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词”转让后遭遇的诈骗

2019-08-29成小宇

民主与法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关键词亚东业务员

成小宇

“关键词”是继I P地址和域名之后的新生代互联网名称系统。

本案受害人95名“关键词”持有者,本以为转让自己持有的“关键词”可以赚取不菲差价,却不料中了所谓“包装”关键词的诈骗陷阱,先后共计造成实际损失1170余万元。

“关键词”热炒引来了诈骗黑手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关键词”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

一般来说,只要网络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关键词”,便可直接访问目标网站。因此,“关键词”对于企业提高知名度和访问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不仅如此,由于网民搜索输入“关键词”时往往明确表达了某种购买意图,因此,“关键词”也起到了对接供需两端的桥梁作用。正是看中了“关键词”背后隐藏着的商业价值,继抢注IP地址、域名后,“关键词”这个第三代互联网名称系统渐渐成了吸引眼球的网络投资品种。一些企业和个人便瞅准某些“关键词”潜在的商机,不断抢注互联网“关键词”,目的是希望日后增值能抛售赚钱。

然而,由于这一领域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经营模式,欠缺系统规范的管理路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借机把敛财的黑手伸向“关键词”,借“关键词”营销实施诈骗。

杭州驰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驰联公司)的杨亚东等人就因此尝到了甜头,但最终却吃到了身陷囹圄的大苦头。

杨亚东是个90后,2013年4月,他与夏某等7人合伙注册成立驰联公司。几个人在经营管理网络公司期间,发现了利用“关键词”赚钱的窍门。他们利用持有人想高价转让“关键词”的心理,雇用业务员联络“关键词”持有人,虚构其所持“关键词”价格不菲、有买家愿意以高价购买或可以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为由,怂恿被害人高价转让并借机敛财。

那么,他们是怎么通过“关键词”敛财的呢?

这伙人先是指使业务员以虚构的买家名义,向持有人谎称欲向其高价购买“关键词”。谈判过程中,这伙人以“关键词”需有国家工信部门制作的“中国3G词查询中心”认证证书,或需进行“五网合一”“三网合一”“A p p客户端”包装为由,骗取被害人支付高额的“服务”“包装”费用,但收费后却又以各种理由拒绝收购“关键词”。

“关键词”转让诱发黑色产业链

“驰联公司是一家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公司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五网合一网站建设、三网合一网站建设、App客户端及域名注册等全方位服务。”这是驰联公司宣传资料中的一段话。

驰联公司本身是经合法注册的公司,加之杨亚东等人在对外宣传中这么狠狠地夸了一番,使一些被害人很容易就被他们的“专业”营销蒙蔽,从而放松了警惕。

公司成立初期,这伙人还能诚信经营。他们主要做网站业务,但因业务无法开展,就决定以虚构买家方式从客户处骗取包装费。据同案犯夏某供述,驰联公司主要做App网站开发、运营,还有“关键词”买卖、认证等,夏某归案后坦言这些“业务”说白了就是骗人。

为了确保员工能熟练掌握公司“业务”,公司股东还定期对业务员进行“培训”,传授诈骗方法。由于员工进出频繁,公司还采用以老带新、发话术单、部门经理培训等方式对业务员进行指导。为规范管理,公司还特意编排制作专门的“话术单”交给业务员使用,以确保业务员联系“业务”时能随机应变,应对自如。

驰联公司的行骗模式都是同样的套路。先是由销售人员不停打电话询问客户手上的关键词做过哪些项目,告诉客户做了项目后关键词会升值。有的业务员甚至向客户开出几千万元的收购价格,或者以可以获得政府扶持资金为由,诈骗客户做公司的“项目”。

一旦客户决定要卖“关键词”,业务员就会提出转让需有国家工信部门制作的“中国3G词查询中心”认证证书或进行“五网合一”“三网合一”“App客户端”包装。而客户为了能成功出售关键词,只好按业务员要求购买公司相关“服务”或“包装”。但事实上,客户一旦交钱便没了下文,公司并未向其提供这些服务。

不仅如此,他们在订立合同时也会显得很有“诚意”,如在合同上虚假承诺某时间段内将客户的关键词以一定价格出卖,并承诺如果卖不掉会退款云云。而一旦客户的钱进了他们公司的账,要退还就很难了。一些客户上门索要退款时,业务员和部门经理会出面“谈心”,尽量打消其退款念头。即使有个别态度坚决不得不办退款的,也得办理严格的审批手续。

驰联公司出纳俞某证实,公司进账钱款名义是信息服务费,实际就是客户支付的“服务”或“包装”的费用。而诈骗来的钱大部分进了股东的腰包,7名公司股东按各自持股比例瓜分、挥霍赃款,业务员则可以按自己客户支付的钱款收取一定提成。公司的收入明细显示,仅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一年多的时间里,杨亚东就在公司领取“工资”“奖金”加上分红共79万余元。

驰联公司不光业务造假,就连公章出具的相关凭证、印章也都大多造假。

一旦受害人质疑,业务员就会给客户看买家的定金汇款单,而这些定金凭证其实也是员工在电脑上制作的假凭证。为了使客户相信确有买家,业务员还会使用外地的手机卡冒充买家打电话给客户“证实”。

他们赖以诈骗的所谓“五网合一”“三网合一”“A p p客户端”也是子虚乌有的,所谓的“包装”其实是这伙人借以骗钱的说辞而已。事实上,这种网站的服务器空间仅能承受每天最多1000次的访问量,根本不可能运营起来,也不可能卖得了高价。加之后期没有专门的团队维护、运营,这些网站并没有价值,更不可能升值。

不仅如此,所谓的“中国3G词查询中心”认证证书也是虚假的。这伙人委托其他公司帮忙做了“中国3G词查询中心”的证书模板,业务员只要输入客户资料加以修改,即可直接从电脑中把“证书”打印出来。他们向客户号称证书上的图章来源于工信部,其实是由工作人员盖上去的假印章。为了便于买家查询,这伙人还特意委托他人设计了所谓的“中国3G词认证中心”客户端,让客户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自己的信息,从而消除疑虑。但实际上国家根本没有授权过哪个部门颁发过这类证书,这个平台其实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为了进一步消除客户疑虑,公司还专门安装了一部查询400电话供客户查询,目的是让客户通过查询相信所谓3G认证的存在。

就这样,从2013年4月起到2017年,这伙人采用同样的伎俩实施诈骗,共有95人被骗1290余万元。部分被害人发现被骗后极力追讨所骗财物,这伙人先后退还部分受害人116万余元,实际造成被害人损失1170余万元。

新兴科技领域亟待管理体系

2017年9月,杨亚东等人被警方抓获。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杨亚东等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日前,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一、被告人杨亚东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二、责令被告人杨亚东以人民币1175.55万元为限,退赔违法所得。

其他同案人也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案件审结后,办案人员指出,“关键词”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存在的漏洞较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直接导致近年来涉及“关键词”交易、转让等刑事案件日益增多。

此类犯罪属于高科技犯罪,欺骗性强,受害人容易上当。虽然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但普通老百姓由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过度依赖,对网络上的新鲜事物缺乏足够的辨识力,这就增加了此类诈骗犯罪的隐蔽性,提高了成功率。此类网络犯罪,犯罪分子都是以合法注册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诈骗,加之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的3G认证、App客户端、400查询电话等认证容易使受害人放松警惕,这样的公司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受害人容易上当。

由于此类犯罪涉及面广,犯罪分子在多地作案,受害人散布全国各地,受害人间也缺乏联络,大多是孤军作战,一方面力量不足以揭穿嫌疑人的谎言,另一方面即使揭穿了也不能与其他受害人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大多数受害人不断轮番中招。受害人分散也为办案机关调查取证增加了成本和难度,加之现阶段尚无权威部门对关键词的价值予以鉴定,无法评估其市场价值,从而无法计算因失去买家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对犯罪行为打击难度加大。

本案提醒人们,“关键词”等高科技产品的投资者面对“高价收购”一定要保持冷静,多考察对方的资质、公司情况,不要轻易“出手”,避免上当。

“关键词”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行业,目前市场对“关键词”的管理尚未形成规范。有必要效仿域名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关键词”的管理体系,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诈骗。

猜你喜欢

关键词亚东业务员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再见,业务员!
BLOW-UP PHENOMENA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DOUBLE DISPERSION EQUATIONS∗
点击反证法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
先吃点东西压住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