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交媒体平台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2019-08-27宋玉平李佳丛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9期

宋玉平 李佳丛

摘  要:中国武术代表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的传播是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的人际传播,再就是纸媒传播、电视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传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微信、微博、贴吧这类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武术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平台的多种传播途径使人们更加接近武术,所以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有助于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完善,但在武术传播过程如何将信息正确科学的传播出去也是要加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社交媒体平台  武术传播  正确科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a)-0193-02

武术,其源也远,其流也长,其博且大,其精且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武术的兴盛更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为武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它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对当代社交媒体平台对武术传播影响优势与不足的思考,有利于更加快速有效的传播武术信息。

传播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进行信息的有目的的传递和散布,在此过程中,各方都能在知识传递、交流和反馈中分享信息。武术传播可以分为武术技术传播和武术文化传播。本文主要从社交媒体角度论述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

1  社交媒体平台对武术传播产生的有利影响

1.1 拓宽了武术传播渠道,促进交流

武术自古以来都是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授这类不公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授,或是纸质资料来进行传播,也会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类保守思想。微信、微博、百度云等多种媒体平台兴起,视频、圖片、信息等内容可以上传并储存到这些平台,内容丰富且信息量大。于是打破了武术固有的传播方式,获取武术信息的路径更加宽广,广大武术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上的视频、赛事、文献等学习武术,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与素不相识但目的相同的武术者进行交流来丰富知识,同时促进了武术的普及。

1.2 满足了更多武术者的需求

媒体平台上可以自由上传武术信息,动作视频或是理论讲解等,不仅能同步向外界传达信息,也可以将已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快速的更新速度和低成本也是促进信息保存和传播的优势。另一方面,个性化的信息使武术爱好者们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检索信息,既节约时间,又能自由和个性化的选择内容。媒体平台所储存的信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武术研究者对武术信息求之不得的辛酸和长途跋涉寻找老师教授的困苦。如《纪效新书》、《手臂录》等武术书籍现在也可以被收集到网络资源库中,过去的我们为了寻求武术知识而奔走,今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这些资源。

1.3 多种平台的产生加速了武术的传播进程、加深了武术的影响力

媒体平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武术信息的主动接收或是不经意地浏览,都对人们产生了影响。武林风、功夫王或是套路锦标赛等赛事在这些平台进行的报道和播放下更是贴近了社会实际生活,加深了武术的影响力。影视也成为中国武术传播的另一大崛起,功夫电影及武侠小说受到广大群体的喜爱与追捧,《少林寺》、《一代宗师》、《战狼》等功夫电影一度掀起高潮。多元的传播方式促进了武术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从国内走到国外,并广为人知。

1.4 保护了武术的多样化发展

中国武术流派各异、拳种复杂,但在漫长的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局限性或人才流失等造成了许多优秀拳种的流失。许多小众拳种因为老一辈的拳师年岁已大,新生力量又尚未壮大而导致后继无人。今天我们却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整理,以各种所需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少林拳、咏春拳、螳螂拳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拳种也已走出地域的限制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2  社交媒体平台对武术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

2.1 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和真伪性

网络平台的传播速度早已不是传统媒体可以比拟的,武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夹杂着良莠不齐的内容,一旦出现问题,大量不理智网民的转发评论等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控的现象。另外,多数平台上都没有专门人员负责把关,大量武术信息的真伪性都有待考证,如养生偏方或是武术健身方法等,不科学的信息都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

2.2 缺乏权威性

武术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拳种体系,哪怕是同一个拳种或同一个动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继而体现于武术实践中,因主观意识强烈而导致内容的不客观性。没有权威的组织或专业人才对武术信息进行定义,所以长此下来,武术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失其本真。

2.3 网络谣言、虚假广告

多数社交媒体平台言论自由、互动频繁、传播快速,就给一些人创造了利用武术的便利条件,这种便利常常把武德抛诸脑后,炒作、行骗这些消极信息和负面舆论使得中国武术不断遭到人们的误解,比如闫芳、徐雷约架等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就拉低了我们中国武术的形象。

3  结论及建议

3.1 正确认识社交媒体平台并积极科学的引导武术信息的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是时代的产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工作也产生一定的便利。但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我们应该提升对武术的理解能力,理智吸收和传播武术信息,作为评论者,要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同时尊敬他人言论,避免言语攻击和侵犯人权等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3.2 构建专业且专一的武术社交媒体平台

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加大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可以构建专业的武术平台,如交流论坛、网络远程教育平台、赛事直播平台等,并选拔专业人才对这些平台进行负责管理,并鼓励各大专业院校或武术界有声望的群体和知名武术家积极与大众进行沟通。

3.3 运用政府职能加强对武术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的管理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代社会,网络空间也存在着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重复信息、虚假信息、无用信息等,理解不同、需求不同以及知识水平和对信息辨识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个体选择不到正确的信息,所以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并对武术信息进行整合,留下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从而实现武术信息的科学传播。

3.4 固守自我,不受外来或不良信息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不自觉地会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作为武术人,应该坚持自我,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自觉净化谣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塑造积极的中国武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韩鑫.基于新媒体视域下武术传播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186-187.

[2] 黎在敏.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武术传播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0):250-252.

[3]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存忠.微博客对中华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4):141-144.

[5] 郑锴.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