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下的中年级情境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2019-08-29刘涛

考试周刊 2019年62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摘 要:学校在新教育“每月一事”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主题活动,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主题活动科学安排,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活动,用心体验。活动后科学指导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情境作文;实践研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反观目前的作文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效率低下,教师苦教、死教,学生写作时无处下笔,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缺少实践体验。因此,笔者有效利用“每月一事”主题活动,创设情境,科学安排,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亲身感悟,并加强写作指导,让学生写出声情并茂的优秀作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实践,深入思考,提炼出了主题活动下的情境作文指导策略。

一、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的有效利用

(一) 主题活动的选择

对一年来学校举行的“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进行有机选择,把符合中年级学生作文训练要求的活动作为选择目标,作为情境作文教学活动的习作内容。这些活动必须具备语文学科的性质,体现语文的学科性。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选择应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活动应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主题活动的调整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是针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开展的活动,并不是为了学生写作而量身定制的,因此,为了情境作文教学的需要,我们要对选择的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把与情境作文教学关联不紧密的活动环节加以弱化,把有利于丰富学生活动体验的活动环节予以增加环节,把有利于情境作文教学的活动环节予以深化。

(三) 主题活动的组织

首先,确定“每月一事”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是学生习作的主题,但是文體不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文体,自由习作。其次,发放便条给学生,这些便条上是一些有关主题活动的规范要求和名言警句,让学生做好语言积累。同时教师讲述一些有关活动主题的小故事,让学生感悟活动的主题,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养成主题活动要求的好习惯。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每天的暮省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思。再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可以是有趣的游戏活动、情境表演(小品、课本剧等)、主题辩论会、观看各种感人视频。最后,组织学生家长带领学生参加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感悟,亲身体验。接下来,教师根据活动主题布置习作要求,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后水到渠成地写下自己的习作。上述活动所创设的情境,从有利于学生习作的角度讲,应突出以下特点:

1. 趣味性。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情感性。主题活动的创设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想。

3. 思辨性。主题活动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4. 唯美性。主题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突出正能量,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情境作文的实施

(一) 观察与体验

在主题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调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再进行细致的观察。首先,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其次,观察要全面,对主题活动的全貌、发展全过程、各部分从头到尾细致观察。再次,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在习作中写出事物的个性特点。深刻的活动体验感悟是习作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活动中的角色去,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然后让他们梳理自己的感受,交流自己的感触,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在习作中体现出深邃的思想认识,使文章更有高度。

(二) 口述与回忆

口述是学生亲身参与了主题活动,获得了体验感悟、写作素材后,通过回忆当时的情境,用准确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复述活动经过,从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口述可以从活动的过程、活动时人物的表现、周围的环境、活动的结果几个方面来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活动时凌乱的记忆片段进行梳理,形成一个对活动完整的记忆,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在脑海中搜索活动中印象深刻的画面,回味当时的感受,然后再筛选、过滤、整理出自己写作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在脑海中形成写作的草图,把感性体验变为理性思考。

(三) 表达与试写

学生在生动的主题活动情境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体验,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但是中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形象思维占据其主导思维。他们在写作时常常不知从何下笔。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可以实现思维过程和现实写作之间的过渡。学生在得到一个具体的主题思想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具有逻辑的层次性和条理性,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将自己的习作合理布局,使学生的习作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

在学生试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关键词进行启发,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写作。提供给学生的关键词应具有概括性、典型性,要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写作实际上是一个从内部语言到口头语言再到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口头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对体验到的情境进行口述。学生从活动情境中观察到的事物是凌乱的,借助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是对素材的整理和加工,再用文字写下来,这样就把内部语言转化为规范的书面语言。

(四) 评价与提高

教师评价学生习作的评语,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注意鼓励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表扬性、沟通性、启发性评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帮助其进步。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家长参评,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创作修改热情,提高写作能力。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情境作文符合一般的写作规律,让学生把写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

作者简介:刘涛,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乡范家山小学。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
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创新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