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传播的西方标准与新洋务文化
2019-08-27刘建明
刘建明
摘要:我国媒体上的某些社科文本,强调以西方标准衡量其学术价值,又把英语行文格式作为学术文本的样板。此外,盲目跟风西方社科文本的观点,有时也很盛行。学术研究的这种“向西看”的倾向,是改革开放后新洋务文化的重要表现。新洋务文化把“洋人口味”视为至高无上极力迎合,盲目崇拜错误的、不健康的或不适合我国思想信念的西方文化。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把盲目推崇变为自觉的分析与借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打破新洋务文化的桎梏。
关键词:文本传播;学术价值的西方标准;新洋务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8-0005-05
洋务文化是160多年前洋务运动的产物,今天媒体上文本传播“向西看”的某些偏执,似乎表明它的某些嗜好正在复活。从新闻到出版,从学术到文艺,以“西方口味”权衡文本价值,表现出执拗的崇洋倾向。作为中西文化嫁接的产物,①洋务文化依托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引进,无论历史上的洋务运动还是今天的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的要旨是吸收其先进的经验和优秀文化,不是唯洋是举。不顾其是否先进、有没有价值,盲目将西方文本作为我国文本传播的样板,培植了“美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奴婢思维,使新闻出版的文化自信受到挑战。
一、落地西方不是文本价值的最高标准
在学术界,许多人期盼科研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认为西方刊物上的论文价值高不可企,是“学者自我提升和超越”的标志。一些学术管理部门每年都忙着敦促、检查和统计产出多少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编者注。)或SSCI(Social Science Citi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SCI一样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编者注。)论文,将其视为学术职务提升或立项评审、获奖的“硬通货”,加剧了国内众多学人“向西看”的学术追求。
不容否认,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将学术文本发表在西方刊物上标示其成果卓尔不群,无疑应当提倡,但不能将其作为文本价值的主要尺度,更不应视为最高标准。今天我国在一些科学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完全可能高于西方期刊上论文的水准,何况某些保密学科和机密性成果不能拿到国外发表,在国内也不易公开刊登,认为这类科研文本的价值低于西方期刊上的文本,无疑是一种陋见。
权衡社会科学文本的价值更为复杂。尽管不同社会科学领域有不同情况,确定其价值的大小都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文本能不能发表以及在哪国刊物上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的约束。我国许多社会科学文本即使有很高价值,西方期刊也未必能够发表。特别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政治学、中国的宪法学和法治理论、中国的党报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在西方期刊上基本找不到容身之地。即使有少量文本被刊出,多有被修改或删除的段落,或作为西方的“反面教材”。中国社会科学文本大量是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对其命题和结论毫无感知、不可理解,渴望这类文本“走出去”,落地西方,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在西方刊物上显名露脸,有些学者挖空心思地摸索西方期刊的用稿套路,琢磨审稿人和通讯评议人的取向,还有人悄然“割肉出血”,不惜把两三个月的工资寄给对方购买版面。怀有“西方梦”的人竭力迎合西方刊物的关注点,讴歌西方学者的观点,称道某项论著的杰出贡献,吹捧西方学术成果的世界意义。这类文本给西方学者带来荣耀,终于得到西方刊物的拥抱。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说,他们“实际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而且有时还付费在西方发表文章,这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严重的错误导向”。②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科研论文外流造成的经济总损失约10亿元人民币。[1]
把“洋人口味”视为至高无上,极力迎合,是新洋务文化的重要弊端。不仅学术文本有这种倾向,文艺文本的传播也毫不例外。国内大多数观众都认为获得国际大奖的国产影片,是最优秀、最具世界水平的佳作。《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车四十四》等影片之所以获得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奖项,不是由于反映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中国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是竭力渲染中国部分民众的愚昧、偏执、落后、麻木和奴性,或暴露少數中国人的丑陋、利己、残酷,当然其中也有对国人的纯朴、正义和善良品性的少许肯定。生动展现1947—1949年历史巨变的中国三大战役题材的影片,尽管蕴含共产党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哲理,却永远不会进入国际影坛。在文本传播领域,不管哪类精神产品,不能以刊登在何种期刊作为判断其质量的标准,更不能把落地西方视为其最高价值的标志。内容的思想性、人民性、进步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是衡量社科文本价值的主要依据。坚持文本传播的这一规范,摆脱新洋务文化权衡精神产品质量的僵化观念,是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准的重要前提。
二、文本附件的“洋化”倾向
我国一些出版社和期刊社把照抄西方文本附件视为“改革”和“创新”,落入西方文牍的枷锁。这种毫无意义的模仿,除了颠覆我国文本附件的传统外,没有任何裨益。所谓文本附件,是指文本内容之外的附属部分,包括字体、字号、注释、文献引用和标点符号。汉语有一套自己的字体、字号、标点系统和注释方式,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书刊生搬硬套英文文本附件的样式,打乱了中文的表达秩序。这类拾人牙慧的做法在旧洋务文化中都没有出现过,今天却堂而皇之地现身于我国的报纸、刊物、书籍和网络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中,大量刊物与书籍把西方的文献引用格式全盘照抄过来,在引文后的括弧中以“作者名××××[年]××[页]”标示,有的在引文后标注“作者名××[页]”,或以“××××[年]××[页]”、“作者名××××[年]”提示。正文插入这类引文注码破坏了读者的思维连贯,因为读者想知道引文的书名或篇名,不得不多次翻到文后查找。更为离奇的是,有的文本在一句引文后的括弧内注有四五个作者名字与××××[年],在篇(书)后文献中无法辨认这句引文是“同声合唱”还是“异声变唱”,他们的说法完全一样还是有些差别,让人不能不怀疑引文的准确性。同一句引文由四五个人在不同年份提出,有没有前后抄袭的嫌疑?这种混乱不堪的用法既造成语义模糊,又违背汉语习惯,颇有以惑乱文、以怪乱道的味道。
抛弃汉语文本附件规则的唯一出发点是,“以西(方)为师、以英(文)为准”,打造出一种“半中半英”的行文格式。无视英文格式同汉语文本的用法有许多不同,也不顾英文注释是否有助于中文的表达,照搬毫无价值的西方文本模式,正是新洋务文化的流弊。实际上,对英文文本附件的机械模仿,已成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柄。比如有的引文提示竟然标出(作者名1995a)式样,这里小写的a在英文是指作者1995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或第一本书,紧随其后会有“1995b”,是指同年发表的第二篇论文或出版的第二本书。中文文本插入这种英语引文标记不伦不类,一般读者难解其意。中文的引文提示用1和2或①②等阿拉伯数字标注,既简洁又通俗,照搬英文模式反倒让人懵懵懂懂。如此固执地“向西看”,完全把中文规范置于脑后,“为洋化”而洋化的迷恋似乎到了锲而不舍的程度。
英语文本的引文与注释格式较多、较乱,是由于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有十三个,各国用法不完全一致,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书名号(《》),这不等于英文的书名和篇名没有特定的符号。一些英语国家的论文题目在文献中带双引号或单引号,书名在文献中一般用斜体。我国一些期刊与书籍在模仿英语文献格式时,废除了汉语的书名号,把汉语中作者名字后的冒号改为隔点(.又称间隔号)。由于英文标点没有顿号,这类期刊和书籍依照英语的格式把并列作者名字中的顿号改为逗号,用法“不僧不俗”,扭曲了汉语标点符号的含义。令人惊诧的是,有些期刊和书籍竟然按照英文的斜体方式,让汉字逐个向右倾斜。自汉字发明以来,从未有过斜体的用法,为突出某段话的重要性,或用黑体或在文字下打上加重号(.)早已成为行文的常识,斜体汉字的出现实属新洋务的古怪发明。
把汉语文本变成多种文字符号的大杂烩,是新洋务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些年,我国的主流期刊和出版社,强烈抵制文本附件西化的倾向,两种文本附件样式形成鲜明的对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中的注释及标码均按照中文的传统格式排列,《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哲》《中国法学》和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论坛》等主流期刊,也沿用汉语传统的文本引用格式,为我国媒体的文本传播树立了楷模。严格遵循汉语的使用规则,严禁随意改来改去,继承和发扬汉语文本的优良传统和优美形式,是每个文化人维护中国文字庄严性的崇高责任。
三、对西方社科观点的盲目跟风
如何看待西方社科文本的重要观点,是全盘照抄还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吸收有益的养分,是衡量我国相关社科文本价值及其传播效果的落脚点。西方社科文本的观点大都依附于西方的意识形态,源自西方文化史与思想史的源流,有的对我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有的同我国现实的思想体系格格不入。多年来我国媒体传播了许多西方社科文本中错误、片面的学术观点,尽管不同媒体传播的范围不同,但这些观点对我国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仅就流传较为广泛的西方文本的三个观点,介绍其受到我国学界热捧的“盛况”,分析新洋务文化浸润我国社会思潮的混乱现象。
(一)推销后现代主义的“国教”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先后在建筑学、文學艺术、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盛行,各自形成一套反叛现代主义的学术观点。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以1985年劳生柏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和杰姆逊在北京大学做的专题演讲为标志。[2]最初,多数我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新颖别致津津乐道,一旦领会了它的含义,就或明或暗地把它视为指导中国现实社会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一盏明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前五年,哲学、文学、影视、绘画和建筑学等领域,遵循后现代主义命题的论说相继出现,媒体传播的有关文本已超过7000余篇。正如宗源所说:“后现代主义几乎是畅通无阻地进入我国文化文艺领域中,中国人接受后现代主义没有像现代主义那么不情愿,当代中国具有明显后现代主义文化因子的作品一出现就显得如此的老练。”[3]我国意识文化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的文本多达4万余篇,70%的文本持完全赞同的态度。③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对现代化进程中剥夺人的主体性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大加挞伐,拒绝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和思维规则,认为一切意识创造应提倡反传统、反规范的自由主义。这一思想主要来自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等代表人物④。后现代主义抵制现代主义的社会原则和科学思想,反对理性与集体精神,在道德上提倡犬儒主义,过度追求自由和快感。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认为上帝已死,科学正在崩溃,思想家和设计工作者必须遵循解构、实用和灵活的原则来处理问题。正如桑托尔(F.F.Centore)指出的:“后现代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非官方的国教,一种新的救世神话,具有普世的有效性,每个好公民都必须遵守。”[4]17
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现代主义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因为它以工业生产为基础,尊重科学技术的先进作用,把解放人、人的科学思维和尊重民意摆在首位。在现代社会,为适应严格的生产程序和公共生活,人们必须遵守契约和共同秩序,工人阶级成为社会最强悍的集体力量。但后现代主义竭力主张人的独立性、分散性和游离于集体,放纵个人欲望和非理性的异见,吹捧荒诞、怪异和一鸣惊人的创造。多年来,我国媒体对后现代主义文本的传播,渗透着消解现代文化、传统道德、艺术规则和社会秩序的消极意识。曾一度提倡后现代文艺理论的英国艺术家阿兰.洛威德曾发出感慨:“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更深意义的颓废,因为一个人怀疑除自己以外还有别人和世界存在,把自己游离于共同关心的事物,游离于社会的集体性之外,对社会进步而言是十分危险的。”[5]320在我国媒体上出现的不受约束的“多元主义”、各种“偏执言论”“快餐新闻”“性文化”和“媒体娱乐化”,都能看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子。
(二)故弄玄虚的“符号消费”
本世纪初,欧洲批判学派的“符号消费”理论引进我国,至今已发表涉及这一概念的文章有近7.5万篇,与传播学有关的就占2万余篇。但没有一篇文章对“符号消费”说持完全否定的态度,都是人云亦云地照抄西方的观点。一时间,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符号消费”的种种假说,强调“符号消费”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实际上,西方的“符号消费”理论根本不是研究如何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企图改写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种产品都是人们想诱骗他人货币的诱饵”的论断。[6]120
“符号消费”的概念出自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著作。1970年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认为:人们所消费的不同款式、不同价格的物品是因为它们分别标志着由不同职业、不同人群所使用,所以,人们通过消费不同的物品来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将自己与某种类型等同而与其他人相区别。最后,他把自己的核心观点归结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7]45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不能反映现实西方社会的经济关系,符号政治经济学才能对资本主义进行有效的批判。为此,1972年他出版了《符号消费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提出“消费不仅要在结构意义上被界定为交换体系和符号体系,同时还要在策略意义上被界定为一种权力机制”。[8]70即资本家在组织生产时,不单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还要生产各种符号控制和支配消费者。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进一步发展了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在《语言与符号权力》一书中,他把符号消费的概念拓展到整个文化领域。“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积累、继承等诸环节,与其他事物一样,也可以依照一种实践的符号经济学来加以研究。”“只有把文化产品置于特定的社会空间特别是文化生产场中,其独创性才能得到更为充分的解释。”[9]6同这两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一脉相承的还有美国作家福塞尔、德国的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英国的西莉亚.卢瑞、荷兰的迈克.费瑟斯通等社会学家,他们一致认为符号消费是资本主义社会富有、繁荣的象征,也是不同社会阶层新的消费观念。在近20年中,符号消费理论被我国媒体反复描述为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也是为了获取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产品的档次、情调及其他象征和意义成为消费品。
我国媒体上这些文本除了转引西方理论家的基本观点外,也有许多独创和发挥,内容更加条理化,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消费品的外观符号,即造型、色彩、图案、包装等,传达了产品本身的格调、档次和美感,已成为消费对象。第二,消费高档产品和奢侈品,代表人的身份和品位,产生自鸣得意等心理体验,这一切都是“符号消费”。第三,空间符号也成为消费品,比如在豪华的酒店进餐,不但食品是消费对象,置身酒店的氛围和气派也是消费。第四,接受各种劳力服务同样是一种消费,例如,餐厅小姐的服务,构成饮食过程的附加消费品。⑤“符号消费”的这套理论,除第四条具有消费的性质,即劳务消费,其他三条都属故弄玄虚、空穴来风之论。
消费既是经济学概念,又是人们的生活形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购买产品来满足需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都以购买物质产品为前提,不购买书籍、报纸期刊、画作、磁盘、电脑、电视机、手机以及电影票、体育比赛入场券等,根本无法进行精神产品消费。离开物质产品,任何非物质性消费都不可能产生,否则只能是捕风捉影、画饼充饥。认为物质产品的外观符号——造型、格调、色彩、图案、包装以至档次可以消费,显然是痴人说夢。没有把有特色造型和美观图案的电冰箱、汽车、衣服买回来,如何能消费它的造型、色彩、图案和包装?进一步而言,人们在商店围着奇特造型和色彩美轮美奂的物品观看,并不购买它,能实现消费或消费心理能得到满足吗?前几年盛行的豪华包装月饼,大都是由鸡蛋黄和面粉烤制的甜点,即使非常富有的人,也没有把月饼扔掉而仅仅消费富丽堂皇的包装盒。产品的格调、档次和美感这类使用价值之外的东西,不是消费对象,更不是消费品,而是引发消费兴趣的装潢样式,它们仅仅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诱惑力或精神愉悦。吸引力、诱惑力和精神快乐不是一种功用,不可能被消费,因为它们不能被吃掉或使用。
人们在豪华餐厅落座,感受其气氛而不用餐,首先就会被请出门外。饭店的理由很正当:你不是来消费的,而是来借座休息的,餐厅是吃饭消费的场所,不是公共休闲的地方。人们欣赏戏剧、演唱等文艺节目而得到快乐,也离不开对物质产品的享用,没有舞台、座椅、表演场所和演员的服饰等等,这种精神消费同样四大皆空。
真正的理论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合乎常识,夸大其词、荒诞不经的推理和结论,都远离科学认识。消费的核心内涵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者所用,给消费者带来实际效益。占有财富的多少是消费水准的基础,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富裕起来的人,消费高档商品和奢侈品都是合理的,大多数这类人不是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为了使用高质量产品给自己带来更大更多的好处或享受。买高档汽车而不用,每天停在房前让人们观赏,以示自己富有;买了高级别墅不住,每天开着大门让人们进来参观,以示自己高贵,这种“符号消费”根本不存在。认为符号消费能够创造声望和权力,成为社会地位的有形标记,借此炫耀自己,只能是少数人的消费心理,而不是消费本身。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今天的中国,尽管有少数富人在高消费中有炫耀身份的倾向,但这不是“符号操纵”下的消费,而是一种“炫富行为”。鼓吹“符号消费”没有反映出“炫富”的本质,恰恰掩盖了少数富人的傲慢、奢侈和对下层民众的鄙视。
西方理论家为了否定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挥霍性消费的“贪欲与小算盘”[10]479,把少数富人的阶级本性和道德低下建构为“符号消费”,不仅掩盖了资本掌控者的奢靡,而且把西方批判学派的理论拉向倒退。我国媒体大量传播的这类文本,客观上为西方的错误消费理论辩护,也为富有阶层的过度奢侈提供说辞。
四、盲从“后真相论”的信口开河
从2016年起,“后真相”这个词开始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流行,11月16日《牛津词典》对外宣布“后真相”被评为年度新词,并作出如下界定:“后真相”(post-truth)是指对客观事实的陈述,不如诉诸情感更容易影响公众意见。《牛津词典》负责人C.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进一步说:“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随之人们开始质疑传统媒体的报道,民众忽略事实,以自己的立场来判断是非或者支持政见及政客,使‘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开始具有代表性。”[11]这个解释强调,受众不是依据事实和真相,甚至连事实都不需要,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拥护某个政见或政客。
“后真相论”引进国内后,较早发表的支持这一论断的文章确信:“在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下,存在着一种‘后真相现象,就是网民在接触到某些敏感信息的时候,往往直接触发情绪,争相表达和宣泄,而真相到底如何,许多受众没有耐心去等待。”[12]此后不久,我国媒体上研究“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的文章仅在2018年8月以前就有1.7万多篇,几乎没有否定的观点。绝大多数文章认为,今天这个时代,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情感重于真相。有的文章从“阐释学”的角度解释后真相论的本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阐释世界。不管这些阐释正确与否,它们本身也都在建构着我们的世界,因此都在成为或将成为我们的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于人如何阐释它,世界不再是外部的、‘客观的。”[13]否认世界的客观性,强调外部世界的真相来自人的解释,这一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主张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台。
直到2018年10月后才陆续出现20余篇批评“后真相论”的文章,有些人渐渐认识到“后真相论”的实质。真相不是一种意见和情绪,而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事实;事物的主要真相只有一个,没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尽管真相有主次之分,但它不外是反映事物总体趋势的事实。认为人们的情感、解释和谣言能够掩盖或代替真相,情绪比真相更重要,都是唯心主义的信口雌黄。如果想搞清“后真相论”的真伪,最简单的方法是到各阶层中进行社会调查,就利益相关的问题询问被调查者:“你是相信客观事实和真相,还是认同人们的看法和情感表达?”答案将会让“后真相论”的追随者大失所望(最方便的方式是询问一下邻居和自己的好友)。对社会问题,在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都有极少数人总是企图掩盖和否定真相,借以欺骗广大民众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人们总是想知道事物和重大新闻的真相,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以便如何顺应社会潮流而采取行动。
在英美之所以出现“后真相论”,是由于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交织的结果。面对政党角逐、种族歧视、宗教对立、经济衰退、多元主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等等,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各有不同的认识,并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与其说是“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莫如说是“真相纷争”的加剧。无论对特朗普当选还是英国脱欧,不同利益阶层都列举不同的事实强调自己认同的“真相”,否定对立面坚信的“真相”。认为“真相不重要”“情感比真相重要”,是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问题的实质是:“你认可的真相不重要”“我看到的真相非常重要”,这就是“后真相论”的本质——社会分裂造成不同群体对社会问题认识的尖锐对立。
五、改革开放后新洋务文化的三个特征
盲目照抄照搬西方观点的上述例证说明,新洋务文化对西方某些意识形态亦步亦趋、毫无主见,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新洋务文化的第一个特征。尽管照抄照搬西方观点的领域极为有限,但面对西方的新思想、新见解缺乏鉴别意识,仍应引起我国文化界与知识界的注意。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西方的许多好东西引进我国,但也有一些坏思想、坏现象和不科学的东西侧身而入,一部分人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新洋务文化。1983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14]44新洋务文化的实质,就是盲目崇拜错误的、不健康的或不适合我国思想信念的西方文化,只有把盲目推崇变为自觉的分析与借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新洋务文化的桎梏中走出来。
第二个特征是,新洋务文化是媚洋思想复活的产物,主要表现在社会科学领域和少数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例如过洋节、信洋教、玩星座、吃麦当劳,等等)。由于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占据主流地位,新洋务文化波及的范圍及其影响难以形成气候。有些西方生活方式和社会学观点不被大多数人接受,没有产生大的危害,也没有明显的负作用,应以包容精神看待世界文化,允许一些人通过自我鉴别树立接受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少数人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加区别,认为把西方的一切新学说照本宣科地引进来,都是可行和有益的。学术借鉴应当在实践中对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进行检验,不能以“新颖别致与耳目一新”作为判断标准。缺乏批判意识和理性,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是新洋务文化的根本特点。
第三个特征是,迷信西方是新旧洋务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新洋务比旧洋务迷信西方的心理更浓厚、更真诚,有的已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有人坚信,西方人提出的一切观点或研究方法都是对的,不允许国人怀疑。旧洋务的倡导者提出“西体中用,以夷制夷”,想用洋人的先进思想、制度和洋枪洋炮战胜洋人。今天的新洋务研究西方的学问不思考哪些是科学的,哪些存在疑点、错误或不能“洋为中用”,而是全盘肯定、全盘照抄,极力在中国炫耀和推广,忠实地替洋人“打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5]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沿着这条科研方针和道路走下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大众传媒才能出现和传播优秀的学术文本,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注 释:
① 参见刘云《浅析亦洋亦土的洋务文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李喜所《论洋务文化的生成机制》,《河北学刊》2002(22-2)。
② 施一公《中国大学及研究所科研是为西方免费劳动》,2014年9月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③ 本文提出的我国媒体传播研究西方当代社科观点的文章或论文的统计数字,是笔者通过百度网页的搜索并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的,扣除了5%的统计误差。
④ 见辞条《后现代主义》,百度《互动百科》,2019-04-12。
⑤ 参见辞条《符号消费》,百度文库,2012-02-16。
参考文献:
[1]刘丽英,魏秀菊,朱明,管小冬.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的文献经济损失构成及原因分析[J].编辑学报,2015(5).
[2]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J].文艺争鸣,1995(3).
[3]宗源.浅谈中国的后现代主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F.F.Centore.Being and Becoming:A Critique of Postmodernism[M].New York&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1.
[5](英)阿兰.罗威德.现代主义景象[M]//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德)马克思.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法)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法)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5.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Flood Alison.“Post-truth” named word of the year by Oxford Dictionaries[N].The Guardian,16 Nov.2016.
[12]“后真相”与“早发声”[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3-30.
[13]张君荣.解析西方“后真相”的真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15.
[14]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M]//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