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执政一周年 他们离“新马来西亚”还有多远
2019-08-27黎敏
黎敏
一年前,当92岁的马哈蒂尔身穿马来传统服装,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总理时,许多马来西亚人还沉浸在61年来,马来西亚首次实现政党轮替的意外与兴奋中,从他们的眼中能读到对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种希望。
一年后,当93岁的马哈蒂尔身穿灰色立领西装,站在马来西亚布城国际会议中心的讲台前,回顾希望联盟(以下简称希盟)执政一年来的成绩时,从大选的喧嚣中沉静下来的人民,对希盟上台有了更复杂的情感。不少人眼中仍然有希望,但也有藏不住的失望。
希盟给自己执政一周年的活动取名为“新马来西亚一周年”,他们也一直标榜自己要打造一个全新的马来西亚,那么一年过去了,马来西亚人民离这个美好的新马来西亚还有多远呢?
这一年 希盟在干啥
将2018年5月9日举行的第14届全国大选,看作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政治分水岭都不为过。马哈蒂尔领导的希盟赢得议会下议院222个席位中的113席,替代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以下简称巫统)为核心的国民阵线(以下简称国阵),成为了执政党,实现了该国61年来的首次政党轮替,马哈蒂尔再度出任总理,并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
“希盟能够上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还是前政府存在太多问题,选民为了改变而改变,不过国阵的竞选策略也有问题,他们表现得太过胜券在握。”中国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石沧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另一方面,是希盟提出的一些竞选政策的确符合选民,特别是华人、印度裔选民对族群关系平等的期待。”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解决前政府遗留的问题以及兑现大选承诺是希盟过去一年执政的主线。
沿着这样的主线,希盟大力肃贪、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落实竞选宣言。特别是通过彻查“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联邦土地发展局丑闻、朝圣基金局丑闻等案件,重整反贪污委员会,让公共服务领域畏惧贪腐,效果显著,被不少人视为希盟执政一周年最大的政绩。
而为了节约开销和解决机构重叠的问题,希盟大刀阔斧整顿政府架构,解散了多个政府机构,重组首相署,废除国民服务计划、国家干训局等机构。在国会改革中,首创先例,任命反对党国会议员担任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委任非穆斯林出任财政部长、总检察长及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等要职。
尽管肃贪和体制改革也是希盟《希望宣言》竞选承诺中的内容,但这之外,希盟还采取了废除消费税,稳定燃油价格,重新评估隆新高铁计划、东海岸铁路等行动来落实部分竞选宣言。根据马哈蒂尔在“新马来西亚一周年”活动上公布的数据,在2018年5月10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希盟政府已完成《希望宣言》承诺中的39.01%。“我们还有4年的时间,以确保所有承诺得以实现,我们有信心可以在我们的任期结束前,兑现所有承诺。”马哈蒂尔这样说道。
“马来西亚目前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国内事务上,但过去一年,马来西亚与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少关注。”石沧金表示,希盟上台以来,中马两国关系的确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近期多个重大项目的重启,能看出与中国合作是马来西亚的现实需要,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化,中马两国关系的前景是乐观的。而日本本身在东南亚就有很好的经营,在马哈蒂尔的推动下,马来西亚与日本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他还认为:“马哈蒂尔向新加坡提出供水等问题,一方面是有意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强势的政治人物,也的确希望找机会为马来西亚争取更多的实际利益,以赢得更多的民意支持。”
总体来看,希盟政府在外交方面,依旧维持了马来西亚在大国角逐与竞争中“不选边”及维护地区稳定的政策,并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进一步拓展着马来西亚“左右逢源”的地区及国际战略空间,以期提升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
流失的支持率
在希盟执政一周年之际,马来西亚不少民调机构、媒体都进行了相关的民意调查,但结果几乎都不尽如人意。其中,根据独立民调机构默迪卡民调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民众对希盟政府的支持率从2018年5月的79%下跌至2019年3月的39%;对总理马哈蒂尔的表现满意度,也从2018年8月的71%下跌至46%;只有34%的受访民众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希盟在金马仑、士毛月、晏斗三场补选中的接连失利,似乎也传递出了民众对希盟的失望情绪。那么这种失望到底从何而来呢?
“尽管希盟兑现了部分竞选承诺,但一些选民关注的焦点却迟迟未有动作,如华人期待的‘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文凭的政策一拖再拖。而且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乏善可陈,虽然取消了消费税(GST),但又实施了销售与服务税(SST),人民生活压力依旧较大。”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范若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道,“而且希盟执政经验不足,成员党缺乏一致性,所以执政以来,许多政策与决定在没有最终定案时便草草公布,并在面对舆论压力的情况下多次撤回和修改,造成政策‘U转,政府公信力与形象受损。”其中,经历“U转”的政策就包括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宣布取消东海岸铁路计划、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签署《罗马规约》等等。
客观来看,希盟竞选承诺兑现不足,既有因为国债负担无法兑现的部分,也有因为时间原因尚未兌现的选项;既有希盟为竞选开出的“空头支票”,也有触及“马来人至上”族群利益的“硬骨头”。但归根结底,种族政治的内核才是造成希盟进退维谷,政策“U转”的症结所在。
“华人、印度裔觉得自己的期待落空,马来人又担心自己的特权得不到保护,因此造成民众对希盟支持率的普遍下降。”范若兰说。希盟一再拖延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进程,撤回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行为,既伤害了非土著的利益与感情,在马来族群中也没有明显收效。加之巫统与伊斯兰党不时炒作民族、宗教问题,攻击希盟无法有效保障土著特权、伊斯兰教地位,趁机拉拢马来选民,这些都成为了摆在希盟面前的执政挑战。
“内忧外困” 接力棒会交到谁手里?
如果说马来西亚根深蒂固的种族政治,以及巫统长期“一党独大”所留下的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是任何一个新执政党都必须面临的挑战,那么希盟内部四个政党间的平衡就是它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竞选前马哈蒂尔与人民公正党现任主席安瓦尔达成的共识,一旦执政中央,马哈蒂尔将在两年后退位,由安瓦尔继续担任总理。但随着这个“两年之约”的临近,各界关于马哈蒂尔是否会顺利交棒给安瓦尔的讨论也不绝于耳。
“虽然马哈蒂尔说要两年后把政权交给安瓦尔,但他是一个很老练的政治家,他的话其实要谨慎观察,很多时候改变主意只是瞬息间的事情。”石沧金说,“安瓦尔的人民公正党作为希盟最大成员党,是希望走多元种族路线的,但是马哈蒂尔的土著团结党,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它代表马来人利益。两个党的执政理念存在差异,当初为了上台,能够摒弃前嫌合作,但是随着一些前巫统党员退党加入土著团结党,该党在希盟中的力量得到扩大,这多少会给希盟未来内部的稳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加之反对派不时炒作“交棒”问题,释放希盟内部分裂的“烟雾弹”,让安瓦尔能否顺利上台更显扑朔迷离。
但一些专家指出,马哈蒂尔年事已高,而且今天的马来西亚已不是他首任总理时的马来西亚,他的决定可能会面临国内与国际的舆论压力。希盟成员党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资深领袖林吉祥就表态,如果马哈蒂尔没有让安瓦尔接班,他就退出政坛。从更深一层来讲,希盟四党的团结是其继续执政的前提,即便马哈蒂尔希望接班人能延续自己的政治意志,他也不会不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当然,这还要看安瓦尔怎么做,如果安瓦尔有足够的手腕能够制衡马哈蒂尔,让他不得不交出总理的位置,那么安瓦尔顺利接班的可能性就更大。”石沧金这样说道。
但眼下,安瓦尔要解决的似乎还有人民公正党党内的派系之争。现任马来西亚经济事务部长的阿兹敏,他在安瓦尔入狱期间在人民公正党内崛起,已自成一个派系,并被视为马哈蒂尔的好友。在2018年11月举行的人民公正党第13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阿兹敏与安瓦尔的另一名追隨者拉菲兹共同竞选该党署理主席一职,被视为阿兹敏派系与安瓦尔派系的暗中角力。结果成功连任的阿兹敏大获全胜,4名副主席中有3人都来自阿兹敏派系。阿兹敏对安瓦尔形成的挑战,不仅增加了其党内分裂的可能性,也给马哈蒂尔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在这种“内忧外困”下,希盟领导的马来西亚又会何去何从呢?
新马来西亚还有多远?
关于“新马来西亚”的定义有很多,但拥有一个维护公平、善政、团结和法治的新马来西亚是大多数马来西亚人民的美好心愿。当然也有人认为“新马来西亚”只是个自得其乐的美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61年来的首次政党轮替,象征着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巨大进步。如果说“新马来西亚”有一丝实现的希望,有一个可能靠近的节点,或许就是人民求变的现在。因此,尽管希盟面临的执政挑战很多,民众对希盟的支持率也有所下降,但不少人表示并不后悔当初投选希盟,眼下他们仍愿意给希盟一些时间。
而希盟政府要做的,不仅是在剩下的4年里,继续发挥民主协商的积极作用,保持执政联盟的团结与稳定,更应该关注经济建设,因为经济仍然是民众最关注的课题。在默迪卡2019年3月公布的一项选民调查中,选民对经济课题的关注度高达63%,通货膨胀或生活费用是人们的主要担忧。而重视经济建设,也能缓解民族、宗教问题过度政治化的倾向,为未来更平稳地解决族群问题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马来西亚的政治问题是经年累月沉积下来的,它不可能因为一个新政党的上台而立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希盟是第一次执政,以一年的短暂时间来判断它的未来,甚至‘生死,为时过早,我们还是要继续观察它未来的表现。因为选民,特别是华人对巫统的彻底失望,让我觉得希盟成为‘一届政府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范若兰说。
至于“新马来西亚”到底是遥不可及的美梦,还是正在靠近的理想,这一切其实都掌握在马来西亚人民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