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2019-08-29李新军

考试周刊 2019年63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果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讲解方式进行知识讲解,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停滞,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新课标倡导高效课堂,呼唤高效学习,为此,作为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引导者,我们教师更要优化教学策略,真正构建课堂的高效性。

關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标给课堂带来了新的希望,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学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有效的记忆,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如在教学高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时,在讲述到核素、同位素、元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很容易产生混淆,以至于在实际做题时不能很好地分辨。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教学时,先把核素、同位素、元素的基本概念讲授给学生,并给学生留了一些时间进行记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时,教师接着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让A、B、C三个学生分别领取三个相应的牌子扮成氕、氘、氚,D、E学生拿牌子扮成碳12、碳13,F、G、H学生扮成氧16、氧17、氧18,I学生扮成氟,J学生扮成铍,K学生扮成铝,……这时教师让学生数数有多少种核素,学生知道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就成为核素,故而30人就应当有30种核素,哪些是互为同位素的呢?要想成为同位素必须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是不同的就行,学生开始观察每个人手里拿的牌子,在牌子上教师特别把质子数和中子数都做了表达,这样将有利于学生选出质子数相同的各同位素,并让同位素的各扮演者集中在一起,这时教师让学生数数总共扮演了多少种元素,因为其中也有一种核素的,故而有学生是孤零零地站着,学生根据元素是所有的统称,故而只要数数一共有多少团队就是多少种元素了。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思维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再认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巧用提问设疑,实现高效学习

提问,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思考,而且通过提问也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教师有效的指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为学生设疑,使学生在目标明确的状态下,分析、解决问题,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高效学习。

如在教学高中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时,在讲到氯气部分,在课本中给出了氯气与水发生的反应,为了能够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观察氯气,说出特点;当在氯气中加入水以后,氯气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氯气的颜色发生改变是因为什么呢?教师把刚刚制取的氯气拿到学生面前,通过观察,基础差些的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时教师把滴加过水的氯气拿给学生观察,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氯气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没有水的颜色,而是变成了黄绿色,不时还有气泡冒出来,能隐约闻到刺鼻的气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其实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且极易溶解于水中故而才有刺鼻的气味产生。教师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着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了扩展学生的认知,教师提出在生活中不能把84消毒液与洁厕净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当发生这个反应时,应当及时排气进行空气置换,也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为学生提问设疑,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有目标的思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到了化学知识,真正意识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 巧用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而是实验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更为学生乐于接受,在实验教学中也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多参与实验教学,给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高中化学《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时,在有关氢氧化铝制取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制取氢氧化铝更为合理。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有学生提出可以向试管中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沉淀,可是当滴加的多了时,氢氧化铝沉淀就会减少,可见氢氧化铝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再次反应;有学生提出可以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铝溶液,也会产生氢氧化铝沉淀;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向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会发现有沉淀产生;还有一组学生提出把氯化铝溶液放入到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氨水,这样就能获得氢氧化铝沉淀,就是总滴加沉淀也不会消失。教师把四种实验方案放到一起,重新让学生进行斟酌,虽然都能制取到氢氧化铝沉淀,可是在操作上可否进行取舍,学生经过讨论、分析,确认合理的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就是利用铝盐与弱性碱发生化学反应来获取;由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故而当遇到强性碱时会与发生反应,导致沉淀消失。

教师充分利用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有了创设实验方案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而且学生在探究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也会借鉴所学的实验内容,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总之,在新课标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化学课堂上“动”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品质不断得到提升,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简介:

李新军,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