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节选)
2019-08-29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8期
白圭新与惠子相见也,惠子说之以强①,白圭无以应。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②。竖子操蕉火而巨,新妇曰:‘蕉火大巨。入于门,门中有敛陷③,新妇曰:‘塞之,将伤人之足。此非不便④之家氏也,然而有大甚⑤者。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之曰:“不然。《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于新妇乎?《诗》岂曰:‘恺悌新妇哉?”
诽污因污,诽辟因辟⑥,是诽者与所非同也。白圭曰“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而诽之,因自以为为之父母,其非有甚于白圭亦之有大甚者。
(选自《吕氏春秋》,陆玖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注释】①强:这里指利辞辩说。②安矜烟视媚行:安矜,安稳持重;烟视,微视;媚行,慢行。③敛陷:坑洼。④便:有利,利于。⑤大甚:太过分。大,通“太”。⑥诽污因污,诽辟因辟:用污秽责难污秽,用邪僻责难邪僻。诽,毁谤,责难;污,奸邪;因,依凭,靠。
鉴赏空间
惠子的著作已经失传,他在其他典籍中留下的很多故事都是在和人辩论。这则故事中,双方辩论有来有往。白圭借故事来比喻,惠子引用《诗经》来反驳,说得都很精彩。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关于双方言语的评论。《吕氏春秋》的编者不偏不倚,告诉我们说话要讲究分寸和方法,实在是持中之论。
读有所思
1.怎样理解“诽污因污,诽辟因辟,是诽者与所非同也”这句话?
2.你认为惠子引用“愷悌君子,民之父母”这句诗来反驳白圭恰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