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电辉煌七十载 助力中原更出彩

2019-08-29宋习凌通讯员齐全志王丹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8期
关键词:特高压国网河南

本刊记者 宋习凌 通讯员 齐全志 王丹

“70年前,只有县政府这排简易的土坯房里散发出微微灯光,每天放学我都好奇地向里张望。现在,这里盖起了30多层的商业楼,每晚电光通明、灯火璀璨。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82岁的国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退休职工李德瑚十分感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河南全省总发电设备容量仅有9506千瓦,且都是低温低压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只有2000千瓦,发出的电只能就近使用,输送电压最高仅有3.3千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河南电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70年来,河南电力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多项“第一”。

1957年,河南有了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和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1960年,河南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运。1988年,河南电网跨入500千伏电压等级。2003年,华中与华北电网经由河南与河北之间的500千伏辛嘉线实现互联。2005年,基于河南境内灵宝换流站的投运,华中与西北电网实现联网。2009年,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在河南建站落地,河南电网最高电压等级提升到1000千伏。2014年,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河南在全国率先跨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阶段。

如今,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加大发展投入,优化网架结构,构建智能电网,做好优质服务,在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能源转型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河南500千伏“鼎”字形骨干网架基本建成,所有市区实现220千伏环网供电,全部县域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整体供电能力超过6400万千瓦,总体规模居中部六省之首,有力支撑河南迈上电量3000亿千瓦时、负荷6000万千瓦的新台阶。

“充足电”助力发展

大河之南,天地之中。河南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象征现代文明的电力工业在中国出现最早的省份之一。自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在黄河大堤安装第一台发电机开始,河南开启了有电的历史。但受历史因素和经济发展影响,河南电网发展规模和速度相对滞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电网也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上了漫长的发展道路。70年间,河南电网逐步由110千伏、220千伏进入500千伏主网架时代。尤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换挡提速”新阶段,规模不断扩大,网架多次升级,由华中电网的末端逐步变成华中、华北、西北电网互联的枢纽,建设全国能源互联网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2016年以来,作为华中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电网累计投资近1500亿元,达“十三五”规划投资的90%。目前,河南电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005座、变电容量306871兆伏安,500千伏“鼎”字形骨干网架基本形成,省网供电能力超过6400万千瓦。

2016年度夏期间,河南首次实现主网供电无“卡口”,意味着河南局部地区电网供电紧张的短板基本补齐,电网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电网年度发展投入将首次超过400亿元,并于6月底提前建成投产60项迎峰度夏基建工程,提高主网供电能力190万千瓦。“充足电”为河南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质电”保障城乡

“小时候,家里用煤油灯,光小得可怜。晚上,灯经常被风吹灭,村里一片漆黑。谁家有个手电筒或者马灯,大家都羡慕死了。”回忆起建国前的用电情形,开封市尉氏县邢庄乡岳家村村民岳三宝频频摇头。

据统计,1978年年底,河南农网规模只相当于现在的十分之一,乡(镇)通电率仅有80%,村通电率为65%,大部分农民还无电可用。为改变现状,河南电力先后开展了3次农网升级改造:1998年,第一次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启动,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拉开序幕。2010年,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用电需求,第二次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启动。2016年以来,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为目标,启动了第三次农网升级改造工作。

从此,河南农村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78年“县县通电”到1990年“乡乡通电”,再到1997年“村村通电”,最后到2005年“户户通电”,以及2017年“村村通动力电”和平原地区“井井通电”。村民实现了从“没有电”到“用上电”,从“总断电”到“偶尔断电”,从“偶尔断电”到“敞开用电”的转变。

如今,河南农村供电质量显著提高,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264万户农村“低电压”用户全部消除“低电压”现象,13.4万眼机井全部通电,1900个中心村完成电网改造,3900个贫困村通了动力电,38个县实现电网脱贫,39个乡消除“一乡无站”问题。18.8万农户、75万农民真正实现了“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现在,岳三宝家里空调、电视、洗衣机各种电器应有尽有,年过古稀的老两口对便捷、稳定、安全、优质的电力非常满意。

“清洁电”呵护蓝天

河南是用煤大省,煤炭消费长期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80%以上,而煤炭储量却仅占全国的2.4%。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省会郑州一度被列入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十名。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改善环境质量,近年来,国网河南电力大力推动“外电入豫”,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强化燃煤机组排放管理,深入实施电力绿色调度,为中原换上了“清洁电”。

2009年,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南阳开关站建成,河南电网自此进入特高压时代。2011年,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投运,南阳开关站转为变电站,输送能力达到500万千瓦,特高压电能在河南实现平稳落地。2014年,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双极正式投运,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

以天中±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通过该线路,河南每年可以购入疆电500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100万千瓦火电厂每年的发电量。据统计,该线路自投运至去年8月,河南通过两条特高压线路已购入电量1257亿千瓦时,可减少燃煤57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537万吨,有效释放了环境容量。

今年3月,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如期开工,青海也将为河南注入新的绿色电能。“十三五”期间,国网河南电力还将加快推进蒙西—南阳—湘南、锡盟—驻马店—赣州、南阳—驻马店—淮南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计划到2020年,河南电网将形成两个特高压直流落点为电源、两个特高压交流落点为支撑的特高压“强交强直”格局,河南电网接纳外区电力能力提高到2000万千瓦以上。

不仅如此,国网河南电力还大力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深入开展电网适应性研究,加快推动省内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并网步伐。如今,河南省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额消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省份,累计并网风电562万千瓦、光伏1012万千瓦,再加上生物质能,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574万千瓦,超越水电成为该省第二大电源。

“规范电”提升管理

1978年以前,河南农村配电变压器以下的供电设施多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农村电力由村委派电工管理,用电秩序混乱,乱收费、乱涨价、乱摊派和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现象时有发生。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间,省人民政府、省电力公司对农电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探索,对农村电价进行了多次整顿,但由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建设的问题,农村用电体制仍未从根本上理顺,用电秩序依然较混乱,农村电价时有反弹,农民用电负担沉重。

1993年7月23日,河南省电力公司正式成立,1999年实现对全省18个市电业局的直接管理,河南形成了统一管理的电网,理顺了全省供电管理体制,整顿了用电管理秩序,河南供电事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国网河南电力启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人、财、物核心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司规模的扩大,2016年,国网河南电力确立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并成功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网省公司中率先完成党组清理规范工作,明确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工作定位,党建引领,促进公司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多年来,国网河南电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按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企业,提升各级领导班子依规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成立电网规划、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委员会,细化工作机制和责任清单,听取基层单位意见,切实发挥“三个委员会”作用,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清理自有制度4300余项,形成了通用制度为主体、自有制度精细补充的一体化新格局。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围绕责任目标,逐级管理,形成了体现中央要求、适应公司特点、符合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

如今,国网河南电力实现了累计亏损全面消除和亏损县公司全面扭亏;公司制改制深入实施,106家县公司实现分公司运行等跨越式发展。

“便捷电”惠及万家

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可靠的电力是国网河南电力每位员工的神圣职责。1998年之前,由于电力供不应求,供电企业没有生存危机,加之不属于供电企业管理的农村电工在农村随意加价、态度蛮横,在广大人民心中,认为供电企业员工存在“电霸”作风。

1998年以来,河南电力系统在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的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优质服务活动,建设服务窗口,规范业务流程,公布服务承诺,开通优质服务“95598”客户服务电话,公布“三个十条”(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开展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优质服务迎奥运活动,并加强检查和考核,大大提升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投诉举报电话数量大幅降低,客户满意率逐年提高。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积极落实“放管服”要求,简化业扩报装流程,推动电力市场直接交易,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助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全省统调机组超低排放,全力做好“煤改电”地区配套供电保障,积极服务环境改善;精心制定电网脱贫专项方案,全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

“电费能用手机交,办电只要身份证,用电取暖有补贴,电动汽车满街跑,有问题随时咨询随时答,这变化,这服务,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南张贾村村民闫秋菊,对用电服务变化赞不绝口。

如今,无论是服务经济发展还是助力空气质量改善,无论是服务转型发展还是助力国企改革,无论是服务乡村振兴还是助力百城提质,国网河南电力总是争当排头兵。该公司先后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环境治理先进单位”“全省国企改革攻坚战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猜你喜欢

特高压国网河南
新型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的设计研究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红袄漫画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环境研究综述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