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现代信息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以枣庄市山亭区为例

2019-08-29田丽娜

乡村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枣庄市农民科技

田丽娜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农业信息科技指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S(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地理信息系统RIS、遥感系统RS)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农业数字化、精准化、智能智慧化发展[1]。科技信息能否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的前提是农民是否有广泛地获取科技信息的意识。尽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言还是较为缓慢的,所以,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对乡村振兴及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2]。本文主要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为实证研究的样本载体,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农民对农村科技信息接受意愿的一手资料,了解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现状,进而整理并分析数据,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及数据分析情况提出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升策略。

1 枣庄市山亭区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现状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了解现阶段山东省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意识,开展这方面的调研活动已迫在眉睫。枣庄市下设五区一市,山亭区是五区之一。山亭区组建于1983年11月,是枣庄市市辖县级区,地处山东省南部、枣庄市东北部,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约46万,占总人口的88%,是枣庄市的农业生产大区。山亭区在地理位置、农业生产、农业人口比重及农业增长等多方面具有普遍性,因此,选择山亭区作为调查研究地点具有典型代表性。

1.1 农民可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

现阶段,枣庄市山亭区农民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杂志和亲朋好友等。其中,利用电视这一工具获取科技知识的人数达67%,所占比例最高;通过亲朋好友这一途径获得科技信息的人数占30%左右,位居获得信息途径的第二位。从表1可以看到,报纸、广播、网络、手机和杂志等使用的比重极小,各种获得方式分布极不均匀。由于受到文化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调查对象对报纸报刊信息的渴求度不高,仅有少数基层干部接触报纸报刊等资料。

表1 各年龄段获得农业科技信息途径的人数

1.2 农民主动学习新技术的意识

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以下,近63%的人群不会主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能主动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数仅占37%。此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大部分人不愿主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40~59岁年龄段中,部分调查对象在外打工,另一些则在家帮助儿子看家或照看孙子孙女,种植简单的农作物。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部分调研对象主要在家帮助外出务工的子女照看孩子,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受文化水平及自身能力的限制,绝大多数人依赖经验和习惯种地,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表现冷淡。

1.3 参加信息服务组织的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对于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的态度明显,愿意和较为愿意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的人群占总数的54%,占总人数的50%以上;不愿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很不愿意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的人数几乎为0%;还有近33%的人群态度不坚定,表示对参加信息服务组织不关心。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3%,占总人数的50%以上;不愿支付费用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8%。以上数据表明,调查人群对于参加农民信息服务组织抱有较高的热情。

1.4 看待科技信息对农业生产的态度

为了解现阶段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知识在农业生产中所起作用的态度,问卷设计相关题目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调查显示,近80%的调查对象对“科技信息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巨大的作用”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不同意的仅占总人数的5%,其中非常不认同“科技信息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巨大的作用”的人群所占比例几乎为0%。分析数据得知,随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农业科技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2 阻碍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因素

2.1 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在一部分不愿自主学习农业信息技术的人群中,多数人不认为信息化能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生产中带来直接的效益,对农业科技信息单一化而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及地方缺乏及时相应的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感到失望或缺乏信心,使他们不再主动要求或希望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科技信息服务人员补给匮乏

由于大部分青壮年以外出学习、务工为主,对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阻力,重视程度及接触农业科技信息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青壮年是农村生产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发展缓慢、教育落后,使得大多数人放弃农村的农业生产或者不重视农业生产,最终导致农业科技信息在农村推广迟缓。中老年由于受文化知识水平的影响,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途径受限,加之地方政府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普及力度不够,现有的乡镇技术人员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要求。

2.3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较弱

实地走访发现,多数农民每月接触到的农业科技信息仅限于简单的农业知识,如化肥的种类、农药的使用计量和简单农业种植介绍等。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没有深入基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技术人员在科技指导方面的经费不足,只是很多技术人员无法认真履行职责;二是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技术单一,农业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三是农村条件艰苦,乡镇技术人员不肯吃苦,不愿走进基层为基层农民服务。

3 提升农民科技信息技能的策略

3.1 增强信息化建设适应经济发展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在促进枣庄市山亭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农民的生活,就要利用建立起来的“山亭区乡村经济”功能,保障科技信息工作的顺利进行,利用深层次、全域性构建,推行价值观渗透,利用“数字霸权”,促进科技信息传播。

3.2 扩大农村科技信息人员队伍

针对农村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农村科技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需求,为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基本素质,枣庄市山亭区农村科技信息的获取需要依靠人的力量。贫困山区的特殊性更强调了领导的带头促进作用,农民意见领袖在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枣庄市山亭区农村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科技信息是农民在社交活动中获取的,人际传播能解决农村科技信息获取中出现的信息不信任问题,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3.3 提升乡村地区信息化服务能力

枣庄市山亭区农村科技信息的获取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库,要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要以信息服务基地建设为根本。枣庄市山亭区农村科技信息收集渠道需要逐步拓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资源,要收集农民科学信息需求,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队伍。要鼓励农民充分利用期刊、报纸、杂志等传统信息传播工具,还要通过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节目、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工具,获得更多有用、可靠的科技信息[4]。

猜你喜欢

枣庄市农民科技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意料之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