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人寿副总裁李翔:强监管下,三招筑梦银保合作美好未来
2019-08-28李翔
因应变化,顺势而为,面对银保作业环境的变化,银保业务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实现长期持续稳健发展。
在会上,针对近期业内众说纷纭的“银保监会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保险中介的监管文件”,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翔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在银保监会出台的监管新规作用下,市场的表现就是中短期趸交产品的供给会减少,而长期型、保障型产品(以下我们统称为功能型产品)会不断丰富,并得到大力发展”。
监管新规下银保业务的两大趋势变化
李翔从事银保这个行业工作将近20年,一直坚持,从未放弃,见证了中国银保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本次论坛上,李翔对银保业务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表示,“虽然,在这期间银保业务已经历过几轮的政策调整,起起伏伏,但整体还是不断发展做大,因此,我们应该对银保的发展坚定信心。”
第一,监管新规下银保商业模型的调整
近期,银保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新规,范围涵盖了投资端和负债端,如偿付能力要求,对资本金消耗加大了,趸交业务的规模就会有所限制,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要求,对负债端的业务期限就会产生影响,加上资产收益下行使得保险公司的利差收窄,部分寿险公司(以银保市场排名作为参考)将会调整原有的商业模型,以减少资本消耗及投资压力。
第二,功能型产品的发展是趋势
功能型产品的发展,不仅是银保商业模型调整的需要,同时也是银保监会一直提倡的保险回归本源的要求,这类产品,解决的是客户“生老病死残”的问题,主要以期缴产品的形式,如终身年金、终身寿险、重疾等,从最近两年银保市场表现来看,功能型产品的业务发展迅速,增长潜力比较大。因此,对银保市场的整体平台而言,短期内业务总量有可能存在调整,但从长期来说,随着功能型业务的不断增长,银保整体的业务发展还是会呈现上升趋势。
三招应对银保作业环境变化
因应变化,顺势而为,面对银保作业环境的变化,银保业务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实现长期持续稳健发展。
第一,功能型产品开发策略
突出功能作用,而不是收益率。功能型产品的长期化、保障化的产品特征,是为了满足寿险公司商业模型调整的需要,区别于中短趸交理财型产品,解决的是客户“生老病死残”的问题,产品的设计更注重的是功能性,而不是收益性,满足客户需求是产品开发的根本前提。
产品功能单一简单。考虑到银行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繁忙及目前销售体能现状,功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应该是产品简单,功能单一,便于销售说明,大而全的组合包装不利于销售效率的提升。需要平衡好的一些关键要素。缴费期:长,还是短合适,要考虑客户的需求。消费型和还本型产品选择:年龄较大的客户,选择还本型产品不一定适合。产品的保险期限:对于健康型产品,客户更需要是是终身型的保障。
第二,销售模型适应性调整
线上销售模式(包括网销、手机银行等),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将会在银保业务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合作紧密型银行与保险公司,顾问式行销模式,是不错的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在新的银保环境下将得到加快发展,核心是对应的销售模型的设计,包括产品体系、销售流程、人员管理、后援支持及组织推动等。
现阶段,线下物理网点的销售依然是主流,新的监管规则对网点管理趋严,以支行网点为单位的销售组织推动成为工作重点,向银行网点负责人提供有效的销售策略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是保险公司银保从业人员重點去做的事隋。
第三,技术传承适应性变化
功能型产品的销售难度大于以往的短期理财型产品,如何提升一线柜员的销售技能,有效率地达成销售目标,同时平衡好目前柜员业务种类众多,工作繁忙的现状,需要保险公司在专业技术的培训及传承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开展。
框架式的集中授课及碎片化的单元学习,微信等工具应用,保险公司归纳提炼要精准、实用,避免空洞化、理论化,功能型产品销售定位要准确,在于解决客户的问题,突出产品的意义与功用,应避免收益率计算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