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信的时候
2019-08-27冷玉斌
冷玉斌
大概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挺热衷一件事,那就是“交笔友”,大家通过写信的方式,跟远方的陌生人交流。说是“陌生人”,是因为通信的两个人并没有见过,只知道彼此的姓名与地址。课余时间,凡是有“笔友”的同学就一封封信写过去,又盼望着一封封信回过来。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有“交笔友”的经验?——估计你们就连“写信”都很少了。现在想起来,“交笔友”还真是一段有意思的经历。最近我刚读完的一本儿童小说,一下子让我记起很多年前的这些事。这本书叫做《我的外国笔友》,今天就把它推荐给同学们。
我的“外国”笔友——这个厉害了,通信的两个人竟然来自不同国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艾比·卡森,是一个生气勃勃、热爱生活的六年级女孩。糟糕的是,不喜欢做作业的她,最近学业成绩掉到了留级边缘,以致于不得不参加辅导班完成额外的作业。而她抽中的内容是“笔友计划”,必须与一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信,通过这件事得到更多的学分。
萨迪德·巴叶,是村里最优秀、英语最流利的学生。老师们收到了艾比的信,经过商量,最终决定由萨迪德的妹妹回信,由他进行指导与协助。
艾比·卡森,美国人;萨迪德·巴叶,阿富汗人。就这样,两个原本身处地球两处“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学生,开始了一段奇妙而友好的交流。
艾比是个诚实的女孩,她在第一封信里就坦白,这是她额外的作业,并且希望得到回信,她的分数就多一些。不过,即使这样,交笔友这件事还是让她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我不知道这封信要写给谁。只有收到你的回信,我才会知道是谁在和我通信。不过,只要想到这封信是飞跃千山万水才到达的阿富汗,我就觉得很神奇。”
这番话真的打动了我,我一下子想起很久以前,我与我的笔友——虽然他并不在外国,但我们同样是兴致勃勃写下一封信,然后投进邮筒,接着那封信就跨越空间阻隔,来到笔友手中。即使距离比不上他们,但这份心情不是一样的吗?信寄出后,就希望笔友能早一天拿到,又特别希望他早一天回信……
萨迪德虽然满心不乐意,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纸张、浪费邮票,但他不得不遵守对马哈默老师的诺言,帮助妹妹写回信——当然,这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如果你自己读书,马上就会知道。折腾了好一会儿,萨迪德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总算顺利地写成了第一封回信。
当雅米拉“写”的第一封回信到达艾比手中时,一切都不一样了。本来她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可是真的读完了这封信,她忽然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也因此更加用心且郑重地给雅米拉回信,她“趴在客厅的大桌子上涂涂写写,桌上摊着地图、纸张和百科全书”。要知道,她可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对待过她的作业!
这一对外国笔友之间,就这样开始了书信往来,那么,后来会怎样呢?他们有没有一直写下去?艾比是否能获得分数没有留级?萨迪德的代笔有没有被发现?一切都将在故事里逐一揭晓。是的,我很喜欢这个温暖的故事,这不仅是两个孩子的交往,更是两种文化与两种生活的交流。
最后我想說,正在阅读这篇推荐的同学们,若有机会也来交一位远方的笔友吧,当你们读着对方的信时,共同享有的阳光将会闪耀在那些字上,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