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8-27迟艺侠杨明杰吴尊睿杨荟徐婷
迟艺侠 杨明杰 吴尊睿 杨荟 徐婷
摘要 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和现代水利事业发展对水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基于水利行业人才需求特点,针对水利类专业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等特点,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技能实训3个模块,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作用,提出应用型水利人才专业技能实训方案,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锻炼等实践环节,实现产学研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为水利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水利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3-027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8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for Hydraulic Talents with Applied Ability
Abstract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special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there are some new requirements for training of hydraulic talents.We constructed a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nclud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professional cognition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 required of hydraulic talents. Strengthened the rol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students training, put forward the skills training program,improved the training effect by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post exercise practice,realized the industrycollegeresearch combination,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 mod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Training of hydraulic talent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Teaching reform
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振兴计划项目“水务工程专业新专业建设”;皖江工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绿色校园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研究”;皖江工学院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作者简介 迟艺侠(1979—),女,陕西韩城人,副教授,博士后,从事水利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2-20;修回日期 2019-01-02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即“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面对水利行业巨大的竞争压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水利人才已成为各水利院校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陈楚[1]针对我国水利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水利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蒋水华等[2]从“学科联动、师生互动、国际驱动、企业牵动”4个方面着手讨论了拔尖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途径及方法。王美生等[3]分析了水利行业中等层次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在分析应用型水利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等层次水利人才培养方案。崔德芹[4]研究了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才培养模式。
孙兴民等[5]围绕创新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构建以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钟亮[6在分析水利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卓越水利人才培养“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的4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姜艳等[7]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水利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卢孔宝[8]以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王龙等[9]认为培养工程师是水利人才培养的靶心,应用能力是工程师培养的关键,复合是工程师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国水利人才的现状是总量规模较大,但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技术人员知识和能力技能单一,专业知识面较窄,现代化水利人才培养氛围不浓等。没有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难以真正落实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应用型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主动适应水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水利工程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以操作技能、实习实训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1 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内容上应从行业角度和职业标准要求着手,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即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能够较容易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10];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水利行业人才需求,通过工程实训仿真模拟、项目驱动等方式,制定与生产实践对接的实践体系。
通过网上调研,对比分析了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和南洋理工大学3所学校在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值得借鉴的经验有:①学制4年,总学分均在180个学分左右,实行模块式教学;②极为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与高校或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大都可以自行决定实习时间地点,在校内外联系自己感兴趣的指导教师与研究课题;③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学生实习经历与评语对就业的影响很大,所以学生都非常重视实习或利用假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短期工作,以积累工作经验。国内各水利相关专业高校的培养方案中,课程学分总数多介于150~180个,其中专业课程设置上差别较大,实践教学环节(含两课实践、社会实践)多在30~40学分。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①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还不够突出,总学分的比例偏低;②缺乏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体系;③实践教学形式较传统,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够,学生深入水利企业的机会相对较少。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水利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既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在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深化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见图1。
理论基础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三大类。要求学生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对水利工程计算、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各个环节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一定层次的应用能力。
专业认知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既包括入学时的专业教育,寒暑假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测量学、水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实习实验,也包括承上启下的专业认识实习,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增强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
专业技能实训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暑期专项实践锻炼、专业创新训练、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等环节。每个模块均要求学生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实现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
2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
水利行业具有工科专业的突出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和水利行业需求对接,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水利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有效发挥其人才培养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具有承担学生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技能单项实训、综合任务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功能。
第一,实训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模拟真实的水利工程任务,将一个完整案例合理地分解成若干模块,并结合相应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具体实践,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聘请企业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在共同指导学生实训课题研究中,企业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在理论与实际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从而形成教学队伍人才优势,同时也为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平台。
第三,实训过程中可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学生技术特长与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就业需求学生的要求。
同时,学生在实训基地全方位地学习各类专业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现状,根据自己的不足能对自身的学习计划重新进行规划。
探索与建设多功能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以实习、实训和就业为目标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与实训基地紧密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革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产学研相互接合,相互渗透,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3 应用型水利人才专业技能实训方案
实训方案的基本构架是由各实践教学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等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应加入暑期实践锻炼、创新竞赛训练、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多方式实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具体专业技能实训方案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階段:指导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初步认识水资源、水环境、水问题和水工程,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及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管理内容等,使学生对水利企业有一个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初步拟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阶段: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课程实习和专业认识实习,通过专家讲座和现场参观学习,了解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及发展趋势,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类型及作用,增强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通过创新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水利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活动,通过创新训练实践提升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四阶段:按专业导向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相关水利企业从事生产实训活动,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学生在学校联系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种培养模式以实际工程为对象,校外指导教师可向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企业锻炼来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与未来岗位的无缝衔接。同时水利企业参与水利人才的培养过程,不仅使学生接触生产一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可使学生受行业文化熏陶,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合作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生产实习环节中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如学生进入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从事监理工作,不仅可以学习工程的设计思路、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还可以在工程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
4 结语
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水利人才。在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大纲教学转向注重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教学,传统讲授式教学转向师生研讨式教学,为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楚.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机制[J].人民长江,2009,40(7):94-96.
[2] 蒋水华,潘嘉铭,宋固全.拔尖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途径及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6):27-31.
[3] 王美生,欧阳球林.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5-16,18.
[4] 崔德芹.新形势下水利水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4):27-30,56.
[5] 孙兴民,路梅,王庆河.突出工学结合创新水利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水利,2008(11):31-32.
[6] 钟亮.卓越水利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学研究,2016,39(4):100-104.
[7] 姜艳,龚文峰,王笑峰.水利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46-148.
[8] 卢孔宝.基于校内生产性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2):95-98.
[9] 王龙,杨蕊,龚爱民,等.复合应用型水利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递进思考[J].高教学刊,2017(3):156-157.
[10] 赵景芬.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水利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6,1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