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现象学视阈下北京故宫场所精神文化剖析

2019-08-27郑晶

消费导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北京故宫文化

郑晶

摘要:建筑现象学通过“直接认识法”描述建筑现象,关注空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北京故宫为例,揭示故宫在宏观规划及微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建筑特色,深入剖析北京故宫所折射出的场所精神文化。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北京故宫 场所精神 文化

一、引言

建筑现象学认为,建筑学带有鲜明的经验主义色彩:建筑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建造主体的经验与感知的影响。建造主体既需要客观推理,也不可避免地依赖自身的“先验”。运用象征主义手段在建筑本体上体现建造主体的先验,便形成了建筑的场所精神。本文着眼于北京故宫所折射出的历史背景的特点及统治阶层的先验,深入剖析故宫的场所精神,即宫殿所有者和设计者所推崇的主流哲学体系和意识形态。

二、建筑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哲学流派。从词源的角度来看,“现象学”可追溯到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却有着不同以往的含义,主要指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是前逻辑和前因果性的,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现象学是一套非常灵活的学说,通过“直接认识法”来描述现象。胡塞尔所谓的现象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存有”。

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既有赖于客观与科学的技术,也离不开建造主体的先验与感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拉夫、西蒙、苏尔茨等人第一次把现象学理论应用到建筑学,初步奠定了建筑现象学的基础。苏尔茨基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提出“场所精神”,使得现象学从此得到了建筑界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哲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建造主体的取舍与判断,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建筑作品的风格。建筑现象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寻求创新的思路:关注缔造空间与体验空间的主体,体现主体先验的多样性并满足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貌似没有生命的建筑本身,而是建筑所折射出的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其一就是把环境与人们真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二就是突出意识形态的作用,把意识和环境结合起来,从某种特定的建筑创作中挖掘场所精神的具体含义与价值。

三、主体——统治阶层

作为人文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当时建筑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任何一个民族的宫殿都值得精心保护和发掘探秘。宫殿建筑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时代中人类社会、技术、哲学等多元文化。宫殿建筑的建造主体主要涉及使用者(资方)、设计者(智力劳方)和施工者(体力劳方)等三方面。“使用者”即历朝历代的帝王,他们的意识形态直接决定了宫殿所要传达的精神;“设计者”即总体布局的规划者和装饰细节的勾画者,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使得帝王们的意识形态在宫殿建筑中得以实现;“施工者”即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用双手铸就帝宫的辉煌,用血汗谱写历史的沉浮。

统治阶层作为宫殿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其先验体系直接决定了宫殿的场所精神。因此,为了剖析北京故宫的场所精神,必须首先了解其统治阶层的时代背景及其所统治朝代的国力特点。故宫的统治阶层为明清两朝的历代24位帝王,先后在紫禁城统治了长达492年的历史(1420年-1912年)。明清两朝时期,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帝王享有至高无上的绝对统治地位。从明永乐至清乾隆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曾经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统治阶层自然也是无限的风光体面。元末统治黑暗,民不聊生,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并于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经过明初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与后期的弘治中兴、嘉庆中兴、万里中兴,国富民强。明末,清军入关大统天下,继而灭三藩之后,经过雍正励精图治,到乾隆登基前夕,满清国库充裕,军力强盛,声威远播,万国来朝。可见,除了短期的衰败,明清两朝总体国力强盛,统治阶层在哲学理念上一脉相承,推崇儒家、道家学说,积极利用佛教等教义安抚民心,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四、先验——场所精神

建筑是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极大地受到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与宇宙观的影响。

北京故宫运用象征手法,从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统治阶级所推崇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以及“以和为贵”等场所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商代起,就一直在中国的茫茫历史长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众多的中国建筑师。汉朝董仲舒提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日: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等思想,其精髓就是强调天与人要达到和谐一致的程度,提倡利用天人感应,确保封建王朝证券长治久安。这一思想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青睐。人君们纷纷以“天子”自居,宣扬“君权神授”和“天命血緣”,并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体系中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先民认为,天界是一个以帝星——北极星为中心,以“四象五宫”、“二十八宿”为主干构成的庞大体系。天帝的居所——“紫微垣”(又名“中宫”),位于五宫中央。这一中国文化观念原型对历代君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是,君王们纷纷效仿北极独尊的格局,试图在人间再现一个紫微垣。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就是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完美实践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阴阳原型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根基,任何事物都可以划分为“阴”或“阳”: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阴”与“阳”之间不仅具有可分性和相对性等对属性,更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平衡性、相辅相成性和相互转化性等顺承关系。据《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中国古人将五行视为世界的本质,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胜的关系:“相生”体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体现为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董仲舒认为:“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天之序也。”(《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北京故宫通过数字和颜色等象征手法,处处透露出五行学说的理论。按照“偶阴奇阳”之数理,故宫前朝属阳,多用奇数突出阳光之气,例如三大殿、三朝五门制度等;而后庭属阴,多用偶数彰显阴柔之美,例如六寝六宫等。古人崇尚“阳”,因为阳代表刚强和积极的正能量。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开间一般采用一位奇数,北京故宫也不例外,其中太和殿更是采用了11开间的独特设计,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至高无上。宫内其他建筑装饰也大量运用阳数9以及9的倍数:例如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均采用九开间,进深五间,九五之数象征着帝王的九五之尊;太和殿前的云龙石雕御道,刻有9条盘旋而上的飞天石龙:四座角楼采用九梁十八柱,七十二道脊;宫内共计9999个房间。颜色在五行系统中也有象征意义:青蓝应木、赤应火、白应金、黑应水、黄应土。例如赤象征喜庆,所以官用建筑中的门、墙、柱等结构多漆为朱红色,而民用建筑则多漆为黑色,只有过年过节和婚嫁之际时才能运用一些红色元素(对联、窗花、红头盖等),寓意占添喜气。色彩中以黄色为最尊,因此宫殿建筑以金、黄、赤为主,而民舍只能使用黑、灰、白等色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崇尚“以和为贵”的精神。上文提及的“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其实也充分体现出“和”的重要性。例如“天人合一”强调人既是大自然的产物,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其次,阴阳学说讲究辩证与统一,阴与阳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五行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木、火、土、金、水——并不是受制于某种特定的物质,而是相生相胜的。这恰恰烘托出一种均等、制衡与和谐的氛围。因此故宫的整体设计十分和谐,沿着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依次展开,各大建筑显得相得益彰,交辉相应。宏观布局体现出刚柔并济的和谐美,例如太和殿即“阳中之阴”,而乾清宫即“阴中之阳”。此外,各大殿的命名多次使用“和”、“中”、“宁”、“清”、“泰”、“安”等汉字,体现出“和为贵”的思想。例如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又如三大殿中的“和”字寓意“阴阳会冲和之气也”,还比如乾清宫前的日精门和月华门寓意“乾坤日月明,四海皆生平”,这些正是“以和为贵”精神的生动写照。

五、小结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而建筑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凝聚着历史,沉淀出文明。作为历史的见证,宫殿建筑向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那个已逝的年代的大门。宫殿既是物质文化的遗产,又是精神文化的浓缩。北京故宫的场所精神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哲学的精髓。本文立足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视角,充分挖掘故宫的建筑特色,梳理故宫的场所精神,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的地认识建筑本身,而且有助于了解建筑所属的整个时代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北京故宫文化
北京故宫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谁远谁近?
《长江奉节夔门》《北京故宫角楼》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北京故宫
“场所精神”的回归
文化之间的摇摆