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楼设计探讨

2019-08-28顾培刚边飞

重庆建筑 2019年8期
关键词:裙房景观空间

顾培刚,边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21)

1 设计背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楼项目位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太湖校区内,项目用地总面积约1.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万m2。该项目包括机加工类实验实训场所、国家级技能竞赛大厅兼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大厅、标准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实训室)、教授与博士工作室、阶梯培训教室、计算机培训专业机房、以及中小型会议室等,内容比较多,且有较大的差异。

产教融合大楼为该校“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该校校园规划核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项目的设计与建筑是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智能制造科技与人文校训结合起来的一个标志,在保留了该校机械文化气息以外,还让人们感觉到了建筑之美,让人们感受到来自锡职院的独特气息,体现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情怀的融合[1]。本文主要对其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和设计思路等进行简要介绍,以供类似设计参考。

2 总体布局

项目位于校区东南角,紧邻以图文中心为标志的校园中轴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用地南侧为智能工厂;北侧与实训楼隔河相望;东侧为校园主要机动车道,也是校园的边界;西侧即为校园中轴线,校园核心建筑图文中心在用地的西北角位置,与该项目遥遥相对,关系非常紧密(图1)。

图1 现状图

在现有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使新建筑与其相协调,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成为该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校园现有建筑整体空间布局,该设计的总体布局形式从以下几个关系考虑。

2.1 新建筑与现有校园主轴线的呼应关系

原有轴线由于界面缺失,形态不够完整,通过界面修补与延续,采用多层建筑形式与西侧教学楼呼应,两侧的体量更加均衡,轴线纵深感的强调,也使礼仪形象更趋完整。

2.2 新建筑与现有景观河岸的延续关系

基地北侧是流经校园的一条景观河道。为充分利用河流的景观价值,设计使建筑尽量向南,在北侧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并通过对河道岸线的改造,建造“生态浮岛”与岸边道路相连,形成更丰富的滨水景观河岸。

2.3 新建筑与现有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

图2 园林式布局

新大楼体量较大,与图书馆、实训楼等组合,容易造成空间拥挤。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细化为更为有机的形式方案,寻求与周边建筑对话。主楼立面与智能工厂拉齐,以连廊连接,功能一体化,日后可考虑整体使用。四个莲花瓣形裙房由于功能相对独立,与主体脱开,如点缀在绿岛上的明珠。两者之间通过景观休息平台和连廊紧密联系,由建筑形体围合出的院落空间穿插于主体建筑之间,前者提供休憩交流场所,后者提供办公活动空间,一虚一实,互为一体,和谐共生。

2.4 新建筑与现有其他建筑的外观融合

传统园林设计善于利用院落营造空间层次,空间小而其意不尽,层次多样,内涵丰富,至今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该案结合江南地方园林特色,通过筑墙围院,将传统园林引入这一亩田地之间。整体建筑可分为裙楼和主楼两个部分,主楼如园林中院墙的一“角”布置于基地内,四个莲花瓣阶梯教室如同山石般叠放于这一“角”之处(图2)。视线由水面、山石、绿化、院墙,再引向远处的高空,使本来局促的角落变成某种园林化的艺术境界。密切结合地方特色,体现了人文情怀。

3 功能定位及分区

该项目包含功能类型较多,该案设计过程中围绕打造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实践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中心”以及区域制造类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建设目标[2],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研究与之紧密关联的教学实训、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和社会培训功能模块的整体设计方案,对这些功能按规模和使用方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分类(图3)。

图3 功能布局

机加工类实验实训场所所需面积约3000m2,考虑到管线桥架净层高要求不低于5m,并且机床设备实训操作时噪音较大,为减少对上部功能的干扰,决定布置于地下室。若采用全埋式地下室,作为学生的实训场所,在通风采光方面是完全达不到要求的。该设计采用半地下室加四周下沉式采光地院的组合,增加了窗户面积(较半地下室增加了窗户高度),巧妙地解决了地下室的采光通风问题;实训室的外墙不直接与土壤接触,实现了外墙隔湿的效果;而且还能作为休息平台使用,形成更丰富的景观效果。

国家级技能竞赛大厅兼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大厅都是大空间场所,面积要求较大,与其他功能关联性较小。因此将其布置在裙房一层,另外设置单独出入口,避免对其他功能的干扰。裙房二楼布置阶梯大教室。大空间大柱距的形式在后期采用型钢柱结构。

所有的标准实训室、教授和博士工作室、中小会议室打包在一起,以标准层方式竖向叠置,每一层均包含实训室、工作室和会议室,使之相互之间可以灵活交流,促进师生教学的互动,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自然区分。同时,在每一层,将实训室与工作室、会议室用中走廊进行分区,每层留置休息空间和开敞平台,以保证两者之间既能相互连通,又适当分开,避免干扰。

4 建筑设计

考虑到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同时结合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要求,建筑设计以简洁现代的风格为主,形体比较规则。

由于功能分区中有些功能要求空间和面积都比较大,在建筑形体上总体采用塔楼加裙房的处理方式。其中裙房容纳了技能竞赛大厅、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大厅、阶梯教室。而标准实验室、教授和博士工作室和中小会议室共同组成的塔楼,平行于物联网智能工厂呈“L”型展开布置,保证了实验实训和科研办公的良好朝向。

建筑设计呼唤人文情怀,无障碍设计就是人文情怀的体现。障碍是一个相对概念,同一“障碍”对于健全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真正的障碍。该项目室内外出入口高差设计1∶12无障碍坡道,且做成小斜坡,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350的护门板。另外,公共厕所或专用厕所等设置无障碍设施且标识位置及走向,设置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在各无障碍卫生间内设置求助呼叫按钮,采用安全型电压。该建筑地上只有五层,按规范要求并不需要设置电梯,考虑到人性化设置,内部安装两部客梯,其中一部为无障碍型客梯。区内道路及停车均考虑无障碍设计。

在立面主题上,建筑采用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语言,形象经典,体现工业建筑的简洁,大片仿石材涂料外墙,配合百叶和开窗变化(图4),强调虚实对比与光影层叠,视觉上非常和谐。裙房部分设置错落有致的大落地玻璃窗,加强室内与室外的交流,加强对室外景观的借用,主楼部分采用局部玻璃幕墙加横向百叶,以实为主,强化建筑形体,造型大气而不失精致,凸显学校建筑的简约理性,兼具灵动的文化气息。

图4 立面用材

5 交通组织

该项目功能较多,且相互间关联性较弱,大部分功能都要求有独立的出入口。这也就意味着对交通流线有着更多的要求。该案在功能分区和体块组织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各个交通流线的区分和组织(图5)。

图5 交通组织形式

地下一层是机加工类实验实训场所和地下车库,其中实验实训场设备的进出要通过地下室车库入口。地上一层是主楼与裙房连通的技能竞赛大厅,与室外地坪高差为1.5m。技能比赛时所需的大型设备通过与东侧校园机动车主干道连接的主入口大坡道运输到一层大厅,人员通过在西侧景观大道设置人行台阶坡道从裙房入口直接进入智能制造成果展示大厅,实现人车分流。

除了上述这些功能性的交通流线外,在北侧位置及中庭位置,结合室内室外的公共活动空间,还潜藏了多种流线的可能性,既方便不同方向的人流到达这些公共空间,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6 共享空间

教育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办公形式的变化,也为此类教学产业大楼的空间提出新的要求。原本的办公空间较为封闭,功能之间划分严格,近些年,要求办公空间更加开放,功能之间不严格划分,强调空间的开放型、灵活性、共享性。

一个优秀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周边建筑产生对话,达到对人的关注、尊重与迎合。营造一个合理的空间供学生交流之需,是学校建筑理应追求的目标,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共享空间是该方案的重要设计要素,也是体现人文情怀的场所所在。该案中设置了一系列非功能性、丰富的、室内室外相交融的共享公共空间,通过灵活多变的交通路径加以串联,实现园林式的可观可游的场景体验,从而既能保证功能流线最优,又能体现现代产业的最新发展和共享特质。以此为导向,新大楼力求创造环境高效、共享开放的新型实训办公空间。一层的北侧整体为通长的公共空间,在组织交通的同时,与室外景观广场形成相互连通,融为一体。

主楼与裙房有更紧密的联系,二层景观休憩平台为长时间待在工作室的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公共休憩空间。在工作研究的闲暇,来到中间室外平台处,喝杯咖啡,眺望北侧水景和校园景观,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更能提高工作和研究的效率。

7 景观设计

因为功能分区的要求,该方案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在景观设计上,加强了对裙房与主楼连接平台的景观设计,使得真正的景观面积并没有因为建筑占地大而减少。二层平台被用来进行景观设计,增加了绿地面积,同时与一层北侧的景观绿化形成空间上的层次感。

在北侧,利用现有河流进行水景设计。将原有自然驳岸改造为浅滩驳岸,同时设计了一些水面景观岛,增加了亲水近水的可能性,使得对水面的利用更加多样化。水面的扩大还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镜面效果。从西北侧看过来时,建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更丰富了视觉景观的体验(图6)。

图6 景观设计

中庭是该方案的一大亮点。通过引入中庭,运用传统园林空间的渗透、对比、空间的多层性等手法,表现小中见大的空间问题。通过地形、植物、小品等布置的藏与露,营造空间意境时而深邃、时而开阔、不可穷尽的效果,优化了空间品质。此外中庭将阳光导入,解决了地下室中部采光的问题。夏季作为风拔,组织通风,带走多余热量。冬季作为暖房,提升室内热工性能[3]。

8 结语

建筑不是冷冰冰的存在,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三点一线中一个重要的基点,大家每天的大量时间都是在其中度过的。该项目建成后,作为一个“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改善和提高了校园的环境品质,为师生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生活体验,使其成为学生喜欢并愿意停留活动的场所。

总结而言,该项目的可取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1)“生态绿岛”: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号召,反映太湖特有的湿地地貌,以景观的方式将用地塑造成一个绿岛;

(2)“科技教育”:是该校的核心目标,也体现了该项目科创融合的主体功能;

(3)“人文情怀”:人文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是人格养成的重要路径。建筑如同江南园林,其自由的人文景观是对严谨规矩的住宅的重要补充。

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助力重庆礼嘉嘉陵江大桥建设

所谓“智慧工地”,就是通过系统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工地具有类似视觉、听觉、嗅觉和逻辑分析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实时精确把控现场脉络,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

正在施工的重庆市礼嘉大桥项目部入口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可以准确记录人员进出信息,详细记录劳务人员的上下班时间,还方便和管控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不仅如此,智能扬尘监控、噪声实时监控系统等设备也让这个工地“耳聪目明”。当现场扬尘数据超标,系统会自动触发喷淋或喷雾设备进行降尘;工地上的噪声指标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如果噪声指数超标,系统还会发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礼嘉大桥项目建立的 “智慧工地”平台,可通过信息技术将项目建设中的生产、安全、质量及成本等情况更全面直观地反映在平台上。与传统的人工收集数据和记录相关资料相比,这个“智慧工地”平台整合了基础资料,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让项目过程管控更具有可追溯性,施工记录更加可靠,随时可以查阅历史数据。该平台还开发了质量巡检系统,随时掌控现场质量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人和整改措施,保障项目生产质量。平台数据处理中心也能清楚看到整改问题及整改情况,将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和任务提醒相关负责人。

“‘智慧工地’平台还与大桥施工进度挂钩,确保桥梁建设不落后。”这位负责人介绍,礼嘉大桥建设情况按照要求录入系统后,具有相应权限的人会看到现场施工进度。即便管理人员不在现场,也能通过手机查看工地施工情况。如果建设进度滞后一天,系统会发出预警,督促某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如果施工进度滞后很多,还会引起主要领导重视,各方将会商,想方设法提高施工效率。

猜你喜欢

裙房景观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探讨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大底盘多裙房基础隔震高层建筑参数关系研究
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毗连时的结构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