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造闲置旧祠堂 打造文化新阵地

2019-08-29

农村百事通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全乡宗祠讲堂

2019年5月27日,夜幕落下,江西省乐安县罗陂乡水溪村女子乐队正在彭氏大宗祠里唱歌。水溪村女子乐队有20多个人,吹笛子、巴乌、葫芦丝,跳舞,样样都会;自编自导的竹竿舞、现代舞,跳得有模有样。彭氏大宗祠是这支女子乐队平时排练和表演的主要场所,也是村里的传统文化讲堂。

罗陂乡是乐安县西南与永丰县接壤的一个乡镇。谈到将祠堂变讲堂的原因,罗陂乡党委书记陈雪華说,全乡各村共有大小祠堂10余座,早些年,这些祠堂除用作宗族祭祀和举办红白喜事外,大多时候都闲置不用。同时,以前的罗陂乡产业单一,人口密集且群众宗族观念强烈,群众农闲时打牌之风盛行,耽误发展不说,还容易引发矛盾。

2016年,由乡政府组织举办的第一届乡村器乐大赛在水溪村举行,没想到有近百人报名参加。从2017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对村民自发的文化需求加以引导,成立了罗陂乡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并引导和鼓励各村利用乡村祠堂、农村书院等场地,改造成优秀传统文化讲堂,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据陈雪华介绍,为把乡村祠堂、农村书院打造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近年来,罗陂乡财政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并争取到中国人保财险集团捐赠36万元定点扶贫扶智扶志项目资金。目前,全乡包括水溪村女子乐队在内组建了6支民乐队,乐队成员发展到100余人,将6处乡村祠堂、农村书院改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讲堂,2019年,还将实现全乡9个村(社区)的全覆盖。

“水溪村以前是个有名的麻将村。村里的祠堂改造后,村里的文化活动多了,大家有时间就来跳舞、学乐器,日子充实多了。从参加女子乐队后,我也没有再摸过麻将了。”村里的女子乐队队员王香花如是说。如今的王香花,把多数时间投入到乡村文化的学习中,并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经常参加县乡组织的文艺演出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

此外,罗陂乡党委、政府结合各村实际,提倡“一祠多用”。目前,罗陂乡罗陂村陈氏大宗祠的二楼已被改造成了农耕和民俗文化的展示馆,展示了从各村收集的老物件1000余件,留住乡愁。而右源村的阙氏宗祠,乡里正结合红军标语和红军战斗旧址保护,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受到群众的欢迎。

(江西   邹晓华)

猜你喜欢

全乡宗祠讲堂
红领巾,好榜样!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服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DV校园 数彩讲堂
DV校园 数彩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