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抽象语篇教学法构建

2019-08-27胡松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言辞词组隐喻

胡松

摘 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教授英语抽象语篇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本中的例句阐明了该教学模式。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7级院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语法隐喻理论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LGC2017037);

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语学科专项”(项目编号:GD15WZ14)。

1 绪论

英语书面语篇的两大特征是句子结构复杂性和抽象性。这两种特征都会给读者阅读英语文本造成认知负担,增加理解时长。但如果我们对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结构分析,抽丝剥茧,理清主从句及其它附属成分,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并不困难。但如果某书面语篇高度抽象,包含大量的抽象名词,那么通过传统的句子结构分析法显然是无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这样的抽象语篇的。因此,本文旨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探究一种可以有效教授英语抽象语篇的教学方法。

2 理论构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英语语篇的抽象性主要来源于语法隐喻的使用(Halliday, 1985)。而语法隐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主要有语义模式和分层模式两种理论模式。语法隐喻的语义模式将语法隐喻定义为基本语义范畴语义耦合而产生的语法结构(Halliday & Matthiessen,1999)。但由于语义模式主要聚焦于抽象且尚未完全成熟的语义层,所以该模式并不适用于启发英语教学法。因此,本文将采用语法隐喻的分层模式,将语法隐喻看成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交错耦合所产生的表达式(Halliday, 1985)。由于语法隐喻分层模式的定义涉及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两个概念,我们有必要向学生简要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层系统。

3 分层系统及实现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多维度性,包括结构维度、系统维度、分层维度、实现维度和元功能维度(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20)。从分层维度来看,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层次的符号系统(Fang, and et al 2008:285)。而语言符号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是一种上一层次由下一层次所实现的关系,即语境层由语义层实现,语义层由词汇语法层实现,词汇语法层又分别由音系层/语音层实现。其中,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语义层是由词汇语法层实现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用非常鲜活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如,我们无论是在写英语还是说英语时,都必须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想法,然后再在大脑中收集相应的词汇语法来表达。因此,语义层是由词汇语法层来实现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但学生还需要知道,语义层上的某一语义单位可以由词汇语法层上的多个语法单位实现。比如,根据韩礼德和麦西森教授的概念基(1999:58),“这辆汽车的刹车失灵了”是语义层上一个完整的“言辞”结构(figure),因为这句话包括了过程“失灵了”和过程参与者“汽车刹车”。通常情况下,这个“言辞”结构由词汇语法层上的小句“The car brake didnt work”实现。这种通常的识解方式被称为一致式或非隐喻式。但该“言辞”结构还可以被词汇语法层上的名词词组“brake failure”所实现。这种实现方式被称为隐喻式,该名词词组也被认为是隐喻表达式。下表简要阐明了语义单位和词汇语法单位的隐喻和非隐喻实现关系(实线代表非隐喻实现方式,虚线代表隐喻实现方式)。

由上表可知,语法隐喻实例是用低级阶的词汇语法单位来实现本应该用高级阶的词汇语法单位来识解的语义单位。比如,小句和词组或短语可以用来隐喻性地识解言辞列,而词组或短语又可以用来隐喻性地识解言辞。因此,隐喻表达式通常会因为词汇语法功能的需要压缩或者遗失部分信息,导致其本身抽象甚至晦涩难懂。

4 实际应用

本文将从语法隐喻理论入手,对《高级英语》精读5中的一个句子进行解读。该句涉及到名词词组识解言辞结构的情况。

“I dont remember the exact location, but a study of the map convinces me that it was probably New Hope”是精讀5第8单元首段的一个句子。该句结构和词汇都很简单,唯一的难点就是后句话的主语“a study of the map”的理解问题。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让学生翻译这句话,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后句话主语的意义。但绝大部分学生都机械地将“a study of the map”翻译成了“地图的研究”。这样的译文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因此,我们可以从语法隐喻理论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

首先,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当机械地直译某一名词词组不恰当时,可以假定该词组为语法隐喻式,也就是说,假定该名词词组并不识解语义层的成分(element),而是识解“言辞”结构或者“言辞列”。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假定该词组隐喻性地识解“言辞”结构。而“言辞”结构又通常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相关环境成分。所以根据名词词组的结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名词“study”识解过程意义,而“map”识解的是“言辞”结构的参与者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个“言辞”结构的部分构局(configuration)是“仔细查看地图”(study the map)。但显然这个“言辞”结构还缺乏一个主要的参与者去推动过程的发生。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参与者是前一句话的主语“I”。所以,整个名词词组“a study of the map”识解的是“I study the map”的“言辞”结构。

当后句话的主语“a study of the map”隐喻性地识解“言辞”结构时,整个小句通常是隐喻性地识解高一级阶的“言辞列”。而言辞列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处于主从关系或并列关系的小句通过扩充或投射组织起来的语义单位(Halliday & Matthiessen 1999:50)。所以后一个小句的剩余部分“convinces me that it was probably New Hope”也识解一个“言辞”结构,通过上下文,可得这部分识解的是“I am convinced that it was probably New Hope”的“言辞”结构。此外,通过逻辑意义判断,这两个“言辞”结构倾向于主从关系(hypotactic),“I study the map”为从句,而“I am convinced that it was probably New Hope”为主句,并且这两个小句是主从增强关系中的肯定条件关系“Ifα,β”。因此,后一个小句隐喻性地识解“If I study the map, I am convinced that it was probably New Hope”的言辞列。当我们把隐喻小句识解的语义单位弄清楚后,理解这样的隐喻小句显然就简单了。

5 结论

本文从英语抽象语篇的特征入手,以语法隐喻理论的分层模式为理论基础,探究了一套可以专门用于解析抽象语篇的教学手法,并用具体的例子阐明了该教学手法的实际应用步骤。

参考文献

[1]Jing, F., Song Z.W., Wu,C.Z. (2008) What may be Hidden behind a Translators Choices Nina Norgaard (e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Use. Odense Working Papers 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29:285-286

[2]Halliday, M.A.K. 1985.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

[3]Halliday, M.A.K. & Mattthesieen, C.M.I.M.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 Continuum.

[4]Halliday, M.A.K. & Mattthesieen, C.M.I.M.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n. London: Arnold.

猜你喜欢

言辞词组隐喻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活的隐喻》
古柏
言辞重复的社会— 认知语用阐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副词和副词词组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美国人最爱用的个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