宿和洽谈生意,粤商便在此修建了粤东会馆,捐款者主要是粤商在江口开办的商号。粤商在江口圩的商人中占据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江口圩的商业发展离不开粤商。“道光年间,江口圩多是广东人做生意。”[21]光绪后,在江口圩做生意的广东人更多,且对江口圩商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民国时期粤商在大安镇占80%以上,在桂平江口镇占80%左右。”[22]抗日战争时期,江口圩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正是因为粤商为了逃避战争而大量涌入。

2.西江航运业的带动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流域面积广阔,江阔水深,流量大,航运价值巨大,航运量居全国第二。浔江是西江的干流,而江口圩就位于浔江下游和西江中游。西江航运业的兴盛,必然带动浔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光绪年间,龙州、梧州、南宁三关开放,广西的轮运业飞速发展,电船、汽船的使用逐渐普及,航运速度和载运量大大提升,掀起了西江航运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各地重要港口纷纷成立航运公司,航运线路相继开辟,本国轮船和外国轮船都迅速增多,西江的航运日益繁忙。随着航运业的进步,沿江重要的中心圩镇也取得较大的发展,并成为当地除县城外具有较强经济影响力的货物集散地。江口圩便是受到西江航运业的推动而不断兴盛的沿江中心圩镇之一,愈来愈便利的水路运输,为江口圩的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至民国22年(1933),定期航行于江口至梧州的渡船有2艘、电船(客船)2艘、货船30 多艘。”[23]这为提升江口圩的商品集散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政策和战争的影响

政策对于商业的影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桂平县城位于浔江、郁江、黔江的交汇处,地处江口圩的上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江上游运往梧州、广东等地的货物,需经过桂平县城才到达江口圩。从桂平县城和江口圩的地理位置与水运条件来看,两者都具有集散和中转商品的条件与能力,所以桂平县城和江口圩在商品集散功能上具有一定冲突,两者相争,势必会削减对方的商品集散数量和规模。然而,当地政府实行不同的过境税收政策,桂平县城的过境税收苛刻,而于江口圩的过境税收宽松,使得江口圩的商业发展获得了宝贵的时机,进而在商业繁荣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桂平县城。“加同光而后,浔州府城设立厘金入口加税,船户过而不留,咸集于此圩”,出现了“故昔日县城繁盛景象尽为此圩所夺”[24]和“船桨湾多于县城南北河”[25]的局面。

战争给各地商业带来的不一定全是损失或者摧残,有时候战争会给特定城镇带来商机。“广西处于南疆,又是抗战大后方,在抗战期间城镇发展十分迅速……抗战期间未被波及的部分城镇迅速发展。”[26]因此,江口圩在未受战争波及的时候,便是其中迅速发展的部分城镇之一。1938年10月,战火燃烧到了广州,迫使大批广东民众沿着西江深入广西内地,其中就有大批广东人沿浔江内迁到江口圩。在这些逃亡的民众当中,有许多是粤商和巨富。大量粤商涌入江口圩,不仅带来了商业人才,还带来了丰富的技术和资金,对进一步繁荣江口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江口圩因此才有了“小梧州”和“小香港”的美誉。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西江口圩的商业经历了一个发展兴盛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商业人口的增加与圩场空间的拓展、商铺数量增加与商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商品贸易量的增长与商业辐射范围不断延伸等方面,从而在近代广西圩镇中具有较高的商业地位和影响力。江口圩之所以不断发展兴盛,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优越的水运条件、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粤商的主导、西江航运业的带动和政策、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等。而分析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口圩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原因,对探讨当前江口圩的复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商号江口西江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我国商号保护的立法检讨及完善策略
西江千户苗寨
浅谈我国驰名商号的保护问题
商号权与注册商标专用权冲突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浅议我国商号(字号)法律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双城同唱西江魅
——粤桂手牵手
江口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