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城与波特曼
2019-08-28顾孟潮
顾孟潮
“波特曼空间”开始只被用于旅馆,后来扩展到办公建筑上,表明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后又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则更为见效,有助于渲染商业气氛,能够使顾客留连忘返,产生购物欲望。于是精明的经理意识到这个道理后,忍痛挖掉经营面积,营造休闲与文化氛围同步的购物环境,以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海商城,是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为中国上海设计的一个综合建筑群,具有展览、办公、旅馆、公寓商场、餐厅等多种功能,名副其实的一座城中城。
它位于上海南京西路,原上海展览馆对面,基地面积18.5万多m2。
该建筑群造型是山字型。中央为48层高164.8m的旅馆,两侧为高114m共34层的公寓楼,裙房8层,高33.7m,含12000m2标准层旅馆,剧场设1060座位,可进行各种高规格演出活动,车库有30个车位。该项目由波特曼财团开发和管理,由约翰·波特曼和合伙人公司设计,咨询建筑师及工程师为华东建筑设计院和日本鹿岛公司。1984年11月完成方案设计,1990年试营业,1992年全部建成。在当时是上海最高、最大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现已成为上海市民喜爱及国内外瞩目的当代建筑艺术杰作之一。曾荣获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组织的首届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 (1984-1994)评选的提名奖第3名。
上海商城的出现,是上海也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件大事。王明贤、刘心武都称其为中国当代建筑文化上的“星座”。呼吁人们“不应忽视”。对于商城设计师波特曼来讲,这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是波特曼先生引为自豪的建筑作品。他曾在其关于上海商城设计构思的演讲中,充满信心地宣称:上海商城是 “我们公司在上海市区设计的非常杰出的建筑集群”,“是一座联系东西方两极的桥梁”,“功能上更像一座小城”,并预言“作为文化建树,上海商城将完成建筑作为试点的一面镜子的职责……”
又如作为该项设计咨询顾问凌本立副总建筑师所言,上海商城在设计手法上并未重复体现波特曼设计的三要素:旋转餐厅、观光电梯、共享空间,而是强调“城”的概念,借天不借地,采用夸张的尺度并与庭院相结合,产生了“特殊的空间效果”。我认为,这正是波特曼设计创新上新的突破,设计出具有中国气派、上海地方特点的现代化综合性商业建筑城。
山字型的上海商城,像一只气概非凡鼓起双翼翘着尾巴的巨鸟、鹏程万里,越过大西洋驻足上海滩。主楼48层,顶高164.8m,两翼32层增添主体的威风,与原有的上海展览馆隔路相对,奏出南京路上的最高音。当如云似潮的行人乘客经过它的面前,无不停步探首,睁大眼睛赞赏它那新颖、奇特而并不陌生的建筑艺术风格。如细细品味,便会觉察出它乃是最有现代精神、上海地方风格和浓浓中国味的当代建筑。这大概正是波特曼先生追求的新建筑艺术效果吧。
图1 宏伟的城市景观
图2 山字型的上海商城
图3 中庭和共享空间
波特曼先生实现了他的设计构思,即把建筑的空间还给城市,还给市民,让建筑成为能栖身于城市,特别是南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宏伟的城市景观;而且作为房地产商的他,充分发挥南京路寸土寸金的土地价值,在1.8万m2基地面积上建成了面积18万m2的建筑群;让该建筑群适应今天的现代生活,又能适应未来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国公民、北京市民,我在这里的圆柱大厅、拱形通道、回廊内漫步,有一种亲切感、主人翁感,深深感到这一切是为我们中国所设计的,是我们能熟悉的建筑文化的延伸——明确的主轴线设置,对称的空间布局、室内壁挂、底景处理运用蜡染、苏绣,室外的小桥、流水、假山石、云墙、写意斗拱、栏杆、屋檐等符号的设计手法,综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鲜的富有中国味的文化环境。它有中国古代宫殿的气魄,但没有压抑人的气氛。相反地,因为设计中强调争取多给人以阳光、空气、空间绿化,更使人心旷神怡。如中央大厅高达35m金光闪闪的吊挂引人欢欣;大厅屋顶天窗阳光如泻,照得“共享大厅”十分开朗;屋顶绿化透过窗户映入眼帘,增加了空间的生机和悦目的色彩;瀑布、小溪、水池调节着室内外的小气候,丰富了室内的声音、色彩……满足人们愿意亲近水面的心理和本能。这一切有力地证明波特曼“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哲学。设计师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各单元的手法,把各种因素(包括人看人,人参与景观的组织)构成统一、协调、多样、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波特曼先生曾解释道“上海商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城市中创造开放的空间。当人们离开城市街道,进入空阔的庭院时,因为深深被中国传统建筑的细节、色彩和材料感染,他们不会忘掉城市。较外层的零售店围绕的通道,在向较内层过渡,明显与大街相连”(见《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第21页)。上海商城就是这样成了上海和南京路上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深地印到顾客的记忆之中。
创造中庭和共享空间,是波特曼的杰出贡献和拿手好戏。为此,美国建筑师学会1978年授予他学会大奖。共享空间首创于本世纪60-70年代,现在又有新的发展。因为它可供购物、用餐、休息、散步、交流、观赏而被人称道,并被誉为“波特曼空间”。
“波特曼空间”开始只用于旅馆,后来扩展到办公建筑,表明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后又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则更为见效,有助于渲染商业气氛,能够使顾客留连忘返,产生购物欲望。于是精明的经理意识到这个道理后,忍痛挖掉经营面积,塑造休闲文化浓厚的购物环境以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去年上海南京路的华联百货公司(原永安公司)更新室内装饰就是这个目的。它位于商业黄金地段的“钻石地段”,将旧有的永安公司的老建筑楼梯打掉,重新塑造了共享空间,改观了室内购物环境,跟上现代商业建筑模式。
正如1990年8月9日《中国城市导报》的编者曾指出:“像各国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上海商城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时过3年,1993年2月1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对上海商城室内陈设的批评,他认为酒店的黑色基调与陈列的出土文物的仿制品的配合,正好给人一种“悲剧文化”的感受气氛,很不符合高尚豪华的商业文化气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会长周干峙,在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评选座谈会上讲,“上海商城如此高的容积率对上海适合,对其他城市则不适合,不应照搬。”这些话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