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抽样七成不合格,电动汽车何时真成“大趋势”
2019-08-29陈斌
陈斌
日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显示7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此次风险监测共采集9家生产企业的10批次充电桩产品。有7批次不符合国标要求,主要问题包括该接地的不接地,故障时没有警示,容易起火、导致使用者触电。这次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意味着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可导致死亡、身体残疾等严重后果。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超过100万台。充电桩的质量优劣不仅关乎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一般社会公众的安全,不能等闲视之。
除此之外,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上升,电动汽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有在充电时起火的,这可能是充电桩有问题,也可能是电动汽车有问题;有停在街上或地下车库起火自燃的;有行驶在路上因为碰撞或无缘无故冒烟起火的。后两者就妥妥地是电动汽车的问题了。电动汽车普遍使用锂电池组,它非常娇贵,过充可能起火,高温下可能起火,碰撞可能起火,故障可能起火。从材料性质与运作原理来看,电动汽车似乎比汽油内燃汽车起火的概率更高,从而给司机与乘客带来更高的安全风险,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狂热支持者眼里,电动汽车更清洁、更环保,取代汽油车是“未来大趋势”。但我们亟须全面考虑目前技术条件下电动汽车的所有风险与成本,并与目前确定的收益相权衡。最终,应该让市场竞争决定谁、在何时,成为“大趋势”。
在目前电池技术条件下,电动汽车相对于汽油车有两大主要劣势。一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有汽油的几十分之一。即使对电池+电动机与油箱+内燃机的体积及质量综合衡量,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还是远远不如汽油车。汽油车加一次油轻松可开八百甚至上千公里,车主从来不担心续航问题。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续航虚标问题。某些电动汽车宣称续航400公里+,但那是在新电池、气温理想与不开空调等条件下的理想值,电池会随着使用老化损坏、充电量衰减;低温下每公里耗电量会急剧上升。能量密度低也造成电动汽车几乎一半的重量是电池,为此必须牺牲一定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二是电池的能量补充速率太低,即充电太慢。目前市面上所谓的快充都需要一两个小时,快送是直流电、电压较高,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至于慢充,往往需要十个小时左右。而汽油车油箱加满油也就三两分钟的事儿。别小看了这一点。如果你有个急事,譬如送危重病人或即将生产的孕妇去医院,汽油车中途没油了,花三两分钟加一下油,应该碍不了事;但要是电动汽车中途没电了,麻烦就大了,可能就是生死存亡。
这两点结合起来,综合效应就更明显了。你开的是电动汽车,经常担心的是车子电量不多了,得赶紧找到充电桩;充上电了,有充裕的时间休息,往积极方面想有助于减少疲劳驾驶。你开的是汽油车,几乎不需要操心油量的问题,油不多时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搞定。
只有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充电速率得以大大提升,电动汽车才有望真正PK汽油车。这是技术可行性的要求。另外,目前,尽管有上述劣势,与同档的汽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价格也并不真正具备吸引力,往往要靠对厂家补贴、购车补贴与免费牌照才吸引买家。但这显然是不能长久的。在纯电动汽车地方补贴取消之后,一些厂家生存艰难。显然,电动汽车只有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同档的汽油车,才有望取代汽油车。这是经济可行性的要求。
电动汽车要在这两大可行性上取得突破,必须直面与汽油车的市场竞争。一味依赖政策保护,永远无法自主呼吸与独立生存。温室中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