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探究
2019-08-29洪淑娟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不少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且在不断探索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教学路径。课内阅读是基础和根本,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拓展延伸,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学生课内课外阅读实际,探索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阅读教学;家校合作
课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正是深入开展阅读教学、扩大阅读量的关键时期,如若教师能够整合好课内外阅读的关系、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工作,那么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有着很大帮助,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思考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对策。
一、 分体裁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体裁,这里主要指的是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种类,如诗、小说、散文、戏剧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不少的文学体裁,这些体裁凝聚在课本之中,丰富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不同体裁的课文在结构形式与语言表述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体裁特点,做到有章可循,根据一定的体裁形式来为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体裁文章的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挑山工》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性文章。该文章文路清晰,言语朴实,有生活特色,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劳动中,却能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凝炼出“劳动者”这一富含人物特性与精神内涵的阅读主题,然后由这一主题出发,带出另外一篇也是写人的课外阅读文章《天游峰的扫路人》。因为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天游峰上打扫道路的劳动者,与《挑山工》一文主题内容相近,而且在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可进行对比性与拓展性阅读。从而做到理解内容,积累语言,认识文章的写作结构,体会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与互读共进。又如教学《古诗两首》之类的古代诗歌时,教师为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应当也是与古诗有关的内容,比如《唐诗三百首》等。或者也可以学习同一作者的其他课外作品,如李白、杨万里等人的古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按照体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某种体裁得以完全把握,才能够搭建好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促进学生的知识拓展和应用。如若教唐诗的时候让学生课外阅读童话故事,便不能和课内阅读进行有效联系,学生兼顾两个不同的体裁也会感觉压力较大,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因此,通过课内阅读教学继而分体裁来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带动性强的有效教学路径。
二、 采取对比阅读深化课内课外联系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不甚重视,单方面认为课内阅读是精读教学,课外阅读只需要学生翻翻书看看即可。实则不然。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中,课外阅读有很多精品篇目也需要拿来精读,甚至可以与课内阅读进行对比教学。有比较才有鉴别,借助比较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比较、揣摩、品味、鉴赏中一方面实现文本细读,深化学生阅读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和分析整理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冯骥才的《刷子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他的《泥人张》这篇文章拿来进行对比阅读教学,带领同学们分析同样的作家在写不同人物时的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写出特色来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采取对比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都加深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深化写作能力,养成爱阅读、勤动笔的好习惯。只要运用得当,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定能获得情感升华,不断地荡起阅读思维的涟漪。
三、 多元化教学形式整合课内外阅读
(一) 诵读演讲
朗诵与演讲是整合课内课外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不局限于朗诵和演讲这两种较为规整的形式,而是把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高阅读整合的自主性。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内文章时,学生们都十分钦佩抗战壮士们的英雄壮举,那么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们自主搜集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自行整理成一篇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讲故事大赛。讲故事这种方式兼顾了朗诵与演讲的功能,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内文章的认识,另一方面还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了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 家校共读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也离不开家长的参与。课内阅读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而课外阅读则多由家长们负责,做好家校共读,有助于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的深化。在进行家校共读的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便捷网络来设立相关平台,做好与家长群体之间的联系。比如可以建立班级阅读群,教师定期在群中為家长和小学生们推荐阅读书目,并能够及时回答来自学生或家长提出的问题。家长做好监督工作更好促进了教师在班级中开展的课外阅读,实现了家校的有效合作。例如,学习林海音的《窃读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推荐相关书目如《城南旧事》,并在阅读群中带领家长们一起阅读这部经典作品。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在家中阅读过相关书目后,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开设读书交流会或讨论会,学生们可以采取游戏、表演、PPT展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由此一来,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共同努力,有助于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综前所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离不开教师在阅读素材、阅读方式方面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构建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入领略语文阅读的美感,深化审美意识,促进阅读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杜丽兼.内引外联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课外语文(上),2018(6):122.
[2]徐芬维.浅析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6):68.
[3]徐碧玲.小学高段课外阅读课内化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洪淑娟,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石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