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的玉器创作

2019-08-27周春枝

名家名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玉料雕刻设计

周春枝

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眨眼间已是2019年,我进入玉雕这个行业已经20多年了。“韶华不为少年留”,如今,我已由当年天真烂漫、满怀梦想的求学女孩,成长为为事业和生活而奋斗的知性女人,而当初那个整天摔泥巴到胳膊肿、磨刻刀经常割破手的毛丫头,如今也成为亲邻后辈们学习的榜样。与玉的结缘,给我带来了一些荣誉和奖励,但我知道这只是我事业的开始,我的路还很长……

从进入雕塑学校学习,到进入新密市聚宝楼玉器厂工作,我由不懂到启蒙,再到入行。在恩师赵国安大师的指点下,我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设计理念和雕刻手艺得到全面进步,从制作、设计制作,到现在指导徒弟设计制作,我最终完成了蜕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诸类玉料的设计制作中,我力求产品题材丰富、主题突出、精雕细琢,使作品玲珑剔透、浑然天成、令人回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年作为王公贵族的专用奢侈品的玉器现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盛世的临近带来了玉雕行业的繁荣,行业内各种奖项也随之而来:百花奖、天工奖、省陆子冈杯,还有龙奖等。而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坚持每天临摹画画,始终不间断。在恩师赵国安大师的指点下,和同事们团结协作,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积极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许多作品如翡翠《童子拜观音》《福满人间》《麻姑献寿》,密玉《母爱》等,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金奖、银奖、优秀奖等。每件作品从构思到制作再到成功,都带给了我无限的欢欣和喜悦,同样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好评。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始生产玉器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热爱玉器的民族之一。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因为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暗合中华民族一贯的审美观。中国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举世闻名,其雕琢题材丰富,内容非常人性。中国是玉的故乡,中国人爱玉、玩玉、赏玉,因为玉的内涵及精神要经匠师们精心设计、精雕细琢才能体现。古语有“首德次符”一说,我的理解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作者必须能通过雕刻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展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制作出有灵魂的作品,这才是最高境界”。我们在继承先辈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汲取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营养”,人间万物皆可作为表现对象,一些抽象图案也屡见不鮮,博采众长,力求创新发展。然而,玉雕设计制作题材比较广泛,人物、花鸟、素瓶、动物等,品种繁多,要如何将这些众多品种灵活运用,巧妙地结合,进而完美地制作成一件件优秀的作品,成为我们行业不断努力研究、进取发展的方向。

自古至今,玉雕题材中以人物作品最多。在体现传统文化和审美观的同时,运用动、植物,道具或寓意等艺术语言,象征性地表达,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精神和内涵。

例如翡翠《麻姑献寿》 , 从层次、结构、远近处理、以及寓意上都充分体现了神话题材的神秘和喜庆。但如何才能将熟悉的神话故事题材运用在玉雕上,制作成更优秀、更完美的作品呢?我不仅要通过对素材中人物的形态,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推敲,还要根据玉料的外形、质地、色泽和素材中的陪衬,进行构思。因材施艺,慎重审料,挖脏去绺,使作品更富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但在制作过程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更改原定设计,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麻姑献寿》就是这样的,开始设计为《嫦娥奔月》,但由于脏绺等种种原因,在制作中出现了种种困难,随着玉料上的改变,题材寓意也完全改变,成了现在衣饰飘逸、灵动,动态优美鲜活的《麻姑献寿》。观此作品,观赏者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整体设计动感十足,线条飘逸,有韵律,用色巧妙,人物面部表情刻画细致入神,充分表现出仙女麻姑献寿的喜庆主题。经过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设计制作,从艺术造型和制作工艺上,达到了预期的艺术效果。

创作一件成功的作品,设计理念是第一位的,并且在用料、造型、做工上,均需紧扣产品的主题内容。在玉石雕刻的制作中,作为设计及制作的琢玉人,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最佳状态,才能根据玉料的材质、大小、形状、色泽等特点,通过心灵的雕琢(想象和联想等心灵过程),对其进行取舍,真正让它成为一件富有意境,且形色兼备的精品佳作。在制作过程中,俏色的利用也极为重要,运用得好,能极大地提高其价值。俏色能体现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手法处理上应注意“顺色”取材。顺色是指俏色利用与表现的对象的色调相近或相似,以少而精、恰到好处为准则,将悄色安排在主题上或者主要位置上,但也有的俏色因料施艺,巧妙地利用玉料原有的色调和形体,使玉料的质、色、形均与主体材料内容相吻合,达到一绝、二巧、三不花的艺术境界。

在前两年的中国“百花玉缘杯”上, 我的密玉俏色作品《母爱》,在做工和俏色利用上都达到了颇高的境界。俏色作品《活佛济公》《瑶池赴会》等作品,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誉和认可。这些作品的原石并不是太贵,只是在处理俏色运用上达到了高峰,使作品更加完美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从而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每件产品的雕琢中,我都在不断地思索和研究:此作品反映的主要情节和场面,需要安排的配景都有哪些?如何处理与主体的关系?点明主题所需,做到该粗则粗,该细则细,力求做到以粗衬细或者以细衬粗,要注意借鉴中国画的构图章法,时时把握好大的形体动势,追求外轮廓线的节奏和韵律。对整体造型应始终把握主次、聚散、疏密、参差、呼应、藏露、层次等关系。通过周密的布局和不同雕琢手法的处理,要充分体现出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空间的意境、格调和情趣,要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每个人的作品就是每个人心境的体现,只要用心把自己的心境带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此作品自然会打动人,打动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作品更加优秀、完美,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才能持久。我认为人生的阅历,包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积累非常关键,而且还要注意文化素养上的提高,要多看一些、多欣赏一些美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看的时候要带一些思考,你会明白很多别人总结的东西,你马上就能够汲取过来。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有的时候就是看了一幅画,或听了一个故事,或看到了一个场景等,再通过自己的想象把灵感引发出来的。然后把它归纳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日积月累,提高自己作品的意境。再通过高超的技艺,无论什么玉料都可以设计制作出立意新颖、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优秀作品来。

我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琢玉是技术,更是艺术,不仅是技术的增长,更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内心修炼的过程,把修心作为永恒的追求,这样才会使琢玉更具有意义,更有价值。心态端正,心境宁静从容,坚守心灵的净土,拂去心灵的尘埃,留住一份本真,让那份本真融入作品,让艺术从中生发。我觉得,从容琢玉也是最高境界。唯有这样,成就不求而自有,名利不争而自至,如此从容琢玉则境界自高,格调自雅,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周春枝,女,汉族,1978年10月生,河南新密人。1997年毕业于新密市雕塑学校。新密市聚宝楼玉器厂资深设计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工艺师。2017年1月,加入新密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任常务理事。从事玉石雕刻行业20多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安先生,擅长人物、花乌雕刻等,作品以手法独特、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见长,累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20多次。主要代表作品及获奖情况有:2006年,白玉作品《美人鱼》获第三届“陆子冈杯”优秀作品奖;2008年,白玉作品《吉祥福寿如意》获2008年“百花玉缘杯”金奖;2009年,翡翠作品《童子拜观音》获2009年“百花玉缘杯”金奖;2010年,翡翠作品《五子献寿》获2010年中国玉器百花奖优秀奖;2012年,密玉作品《母爱》获2012年“百花玉缘杯”金奖;2013年,密玉作品《吉庆有余》获第八届“陆子冈杯”铜奖;2014年,被授予“新密市岗位标兵”荣誉称号;2015年,密玉作品《三世佛》荣获第九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特别金奖。

猜你喜欢

玉料雕刻设计
玉雕作品分析与欣赏
BUBA台灯设计
玉器之美
浅析玉雕人物形象与用料选择
随形就势 顺色立意
雕刻树叶
有种设计叫而专
雕刻时光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