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里 闽 风
2019-08-29景艳
景 艳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多重浸染,滋养出独特的人文景象、风俗民情。发端于生活实践,生根于平民百姓之中的历史旧貌、时令风俗、趣闻掌故历经沧桑而延绵,成为历史的映射、时代的光影。
一位退休老人,孜孜以行二十余载,潜心民俗文化研究和民俗画创作。笔下一幅幅福州民俗风情画卷,生动展示了清末民国以来的闽风意韵、市井百态。
风 物 长 情
陈友荣,笔名鳌山石叟,1933年生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鳌山村。1951年参加工作,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和民俗画创作,著有《福州民俗风情百图》《闽都民俗风情画》《闽都民俗风采画》《新二十四孝百图》等,还为“福州民俗文化丛书”和《福州风土诗》《福建岁时节俗谈》《上下杭史话》等书配画、插图。作品多次印制成挂历、台历与明信片等。
陈友荣
陈友荣民俗风情画《供岁饭》
陈友荣民俗风情画《端午节台江夺鸭》
采访陈友荣是在他的家里。他告诉我,之所以把民俗画当作自己后半生的志业,一方面因为对福州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风情持有一份浓烈的情怀;另一方面因为老福州欠缺旧照与图片遗存,他希望通过手绘民俗画把那些口头与文字上的东西变得形象可感;再一方面通过绘画语言挖掘闽都传统文化内核,将其中所包含的人生态度、情操与城市发展面貌展现出来。他希望更多的人领略福州历史之悠久、民俗之淳美、文化底蕴之深厚。
民俗画里有童趣。“那里面的很多都是我自己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或者是我自己亲耳听到的,所以我画起它们来得心应手。”陈友荣先生将他出版的厚厚一摞民俗风情画逐页翻给我看,神情飞舞。旋糖、黏蝉、人家斋、出租小人书摊,供岁饭、食芥菜、端午节台江夺鸭,大鱼丸肉燕征东饼、七省经略庙鼎边糊,闽台迎娘奶、临水夫人陈靖姑……不论是童趣传说、节庆习俗、美食商贾,还是行当工匠、市井百态,浓厚的乡土气息、极具带入感的情境很容易勾起人们对童年与往事的回忆。画作中流露出的些许乡愁的怅惘与亲切让人流连忘返,仿佛观者就是那画中驻足的看客、顽皮嬉戏的孩童,皆是旧物的故人。那些串联起来的风物与表情,是一个世界一个时代。
民俗画中有历史。说话间,两幅关于解放大桥的绘图吸引着我。只知道解放大桥和福州解放有关,并不知道它原名叫“万寿桥”。这座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后来由元代法助和尚在闽省广泛募集钱财,历时20年方建成。在陈友荣创作的《闽都民俗风采画》中,描绘的却是1944年10月福州第二次沦陷时,日本战机轰炸大桥时的场景。当时,万寿桥被炸毁一孔,成为“断桥”,后来,政府在断桥上用三角钢铁板搭成临时栈桥。画面上,日本零式战机的红色膏药旗清晰刺眼。
民俗画中有情感。“我参加工作前只念完小学,但6年小学我读了10年,换了5所学校。”螺洲是著名帝师陈宝琛的家乡,私塾很出名,但陈友荣只读了不到一年时间。“那正是抗战时期,福州两次沦陷。我记得很清楚,1941年4月21日,小学开学一年就关闭了。日本人迫害百姓,手段残忍。当时,按人口给乡里派义务工,不给就抓人杀人,许多民工被迫害致死。40多岁的母亲,被派去修义序机场。我年仅八九岁,也要上山挖战壕。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我们辗转于福州城里与乡下之间。到抗战结束,10口之家就剩下我和母亲一对孤儿寡母。”陈友荣先生叙说得很沉痛。
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都有一种拼劲,陈友荣在工作之余抓紧时间拼命读书,从业余学校,到中共中央党校大专文化进修班,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我没有进过美术学院,小孩子时爱涂涂画画,参加工作以后,画墙报刊头、插图,退休以后到福建省老年大学学绘画基本理论知识。为的就是把福州那些民俗风情更鲜活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逸 韵 长 卷
如果说,陈友荣一帧帧民俗风情画是对世相百态的工笔微雕,那么,他那长30米、宽1米的《闽都逸韵图》长卷堪称闽都风情的恢宏写意。当那14幅画作在眼前渐渐打开时,几乎让人不敢相信这一切出自于一位87岁、因胃癌历经多次大手术的耄耋老人之手。漫长的4年时间里,陈友荣的笔触从武夷山一直游走到闽江的福州出海口。描绘重峦叠嶂、湖泊舟楫以及沿岸900多间庙宇古厝、2300多位形态各异的人物,将冰心笔下故乡的民俗风情演绎得意趣横生、生动可感,构成了一幅闽都风情的全景画卷,蔚为大观。诚如专家所荐:融史料性、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颇有福州版《清明上河图》之韵味。
“我从2002年开始创作老福州民俗风情画,之前都是单幅成图,但有特定的系列,比如节庆篇、童趣篇、工匠篇、美食篇等,颇具组图特征。4年前重读冰心散文《我的父母之乡》《漫谈过年》等文章,其对故乡福州的年节习俗、风土人情,多有精彩、细腻的描述,句句包含着冰心对故乡的爱与眷念,传递着浓浓的乡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童年,感慨万千。为此我萌发了以冰心笔下的故乡闽风民俗为题,以母亲河闽江为纽带,三山两塔一楼名胜古迹为背景,将曾经画过的民俗风情串联成卷的想法。”
冰心笔下的故乡,何尝不是陈友荣心中的故乡?为了更贴近更真实地去发掘与表现福州明清以来的风土人情,陈友荣先生特地找来福州地图,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刊物和老照片,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有侧重点地撷取其代表性的风物,突出各自的特征。比如,在三坊七巷闹春节期间各式各样的花灯及节庆活动;马尾,则突出它的船政特色;上下杭,侧重于其商业活动;而鼓山、城门一带则以农事活动为主……根据需要,以平视、仰视的角度进行手绘。为让画面的主题更鲜明,陈友荣特意在闽江南岸画了一个“闽都历史文化长廊”。时间上,循先民拓土、开基建城到迎接曙光、福州解放的轨迹;文化上,则分闽学渊源、海洋文化、左海民风等。
陈友荣家的客厅当中现在还立着一块贴着厚厚白纸的门板,陈夫人告诉我,陈友荣就是在这张门板上完成他的14幅画卷。摆上两张凳子,门板往上一放,就是一张足够大的画桌。端一张矮凳,一画就是大半天。那门板,只在大年三十才会收起来。
我问陈友荣,这14幅组图当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上下杭。”他脱口而出,“我孩提时代就住在三保,在大庙山上的福商小学念书,山下就是上下杭,还有苍霞洲,商业很发达,人来人往,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还有至外洋的船码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上上下下,各种活动频繁,印象很深,所以画起来也就特别有感觉。”
据《福州百科全书》解释:苍霞洲“泛指中平路以南至闽江北岸,西至支前路一带”。明末清初,沿苍霞洲之闽江,系通往闽江上下游重要航道。境内三捷河、新桥仔河纵横其中,沿江有美打道、恒昌埕道、篷埕道、南福道、娘奶庙道等道头,舟楫来往方便,是闽江上下游商品的集散地。街市繁荣时,有旅社、茶馆、酒家、戏场,还有妓寮。那些做木柴生意的、卖虎标万金油的、看眼睛(目睭)的依婆……都成为陈友荣笔下不可遗漏的风景。在他眼前,想必时时浮现出福州评话序头中“梅鹊争春白鹭岭,落霞晚照苍霞洲”唱词的景象吧。
岁 月 钩 沉
陈友荣的画作还包含对闽都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城市精神的探索,蕴含着浑厚的历史意识。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在《论语》中将“孝”提到人生之本的高度。陈友荣告诉我,已故民俗专家方炳桂家中有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黑白老照片,呈现的是一个出嫁的女儿回家给父母送拗九粥的画面,非常珍贵,但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他根据记忆新创作的《送拗九粥》图更形象生动。此外,他还模仿绘制前朝《二十四孝》,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由全国妇联、老龄委等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绘制出版了《新二十四孝百图》,用绘画倡导“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等道德风尚,表述立行孝爱,传播满满的正能量。
闽都习俗中寓含着仁德向善、爱国佑民的精神底蕴,陈友荣将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一一呈现。比如,“鼓楼前光饼、征东饼”源自明嘉靖年间戚家军抗倭行军干粮;陈靖姑之所以能够成为福州地区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的女神,是因为她护佑百姓,造福四方;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的“送状元船(尚书公)出海省亲”的祭祀典仪至今已有600年历史,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榕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促进两岸持续融合;“菠菠粿”(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压纸”是福州话中扫墓的代名词,儿孙辈每年祭扫除草、奉香祭供之外,还要“以楮纸覆墓上”,以示后人礼成。
陈友荣的画作在还原时令节俗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了城市开发扩建进程中开始迷失而又渐渐觉醒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他会在描述弹弓“打鸟”和箩筐“捕鸟”时,加上一句:“现在鸟儿是受保护的,不能捕捉”,“现在禁止捕鸟,这种玩法已经看不到了。”现代的福州还有多少人知道“卖横三(黄瓜鱼)”呢?那时黄瓜鱼到了产卵季,“泛滥成灾”,“南海剥暴,鲜鱼没处倒”,福州长乐、连江一带的渔民卖鱼连秤都不用,顾客用畚箕扒够了,象征性给几角钱就走。现在呢?渐渐昂贵的价格让人们难以想象“横三发海”的过往,人们对大自然的忏悔仍远远不够。
陈友荣还将笔触延伸至旧社会的底层,使人们感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比如旧时生活于闽江流域连家船上倍受歧视欺压的“疍民”,福州街头叫卖的“病肝糖”,育婴堂专门接受弃婴的“接婴处”等,已随着社会的进步消失殆尽。
都说陈友荣的笔接着地气,这地气正是现实生活的民间纪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补碗补锅打铁、磨剪子戗菜刀、补藤床框竹席、刨烟丝箍桶打草鞋等传统手艺逐渐凋敝乃至于消隐。但它们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或者成为艺术手作的奢侈品,或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规模产业重新登上社会舞台,若干年后,成为福州民俗百态新的组成部分。目前,佛跳墙、篦梳、寿山石雕、闽剧、漆箸、软木画、伬艺、古琴、油纸伞等福州传统技艺,都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世代传承与保护。
画里闽风岁月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就是乡愁。留住乡愁,就是留住这座城市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